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张其成。我们已经学完了《道德经》第一章,今天我们学习《道德经》第二章,我先诵读一遍: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之前我们讲的第一章,老子是从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最高峰处,告诉我们“道”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毕竟“高处不胜寒”,最高峰我们一般人也上不去,所以,从这一章,老子一步一步往山下走,“道”也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走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第二章就是从日常生活中告诉我们怎么认知“道”、怎么实践“道”,我们把第二章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今天先讲第一部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意思是:天下人都知道美好之所以是美好,那就有丑陋了;都知道善良之所以是善良,那就有不善良了。
为什么知道了美就有丑了呢?知道了善就有恶了呢?这就是老子的高明之处。人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善之所以为善的原因,也就已经起了丑与恶的分别心。人们创造了美的概念,自然就产生了与它对立的丑的概念;创造了善的概念,自然就产生了与它对立的恶的概念。这就已经离开了自然世界的原生状态和本真状态了,因为自然世界本来就是完整的、不二的,无所谓美丑、无所谓善恶,也就是老子所主张的万物玄同的“道”。美丑、善恶,只是人们的一种价值判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事物与现象所作的是非判断,是人为的生活态度。
一千五百多年前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大诗人叫沈约,他为王昭君鸣不平写了首诗叫做《昭君辞》,其中有一句“高低美丑瘦和肥,全仗画师笔一挥”。这句诗说出了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所谓纯粹的“美”或者“丑”的。我曾听说有这么个故事,一位非常帅气的小伙子发誓要找一位完美的女子结婚,结果找啊找,几十年过去了,已经是白发苍苍,仍然是孑然一身。有人问他,难道你就没有遇到过一位可以结婚的完美的女子吗?老先生说:有,可是她说她也一直在找一位完美的男子结婚。可见现实中并没有真正的完美,也没有永恒的完美。完美总是存在于普通、平凡之中,所谓的美和所谓的丑往往混为一体。
再比如,有一种草本植物叫罂粟,它的花开得非常艳丽,它的果实圆而光滑,大家都知道罂粟可以制作成鸦片,是人们深恶痛绝的毒品,但是罂粟也可以制作成药物,用来治疗疼痛、长久性的咳嗽、哮喘、腹泻、痢疾等等好多疾病。所以对病人来说罂粟又是善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对病人来说也不一定全是善的,如果用药剂量不适当,用药时间不适当,那么照样会有毒副作用,又是恶的。再说罂粟的花色彩绚烂,香气浓郁,是美的,可是它被作为毒品毒害人的时候,它又是丑的。对罂粟本身而言,它不过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是无所谓善恶、美丑的,只是人在使用时才产生了善恶、美丑。大家反过来想一想,对罂粟这种植物本身来说,把它当做罪大恶极的东西,它冤不冤?其实应该谴责应该惩罚的是那些贩卖吸食鸦片的人,而不是这种植物本身。
所以,从事物根本层面上来看,万事万物本来是没有美丑善恶之分,它们是合为一体的,是玄同的,这就是“道”。一旦分出善恶、美丑就是道德价值判断,是人为的、后起的。还有“善恶”“美丑”的名称也是人为命名的,人们按照自己的喜好、按照对自己趋利避害的标准,把自己喜欢的、对自己有利的叫做“善”、叫做“美”,把自己不喜欢的、对自己不利的叫做“恶”、叫做“丑”。其实人们在取“美丑”“善恶”这种名称的时候,已经是偏离事物本真了,大家仔细想想,当把一种事物看成美或者丑、善或者恶的时候,其实已经就不全面、不准确了。我们都知道“环肥燕瘦”这个成语,唐代杨玉环因为肥备受唐明皇宠爱,而汉代赵飞燕却因为瘦备受汉成帝宠爱。但如果说唐代以肥为美,汉代以瘦为美,又是以偏概全了。正是因为这样的名称概念,限制了人们全面、正确认识事物的真相。
还要看到一点,那就是一旦做出善恶美丑的分别,就有了好恶之分,好善恶恶、好美恶丑,如此一来本不该有的强烈欲望被成功激发,为了一个所谓“善”的、“美”的东西,去争斗甚至战争。比如在古希腊《荷马史诗》就描写了两个部落为了争夺一个世界上最美的女人海伦,发动了著名的“特洛伊之战”,打了十年仗,死伤者无数。明朝的灭亡也是类似的原因,明朝总兵吴三桂因为心爱的女人陈圆圆而“冲冠一怒为红颜”,勾结清军入关,最终导致明朝彻底灭亡。虽然这些传说多少有些夸大的成分,但为了所谓的“美”而引发的纷争悲剧在日常生活中却是屡见不鲜。
当年处在春秋末年的老子,就是看到了各诸侯国为了名分、为了利益无休止的争论,甚至发动战争,更看到人们为了所谓的善恶、美丑纷争不止,老子很痛心,呼吁要回归“道”的本真状态,不要起分别心,不要分出善恶美丑,要回归天地自然玄同的平静的状态,不争不抢才有岁月静好。
对于美和丑、善和恶,魏晋玄学家王弼解释:“美恶犹喜怒也,善不善犹是非也。喜怒同根,是非同门,故不可得而偏举也。”
明太祖朱元璋解释:“美则美矣,不过一时而已,又非常道也。故美尽而恶来,善穷而不善至矣。”
说明美与丑、善与恶,都是在对立的关系中产生的,是同根的、混同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美就没有丑了,没有善就没有恶了。而且所谓的美丑、善恶是可以随着人们的心态、时间以及环境变化而变化的。
老子接着说:“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里一连用了六个“相”。意思是:所以,有和无是相互生成的,难和易是相互完成的,长和短是相互形成的,高和低是相互包容的,音和声是相互应和的,前和后是相互跟随的。
和美丑、善恶等对立名称一样,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都是相互对立的名称,都是人们有了分别心,执念太深而产生的。原本它们是混同的,是合在一起的,它们相反相成,圆融共生,具体地说:有和无是相互生成的,无中生有,有中生无。难和易是相互形成的,先难后易,先易后难,难易可以转化。长和短是相互比较的,长如果和更长相比就短了,短如果和更短相比就长了。高和下也是相互包容的,比如天是高的,但笼罩大地;地是低的,但拥抱上天;音和声是相互应和的,音是指主动发出的声音,声是指被动做出的回声,音和声互相应和。前和后也是互相追随的,有前才有后,有后才有前。和美丑、善恶一样,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先和后都是相对的,又是相反的。在相对和相反的关系中呈现出它们是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形成的。缺一个,另一个也就不存在了。
更重要的是相互对立的双方是可以变动的,可以互相转化。美可以变丑、善可以变恶。老子真是伟大,他从对立的事物中看出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和西方人的传统是有区别的。西方人在对立中看出的是斗争,所以形成了“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而老子在对立中看出的是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相互依存、相互转化,进而形成“阴阳和谐”的思维方式。
既然如此,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请听下一讲。谢谢!
所谓的完美其实是某种过去、人为标准下的产物。没有真正的完美,一切总是在普通平凡之中。
“有”只是“无”“有”转换的一个时间点,以这个点来判断,从“道”的角度来看是片面的、不正确的。就像定义美丑、前后、善恶,其实是违反了“道”,感谢先生讲解🙏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错的不是“美”,是人的贪和痴
老师,好就更新呢?
道德经,是讲道德的智慧经验,张教授讲解的最好受益良多点赞!
妙
李毅恒博士,六十年代末出生在吉林省吉林市,中国籍。时任中国未来研究会人才战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国际经济管理技术促进会理事、副主任,是“智者天下”品牌、智者商学院、智学院创始人。 在目前,是唐朝的李淳风和袁天罡共同推演的《推背图》全球唯一全解密的人。同时拥有多个课程体系的版权,是《人生智慧学的创立者,正解国学体系创始人。 2500年以来首次完整解读并破译了《论语》《道德经》和《孙子兵法》的管理智慧。第一个打动了国学的任督二脉,也是全球第一个打动了管理任督二脉的人。编写了《论语终极版》《道德经终极版》和《孙子兵法终极版》的书。同时李恒博士运用正解的国学智慧已经完全攻破了中国“企业寿命短”的壁垒
《道德经》第二章: 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你可能说了,不对呀,应该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所有的专家和学者都是这样断句和进行解读的。我告诉各位弟子,很多专家和学者是包装出来的,他们不敢解释事物的真相,他们也没有这个魄力。因为他们不懂古汉语的语法,也不懂词性,还不知道字的本义,完全按照我当代人,以及施行简体字后新的意思进行解读,那怎么会有帮助呢?呈现出来的就是错解或歪解,然后就是对圣人的侮辱
《道德经》第二章第一句: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