俄罗斯,一个“高冷孤独”的国家。
普京曾说:“俄罗斯的领土没有尽头!”
这是普京在一次电视节目中的玩笑话,但却在国际社会引发了轩然大波,毕竟从15世纪挣脱金帐汗国的统治自立门户以来,流淌着蒙古人血液的俄罗斯开始了空前猛烈的扩张,其领土在400年的时间里猛增400多倍,从东欧平原上的弹丸小国逐渐成长为地跨亚欧两大洲的世界最大国家。
领土的猛烈扩张,需要的是大量的人口,毕竟“存人存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在几百年的时间里,虽然俄罗斯人口增长率远不及热带国家尤其是印度,但却始终在总体上处于正增长状态,而人口的不断增长也最终推动着俄罗斯领土的不断膨胀。
但如今的俄罗斯,虽然领土几年前还在增长,但人口却陷入了恐怖的负增长状态,并表现出了强烈的积重难返。
事实上,历史上的俄罗斯,曾不止一次地遭遇人口危机,甚至是人口负增长。比如1917年到1923年,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以及惨烈的内战和反干涉战争等影响,俄国人口首次出现锐减,损失总人口高达1200多万。
苏联建立后,由于乌克兰大饥荒等因素的影响,苏联人口在1933年到1934年间再度锐减300万到1000万;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由于苏德战场空前惨烈,作为主战场的苏联也出现了2700多万人口的恐怖锐减,且大部分是育龄男性。
但从1992年开始的新一次俄罗斯人口危机,尽管没有受到战争或饥荒的影响,却比此前的人口危机表现得更加剧烈和严重,而且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根本看不到柳暗花明的希望:
1992年,俄罗斯人口为1.487亿人,人口增长率为-1.5‰;
1995年,俄罗斯人口为1.476亿人,人口增长率为-5.7‰;
1998年,俄罗斯人口为1.463亿人,人口增长率为-4.8‰;
2001年,俄罗斯人口为1.44亿人,人口增长率为-6.6‰;
2005年,俄罗斯人口为1.435亿人,人口增长率为-5.9‰;
2006年,俄罗斯人口为1.43亿人,人口增长率为-4.8‰。
当然,经过普京政府的不懈努力,俄罗斯从2009年开始,人口增长率终于触底反弹,开始了难得的正增长。但其增长率峰值也不过是2014年的0.22%。而且更尴尬的是,从2018年之后,俄罗斯人口增长率再度由正转负,而且表现出了更积重难返的状态。
那么,在和平稳定的大环境下,为何俄罗斯的人口危机反而积重难返了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高纬的特殊区位
虽然普京曾说过:“俄罗斯虽大,但没有一寸领土是多余的”。但这个世界第一领土大国,却几乎没有多少“热土”,甚至“暖土”。
俄罗斯的扩张,之所以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它的大部分新领土,都是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
今天的俄罗斯,乌拉尔山脉以西的欧洲部分,虽然面积只占俄罗斯总面积的1/4,但人口却超过俄罗斯总人口的3/4。而在广袤的西伯利亚,除了南部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以及西伯利亚工业区和远东等部分城市,大部分地区都是人迹罕至甚至是无人区。
高纬度的山地和高原,由于海拔加纬度的影响,气候寒冷。而好不容易有地势平坦的西西伯利亚大平原,却因地形整体向北倾斜,一方面来自北极的极地东风能长驱直入吹个透心凉,另一方面自南向北奔流的鄂毕河和叶尼塞河在春夏之交时常爆发凌汛,涌出河道的冰水更将广大平原变成一片沼泽。所以,西伯利亚绝大多数地区,并不适合生存,俄罗斯人口的摇篮,主要位于东欧平原之上。
但这里虽然相比于西伯利亚更加温暖,但比起同纬度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俄罗斯的东欧也显得相形见绌。
因为从全球人口的分布来看,纬度越低人口增长率越高,所以俄罗斯的区位和气候,天生决定了俄罗斯的人口增长率尤其是自然增长率长期低迷。
2、惨烈的历史创伤
独特的区位造就了独特的发展道路,在不被西方和东方接纳的漫长时期,俄罗斯走出了一条特立独行的发展道路。
而在作为帝国主义链条最薄弱的一环进而率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后,俄罗斯也经历了从沙俄到苏联再到俄罗斯的历史性蜕变。
而每一次的蜕变,都意味着惨烈的灾难以及巨大的人口危机。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俄罗斯尤其是东欧平原作为苏德战争的主战场,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摧残,战争更是让苏联损失了整整一代人,尤其是育龄男性。
虽然二战已结束70多年,苏联也已解体30年,但二战造成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仍然在深深影响着昔日的各苏联加盟国,作为苏联主体的俄罗斯尤甚。
而苏联解体则是继二战后俄罗斯遭受的又一次巨大灾难。虽然保留了1707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国土,但苏联解体却让俄罗斯失去了500多万平方公里的膏腴之地,包括东欧西部的波罗的海三国、白罗斯,以及黑土地广袤的乌克兰。虽然中亚和高加索不如东欧富饶,但纬度更加靠南,也意味着有更多的人口增长空间。
所以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的领土,相比于苏联早已大打折扣。再加上二战后苏联人口大幅度增长的红利逐渐过去,俄罗斯人口老龄化也不可避免地积重难返,人口负增长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3、浓郁的饮酒文化
“无酒不欢”的酒文化,是俄罗斯人口危机的又一个重要推手。
因为天寒地冻的气候环境,所以俄罗斯的嗜酒之风长期盛行,尤其是俄罗斯男性,出于御寒的需要,对于烈酒的钟爱举世闻名,连现在俄罗斯开国领袖叶利钦也是名副其实的爱酒之人。
饮酒文化的盛行,一方面降低了精子的活性,使俄罗斯人的受孕成功率远低于其它国家,导致自然增长率低;另一方面则导致了俄罗斯人尤其是男性平均寿命的降低,增加了俄罗斯人的死亡率。
今天的俄罗斯,男性平均寿命为67.6岁,女性为77.8岁。悬殊的平均寿命,不仅加剧了俄罗斯的男女比例失衡,使今天的俄罗斯性别比高达100:86.4,成为全球男女比例最悬殊的国家之一,更导致了俄罗斯社会观念潜移默化的改变,除了离婚率居高不下,俄罗斯人不愿意生儿育女的观念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俄罗斯人的人口增长。
尽管在普京的励精图治下,嗜酒成性的俄罗斯对酒精的依赖大幅度减小,人均酒精消费量更是在10年时间里减少了一半以上,男性平均寿命更是从58岁增长到67岁。但根据国际组织的统计数据,俄罗斯依然是酒精滥用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酗酒而死的超过4万人。
因为经济长期低迷,很多迷茫且贫困的俄罗斯人更是习惯了借酒浇愁,而由于没有资金保证“酗酒自由”,所以很多俄罗斯人无奈地将带酒精的沐浴露等作为酒精的替代品,这更推高了俄罗斯人的死亡率。
4、尴尬的经济状态
俗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俄罗斯半死不活的经济状态,是俄罗斯人口低迷的根本原因。
苏联解体后,由于失去了5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和7000多万人口,再加上特权阶层伙同西方资本吃里扒外彻底摧毁了强大而完整工业体系,俄罗斯经济急转直下。
而作为现代俄罗斯开国领袖的叶利钦,轻信西方实行水土不服的“休克疗法”,更让寡头集团横空出世的同时,导致了通货膨胀加剧、失业率暴增、贫富差距扩大等一系列恐怖后果,作为超级大国苏联直系继承者的俄罗斯竟然连小小的车臣都无可奈何。
更尴尬的是,西方国家在俄罗斯半死不活的情况下,加大了围追堵截和落井下石的脚步,俄罗斯的外部环境更加险象环生。
为挽救支持率,叶利钦与七大寡头签订了肮脏的协议并结成利益同盟,将俄罗斯带入了寡头政治的深渊。为了避免被清算,叶利钦在20世纪的最后一天将权杖交给了普京。
普京上台后,雷厉风行地解决了车臣问题,搞定了一手遮天的七大寡头。而后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导致国际油价一路飙涨的情况下,依靠出卖资源为生的俄罗斯赚得盆满钵满,进入十年黄金时代,进而具备了恢复元气并重返国际舞台的条件。
然而,随着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的爆发,俄罗斯与西方国家脆弱的友好戛然而止,再加上国际油价的剧烈波动,俄罗斯经济也更加不堪一击。
经济长期的一蹶不振,使大量远东的人口向西部和东亚流动,而俄罗斯西部的人口则不断向西欧进发,难以抑制的人口流失加剧了俄罗斯的机械负增长率,这是多高的自然增长率都难以弥补的。
再加上在“未富先老”的情况下,俄罗斯却延续了苏联时代的社会福利,并在油价红利时得到增强,这就更让俄罗斯人没有养儿育女的动力了。
5、极端的移民政策
美国之所以能在经济高度发达,主体白人生育欲望一路走低的情况下继续保持着超过7‰的增长率,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是名副其实的移民大国。
从1620年“五月花”号帆船漂洋过海来到北美大陆开始,来自五洲四海的移民就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并最终形成了美利坚合纵国。
所以即便白人的自然增长率一路走低,但每年超过100万的外来移民数量,保证了美国人口远高于其它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率。
但俄罗斯对移民的态度则和美国大相径庭。历史上的俄罗斯,在领土猛烈扩张的过程中,就始终推行“要地不要人”的政策,对非俄罗斯族裔进行疯狂的驱逐和毁灭。这在保持了俄罗斯种族“纯净”的同时,也导致俄罗斯人口长期增长迟缓。
而在美国不断于世界范围内煽风点火进而导致大量难民涌入欧盟的情况下,俄罗斯对难民问题的态度依然不改初衷。
今天的俄罗斯,虽然每年有大量的移民加入俄罗斯,比如2019年为49.8万人,2020年为65.6万人,但大部分都是昔日苏联加盟国内的俄罗斯族裔。而在俄罗斯2021年净移民人数预计增至27.31万的情况下,俄罗斯人口的负增长依然不可避免。
今天的俄罗斯,人口密度为8.6人每平方公里,而在领土面积较为平稳的情况下,俄罗斯的人口密度还要不断减小。面对人丁逐渐凋零的尴尬局面,焦头烂额的普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挽救政策,比如将法定结婚年龄降至14岁,对多生多育的家庭进行补贴甚至奖励等。但在俄罗斯特殊的国情,尤其是经济状况长期一蹶不振的情况下,俄罗斯的人口危机还将继续困扰俄罗斯,并成为阻碍俄罗斯东山再起的重要因素。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