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感是防止犯罪的最后一条防线

社会感是防止犯罪的最后一条防线

00:00
11:26
现在我们遇到了真正的难题﹣﹣怎么办?如果每个罪犯都表现出这样的特征:缺乏社会感、合作能力低下,追逐虚假的个人优越感,我们该怎么办?对待罪犯就像对待精神病患者一样,除非我们赢得他们的合作,否则我们将一筹莫展。但我们不能过于强调这一点,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能使他们对社会产生兴趣,学会用合作的方式解决人生困境,他们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这项工作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给他们安排的事情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困难,不能直接指出他们的错误或者跟他们争辩。他们已经沿着既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生活了很多年。想要改变他们,必须找出这种思维模式的起源,如此,就要了解他们童年的处境和错误的起点。人格在四五岁时基本定型,罪犯错误的世界观也是在这时候形成的。我们必须找出并纠正这些原始的错误,而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深入探索他们的早期生活。

这就是严酷的刑罚总是无法起效的原因。罪犯把刑罚当成社会充满敌意,因而不可能和社会合作的证据。他们可能早就遇到过犯错受罚的情况。比如在学校的时候,越是受罚,他们就越排斥与人合作,成绩每况愈下,总是在班里调皮捣蛋。惩罚和指责并不会增强人们的合作意愿,只会让人觉得受到了排斥。没有人喜欢待在充满责备和惩罚的地方,更不要说对这种地方感兴趣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当然会排斥学校、老师、同学,同时对自己丧失信心。他们开始逃学,找一些自在的地方待着或藏着。在这些地方,他们遇到了一些和他们有相同经历的孩子,那些人了解他们,不像别人那样责备他们,知道怎么哄他们高兴、怎么让他们把心思都放在人生的无用面。
他们本就十分抗拒社会的基本规则,现在更是把社会当成了敌人,把这些酒肉朋友当成了志同道合的伙伴。这些人喜欢他们,和这些人在一起使他们感到自在。很多孩子都是这样走上歧路的。如果我们也用指责的态度对待他们,他们越发认定我们是他们的敌人,只有罪犯才是他们的朋友。
即使是这样的孩子,只要能在学校培养出自信和勇气,重燃希望之火,也绝对有能力战胜人生的考验。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