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快评:“手机变砝码”是遏制“鬼秤”的绝招吗

正观快评:“手机变砝码”是遏制“鬼秤”的绝招吗

00:00
03:38

怀疑商家使用“鬼秤”,又没有地方复称怎么办?今年5月20日是第25个“世界计量日”,在湖北武汉市青山区一处活动现场,当地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手机称重后能变身“移动砝码”,用来判断商家的电子秤是否准确。

手机可当砝码称重,这点毋庸置疑。现在许多正规品牌手机都会标注重量,消费者将其放到检定合格的电子秤上,测量并记录重量,由市场监管部门加贴克重标签,就能让手机变“打鬼砝码”,在之后的购物过程中初步判断否遭遇了“鬼秤”。这种方法的便捷性和实用性值得肯定,既能保障消费者权益,也可遏制缺斤少两,规范民生计量领域市场经营秩序。在相关宣传活动中,让人耳目一新。

然而,部分网友却持谨慎态度,担心遭到商家的报复。近日,江苏连云港等地农贸市场爆出“鬼秤”、消费者遭市场主办方和商户抢夺手机事件。如果再以手机当砝码,倒逼诚信经营,就怕把不理智的商家,甚至是市场管理人员给“逼急了”——抢砸手机造成经济损失,人身安全或也受到威胁。公众的担忧与迟疑,从另一侧面反映出“鬼秤”横行的背后原因。

应该看到,“手机变砝码”不是万能的,在遏制“鬼秤”这件事上,必然离不开市场管理者、执法者及有关部门真正发挥作用。一方面,帮助消费者提高自我防范手段,另一方面则需积极主动作为,对“鬼秤”从严监督、从重惩罚,让商家心中里不敢有鬼,让管理人员不敢为鬼作伥,营造出公平、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

公众的复秤需求不容忽视。传统的公平秤也好,创新的“手机砝码”也罢,本质上都是为了维护市场秩序的技术手段,无论其如何变化,人们心里的那杆秤永远指向公平交易、诚信经营。准不准、一目清,让“鬼秤”无处藏身该有此能力和底气。

“手机变砝码”固然巧妙,仍需多管齐下根治“鬼秤”问题,如强化计量设备检查、提升消费者维权意识、加大对不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等,或都行之有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绝招?百般招法不嫌多,真该放大招,好好治一治这猖獗的“鬼秤”了。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