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课,你最好是看着简介听,里面的文字是正确的,同时我们把图形放在里面。其实我们这个课主要目标是让你开悟的,悟后起修才能入道,所谓: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得本心,就是我们要找的这个觉醒的入口,找不到这个入口,纵你分秒不息的修,也只是相上受累,白白辛苦而已。所以我们要珍惜,真正好东西,不一定是华丽的,但一定是让我们受益的。
上一节我们提到要把伏羲始祖所悟的这个易经的易找出来,这节课我们就正式进入,相信你听完会有极大的收获。
其实我们了解易学的来源,是为了清晰明了学易经之目标,这个目标可以用四个字表达,内圣外王。内圣者以通神明之德也,也就是悟道,得道。外王者以类万物之情也就是世间学问,服务于众生。整个的中华文化体系其实就是以此为基本方向积累建立起来的。
所以到了乾隆时期,在清高宗乾隆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纪晓岚)等三百六十多位高官、学者编撰,三千六百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一部《四库全书》,在《四库全书》经、史、子、集总序对易经作了这样的定义:“易之为书,推天道以明人事者也”。这句定义是精确的,但我们要注意,其所指是易之为书,易已经从先天到后天,加以文字的描述而成易书。如《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及一切围绕着易而著的书。易成书指明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了,而这个文化是试图通过易来了解天道,所谓推天之道,能通过通晓天的道理,以效天地而明白人事。
这里多指天地形成之后的天体之道的讨论。而对形而上学的道虽有传承,但比例越再缩小,所以越往后越会看到文化的繁荣,而问道之学日渐衰弱,看上去是一种文化进步,其实是人们不断失去与本源的连接,而引申出很多通过头脑去分析,试图建立有逻辑回路的理论而成为一种学术。所以易才越演越复杂,其所谓“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
为什么说是一种退步,是不断与本源失去连接呢?
因为从这个定义及后世对易的研究,多为研究天体自然之道,而这个自然之道,虽其妙无穷,但始终是建立于“有”的宇宙观来研究,而把“天道”推之为形而上之道的只有极少数的圣人。所以“以明人事”的学问,变为以“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为架构,推演而形成以下六宗。
1:占卜宗
2:禨祥宗
3:造化宗
4:老庄宗
5:儒理宗
6:史事宗
另外“占卜”、“风水”、“预测”,几乎成为后世学易之主流,这本身就是取末之大而渐失其本。
所以,我们现在要把这个本找回来。这也就正式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七千年的易秘》
你可以观察现在的易经老师99%讲“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几乎都是从太极生两仪开始讲的,完全把易给略去不讲,估计是根本不理解易有太极这个“易”是什么,几乎所有图都如下图,研究的都是后天的术,而失先天之道——本源。那在后面我们会一步步把“易”引出来。
易有太极的真相
正确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应如下图
估计我们会小看这个图,但其实他可以说是“易”中之秘,如果没有“易”,我们就画不出无极图,没有“易”我们更不可能通形而上之道,没有“易”你就无法读明白《道德经》的“无名天地之始”,只有真实了解“易”,并把其展示出来,我们才真正理解“易”为何万经之源的根本所在。因为只有真正的体现了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器,才可以说是一切学问的源头,这才是真正的觉醒的入口。说入口也只是从肉体之小我而言,其实本身就是觉醒的。所以我可以大胆的说:
这是七千年来的《易》中之秘,接下来我将为你进一步揭示
这里面有一个极为重要智慧:“有”与“生”,于“易”而言,太极本“易”中之物,所以不言生,而于太极与两仪而言,则似有分裂变化之义,而言“生”,如人与自己的手,不能说我“生”手,而是我“有”手。所以我们为何能悟“易”,因为我们本是“易”。
最外圈那个代表“易”,“易”无形无相亦没有边界,所以用虚线代表。“易”叫什么?《系辞传》讲“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易”没有思虑及一切思想意识的妄动,也没有任何有为的动作,是寂然不动的,在万物之前而有。感指什么呢,卦是“爻”组成的,爻就是交互、交感之意。“易”有阴阳交感而成万物。所以天下莫不是易,莫不与易通也。可以说孔子已经传道了,把道体与万法讲明白了。
注意:
“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中藏着修法秘要,这个“感”之一字,真的妙不可言,也就是说这个无思,无为,寂然不动的本体,离一切思考,离一切言语,离一切有为,离一切动,当然也离一切相对于动而定义的静,但一切又离不开祂,任何空间,任何时间,任何物相,一切之一切都有祂,也就是天下无不与之相通,但又好像并不存在一样,所以仿佛是一种感觉。
当然,反过来,你我从人的角度,也可以去感受祂的存在,也只能去感受,不是思考,不是求取,更拿不出来,只能感之。
练习:
一:找个地方坐下来
二:静静的、不要去做什么动作、也不要有任何思考
三:感受自己与凳子或沙发的压力感
四:就这样呆着、给自己一个空白的时间、如果你静不下来,你可以先感受自己呼吸时气流流经鼻孔时的温度、观察着一呼一吸……
五:当你静下来时,左右缓慢的摇动身体,很慢……
这时你会发现一个现象,无论你往哪边摇,你都会有一个清晰的觉知,知道自己正在摇动,并分毫不差的觉知到你每动一下的感觉,当你停止摇动时,这个觉知就静静的存在,你动时又马上启动,也就是祂随时在,但又无形无相,包裹着你我甚至在我们感知的任何地方。
如此,你便理解了一切现象的背后,有一个无时无刻都存在,但又无形无相,寂然不动,我们可感而知之,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之知。却无法思考、言说、分别,这便是“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不得不说这个练习是重要的,也只有我们有深切的体悟,才能理解或寻找到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带着这种体悟深入下去,你便会发现原来一切好简单。
我们接着往下看,从“易”到万物演化过程:前面有提到“自太极而分两仪,则太极固太极也,两仪固两仪也。自两仪而分四象,则两仪又为太极,而四象又为两仪矣。自是而推之,由四而八,由八而十六,由十六而三十二,由三十二而六十四,以至于百千万计之无穷。”
通过以上的描述,其实就是一变二、二变四的裂变。到了四象位,其说自两仪而分四象,则两仪又为太极,而四象又为两仪矣。也就是说阴仪变为一个太极,阳仪变为一个太极,而太阳、少阴、少阳、太阴这四象分别为两仪。然后再次两仪变太极……如此不断往下裂变。
事实是根据我的推演。到了四象位(如下图)即为:“少阴有一个阳爻与一个阴爻组成为一个太极,少阳也如此。太阳为纯阳,太阴为纯阴,此两个共同组成了一个大太极。如图所示,分解到这一步,为三个太极。所以演化应该为“三”。这时我们用文字描述即为:“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由三再往下演变。
“三生无量”如何表达呢(如下图)。下图是把八卦中阴爻与阳爻组对再画太极图,会发现到这里太极图数是以次方级在提升,即得这种无限量变化的抽象图。而不是上面的“自是而推之,由四而八,由八而十六,由十六而三十二,由三十二而六十四,以至于百千万计之无穷。”但无论过程如何,阴阳二气不断运化以成宇宙之无穷是必然的结果。
我们这里所讲的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量。是不是与《道德经》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是一样的。很容易看出“易”即“道”也。
《道德经》对道的描述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系辞传》孔子对“易”描述:“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很显然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对应“易”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对应“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
“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对应“感而遂通天下”
可见说的为同一意思。所以说《道德经》来源于《易》,其实正确说法应该是《道德经》为一部注《易》解《易》之书,由此更肯定“易”为万经之源如此也。而学“易”又怎么只执小术而弃大道呢?
再把架构与文字去掉(如下图)。
太极本身是动态的描述,那太极运动线条可以比类抽象出整个宇宙状态如此,基于“太极波”的振动而显化出宇宙一切事物。太极波是我在这里为了从易的角度来描述而用的一个假设名词,与现在大家讲的“一切皆是波的振动”及当下流行的“弦理论”同理,或者说正是我想表达的意思。【关于弦理论可网上查阅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时清的《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一文】
通过以上的描述与图形可以理解到,我们所描述的一切,有一个东西一直没有动过,它就是“易”也就是“道”。其他的一切在人们能理解的语言中,我们认为一切的本质是波的振动。
比喻说明——这个不变的本源“易”或“道”如一个屏幕,而一切万有就如屏幕上的画面、字、音等,所以,这个不动的,永恒的才是真我,动的、变化的、无常的一切万物不过如真我的“梦中景象”。谁真?谁妄?想必你已分晓。(注意,我这里用了一个“如”字,所以只是勉强说明,后面会详解)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