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大同阳高县的多位基层干部向中国之声反映,当地在落实“市场主体倍增”计划过程中,存在严重造假现象。这两年,阳高县几乎每月考核新增市场主体数量,乡镇从县里领到任务,再派给村支书。村支书只能找亲朋好友完成登记注册,甚至把多个经营主体注册在自己名下。这个月刚办完,下个月任务就又来了;每个月都要通报,完不成还要挨批评。
正观视评:
如此持续两年,让基层干部怎么吃得消;如果不是压力太大、忍无可忍,基层干部又怎会曝光?阳高县2023年、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其在2022年和2023年分别新增市场主体6792户和4956户。网传的一份阳高县市场主体倍增任务分解表显示,其在2022年的四个月内一共新增2985个市场主体,是怎样具体到了11个乡镇以及社区办等5家单位。“上边一张嘴,下边跑断腿”,这一共11748户新增市场主体,究竟有多少是真的?那些假的,除了纸面上好看,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当然,政策初衷是好的,而且一开始的确为想要注册经营主体的村民提供了便利,但后来却成了分配任务,把压力都给到基层,就彻底变了味——对经济发展没一点好处,也解决不了农民的实际困难,反而给老百姓添乱。竟然还这样持续了两年时间,当地政府一点都不知情吗?还是为了好看的“政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当地表示,深刻认识到县委、县政府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工作落实不到位,将在全县范围内立即开展市场主体“大起底”,深入调查弄虚作假现象。事情被放到聚光灯下,当地肯定要切实纠偏,只是,这次是“卷”市场主体,不知道下一次又会是什么。当地的政绩观必须要改改了。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取得授权,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同时注明来源正观新闻及原作者,并不得将本文提供给任何第三方。
正观传媒科技有限公司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