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张其成。我们已经学习了《道德经》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是总纲,老子开宗明义,从理论高度告诉我们“道”是什么?第二章老子从日常生活中告诉我们这样运用“道”?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章,我先朗读一遍: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显然这一章老子是继续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怎样做才符合“道”。首先用了六个“不”:“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这六个“不”其实讲了三件事,首先是“不尚贤,使民不争。”“尚”是崇尚的意思,马王堆帛书写的是“上”,意思基本相同,因为不崇尚那些有才干的人,所以人民就不会去争功夺利。前后是因果关系。这一点老子很高明,他看到了人们争功夺利背后的原因,是因为统治者把人分出三六九等,崇尚那些有才能的人,贬低那些所谓没有才干的人,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引起嫉妒与争名夺利。比如现在学校里的考试排名,老师总是表扬那些排名靠前的同学,那些排名靠后的同学就要拼命学习,拼命努力去把名次提高;等到下一次考试,又出现新的排名,你可能提高名次了也可能更加后退了,老师又在鼓励新的排名靠前者,于是又有了新一轮的竞争。再说现在的单位企业都在评标兵、评先进,结果是导致竞争,诱发攀比心、嫉妒心。老子看到这些情况背后的原因,所以提出“不尚贤”,这样大家就不争不抢,人心就安宁了。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看重那些稀有的东西,使人民不去偷盗。“不贵”的“贵”是意动词,把……看得很珍贵。因为人们把那些稀少的东西看得很珍贵,所以导致了人们去偷去抢。“盗”一开始的意思是偷窃,后来发展为明抢。贵重稀有物品如果不被看重,抢劫偷盗等等违法乱纪的事情也不会发生了,社会安全就有保障了。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不去显耀那些能诱发人欲望的东西,使人民的心不被扰乱。“不见”的“见”就是表现的“现”,“不现”就是不表露,不显摆。民心是怎样被搞乱的?就是因为统治者太显摆私欲了。你看现在那些因贪腐落马的领导,就是因为自己对金钱、财富、对权力的贪欲导致犯罪。再比如说现在的某些书画作品,动则几百万元、几千万元,很多都是炒作上去的,如果没有市场、没有买卖,就不会激发出人心的贪欲,也不会有弄虚作假的赝品,更不会有人为得到它铤而走险、触犯刑律。
在对待这些乱象上,其实孔子和老子态度是一致的,只是孔子是从正面说,老子是从反面说,一正一反,一阴一阳。孔子发现当时的社会礼崩乐坏,人民为了利益去争斗、偷盗、做违背礼义道德的事,所以孔子倡导仁义,礼仪,主张要“克己复礼”,重新建立社会伦理次序,他是从正面说的。老子恰好相反,从反面说,老子主张不要去鼓励贤德才能,不要看重稀有之物,不要表现过度欲望。这样就不会有争斗、偷盗、民心就不乱。老子看出这些社会乱象背后的原因,所以要大家返璞归真,回归到自然本真的状态,也就是“道”的状态。
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接着老子说:“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这句话曾经被批判得一塌糊涂,说老子是愚民政策。我前面讲过老子说的“圣人”是指得道的圣明君主,和孔子讲的“圣人”不同。圣明君主治理天下要“虚其心,实其腹”,是指自己和百姓都不要有那么多欲望,只要充实自己和百姓的肚子就行了。“虚”和“实”都是使动词,“其”既指老百姓也指自己,帝王要治理天下,首先自己要心放空,然后才能使老百姓的心虚空,放清净,但要让自己和老百姓的肚子填饱。管子不是说“仓廪实而知礼节”吗?仓库里有充足的实物,老百姓只有吃饱了,才会去遵守礼义。“弱其志,强其骨”,意思是要削弱自己和人民的意志,增强自己和人民的体魄。这不是愚民政策,而是要让老百姓不要有过多的欲望,头脑要单纯,只要满足饮食的基本需求就可以了,这样老百姓就回到了清净自然的原始状态,也就是回到“道”的状态。我在讲《黄帝内经》节目曾经详细讲过情志与身体健康的对应关系,一个人如果他的需求少,心思单纯快乐,身体就健康;反过来也是这样,如果身体好,心思也就单纯快乐。这种状态就是老子所说“道”。所以老子不是要人民愚昧,而是要人民吃饱穿暖身体健康舒服,自然就不会产生贪欲念头。只有回归“道”的状态,所有贪欲造成的社会难题也能迎刃而解,世界将呈现一派祥和。
这一句“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还有一个秘密,可以从我们的身体炼功中体会出来的,我在《黄帝内经》里教大家炼易道功,首先要虚其心,弱其志,要放松、放空,既不能有杂念,又不能过分执着,要自然而然,然后实其腹,就是进行腹式呼吸,让真气充实下丹田,充实整个腹部,使肾气—先天真气充盈,肾主骨,这样就会强其骨,我们的骨头会越来越坚实,就能身体强健,延年益寿。
最后,老子做一个总结:“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常”马王堆帛书做“恒”,我在讲第一章时已经说了是为了避汉文帝刘恒的名讳而改为“常”,《道德经》全文“恒”字都写成“常”字,以后不再解释了。这一句是说要永远使人民不存心机、没有欲望,使那些所谓的智者不敢去胡作非为。如果用无为的态度去治理事物,那么就没有什么不可以治理的。这句开头“常使民无知无欲”的“知”通智慧的“智”,后面所说的“知者”也就是“智者”,但要注意老子说的“智”不是指智慧,而是指心机、机巧,如果一个人心机太重、欲望太多,这种所谓的“智者”是很可怕的。“智者”指那些自作聪明的人,玩弄心机的人。老子要人们从根本上不去崇尚心机、不去鼓励欲望,“使夫知者不敢为”,使得那些有心机的人不敢去做、不能去做、不会去做。这样的结果是怎么呢?老子说:“为无为,则无不治。”按照无为去做,结果什么都做成了,按照无为去治理天下结果天下什么都治理了。老子说“无为”,其实目的是“无不为”。“无为”不是不要做,而是不要胡做乱为,不要把老百姓的心弄乱了,本来老百姓的心是清净的,结果统治者又是评比又是表彰又是竞争又是拍卖,把人的心彻底搞乱了!“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了不起的地方就是看到社会现象的本质,告诉我们从反面去做,反而会取得正面的效果。
总结一下,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人们要去争功夺权、争名夺利?为什么会有偷盗?这是因为有了分别,也就是说有了那些对名利的推崇、对珍宝的贪爱,所以使得人民去争名夺利,去偷盗珍宝。从根本上来说,我们要消除这种对立,要消除分别心,从根子上就不要去崇尚那些财富,不要去崇尚那些有才干的人、那些稀有的东西。所以老子提出“虚其心”,“弱其志”。如果没有欲望了,天下就不会乱了。这样那些所谓的智者也就没有了市场,也就不敢妄为了。“虚其心”、“弱其志”就是“无为”的体现,不要按照自己的欲望、自己的意志来做,而要按照自然本性来做,这样天下就太平,人心就不会混乱了。在这一点上,应该说老子比孔子站得更高,看得更彻底一些。
那么老子的无为之“道”我们可以应用吗?请听下一讲。
评比,评优,排名……过于“尚贤”的价值取向,无论对成绩好的人还是对成绩不好的人,都是一种心智上的伤害。希望我们的文明不断演进,每个个体也都越来越醒觉,越简单,越幸福。
现在的自媒体众声鼎沸,炫富拜金各种牛马蛇神横行,戾气妖气重,究其原因,是民心“乱”🙏这也是我们要学习道德经的原因,感恩教授每一天
这里讲的让人们减少欲望,心态平和,社会就安定了。我不明白的是从古至今,如果一直老百姓都没有欲望,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哪里来呢?当然科技发展了,连带的负面的东西事物也来了,我感觉说来说去就是矛盾一直存在。(个人见解)
要消除对立、分别心,不要按照自己的欲望、自己的意志来做,要按照自然的本性来做,这样天下就太平,人心就不会混乱了。
张老师娓娓道来,深入浅出,恰到妙处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抢沙发老师好!
正解国学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不推崇多拥有财富,使百姓不为钱财而争夺;不使难以得到的物品显得贵重,百姓就不会有盗窃行为;不炫耀可以引起贪婪的事物,百姓的心就不产生邪念。因此统治者的治国方法是:使百姓做到谦虚,能够满足温饱,削弱名利之心,强健体魄, 经常使百姓有事做;对于没有任何知识和无所追求的人,让“智者”教化他们。不任意妄为,按照符合事物的内在运作规律做事,那么就没有什么治理 不好的。
心不乱则安
《道德经》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