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天人解《四圣心源·五行生克》

卷一·天人解《四圣心源·五行生克》

00:00
03:29

卷一·天人解《四圣心源·五行生克》


五行之理,有生有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

  盖天地之位,北寒南热,东温西凉。阳升于东,则温气成春,升于南,则热气成夏;阴降于西,则凉气成秋,降于北,则寒气成冬。春之温生夏之热,夏之热生秋之凉,秋之凉生冬之寒,冬之寒生春之温。土为四象之母,实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宫在六月火令之后,六月湿盛,湿为土气也。其实水火交蒸,乃生湿气。六月之时,火在土上,水在土下,寒热相逼,是以湿动。湿者,水火之中气。土寄位于西南,南热而西凉,故曰火生土,土生金也。

  相克者,制其太过也。木性发散,敛之以金气,则木不过散;火性升炎,伏之以水气,则火不过炎;土性濡湿,疏之以木气,则土不过湿;金性收敛,温之以火气,则金不过收;水性降润,渗之以土气,则水不过润。皆气化自然之妙也。



白话文:

五行理论中存在着相生与相克的关系。其中,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又能生木。反之,木克制土,土克制水,水克制火,火克制金,金又克制木。这些相生相克的过程,都是基于气的属性而非物质本身,一旦形成固定的物质形态,便不再发生生克的现象。

考察天地间的方位,北方寒冷,南方炎热,东方温暖,西方凉爽。太阳从东方升起,带来温暖的气息,形成春季;升至南方,热度增强,形成夏季;月亮在西方落下,带来凉意,形成秋季;降至北方,寒冷加剧,形成冬季。春季的温暖催生夏季的炎热,夏季的炎热又催生秋季的凉爽,秋季的凉爽催生冬季的寒冷,冬季的寒冷最终又催生春季的温暖。土作为四季景象的根源,实际上是孕育了四季的变化。通常说火生土,是因为土在农历六月后,即火季之后出现,此时湿气旺盛,而湿气正是土气的表现。实际上,湿气是由水火交融产生的。在六月时,火在土上,水在土下,冷热两股力量相互挤压,导致湿气活跃。湿气是水火交互作用所产生的中间气态。土在地理位置上偏向西南,南方热而西方凉,所以有火生土、土生金的说法。

至于相克,其本质是对某种过度特性的制约。木的特性是向外散发,用金的收敛之气来制约它,就能防止木过于疏散;火的特性是向上燃烧,用水的冷却之气来制约它,就能防止火过于炽烈;土的特性是湿润,用木的疏导之气来制约它,就能防止土过于潮湿;金的特性是收缩,用火的温暖之气来制约它,就能防止金过于紧缩;水的特性是向下滋润,用土的吸收之气来制约它,就能防止水过于润泽。这些都是自然界气的属性相互转化、调节的巧妙机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