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张其成。上一讲我讲了《道德经》第二句“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的本质是“无”,道是“无”和“有”的辩证统一,“无”是天地万物的开始,有是天地万物的母亲。天地万物是无中含有、无中生有。今天我们讲第三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马王堆帛书本作“故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
按照马王堆帛书本,这一句的意思是只有在恒常的无欲状态才能观察出“道”的美妙,而在恒常的有欲状态只能观察出“道”的边界。通行版本这句话还可以断句为:“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出道的美妙,从永恒的“有”中可以观察出“道”的边界。“无”是更高层次,“无欲”是低一层次,是具体状态,其实这两种理解都可以,并不矛盾。从“无—无欲”中可以观察出“道”的玄妙、美妙。其实最早“妙”字不是女字旁而是“玄”字旁,玄妙、深奥的意思,马王堆帛书本是“眇”字,目字旁,本义是一目失明,引申为模糊、幽远。王弼版本是“妙”,是女字旁,少女为妙,本来指少女的朦胧美,引申为美妙、微妙、奥妙。无论是哪一个“妙”,其基本含义都是相同的,表明从“无—无欲”中可以观察出“道”的玄妙、美妙。再看“常有欲以观其徼”,从“有—有欲”中可以观出“道”的“徼”。什么是“徼”?这个“徼”字是一个双人旁,就是指小路,双人旁组成的字都有小路的意思,它是从“行”字旁中引申而来的。甲骨文的“行”字是四通八达的道路。只要是“行”字旁的字都表示大路,比如说街道的“街”,四海通衢的“衢”都是行字旁,都是大路。双人旁是“行”字去掉一半,当然就是小路。从“有”中可以观出小路,这是什么意思?这是说到了第二个阶段,从有-有欲当中能看出“道”的边界了。
我们以少女为妙而言,为什么少女是美妙?常言道:少女的脸三月的天——说变就变,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下一刻将会怎样。你说她长得真漂亮,她脸就红了,很害羞,一种含蓄的美、朦胧的美、模糊的美,这就是“道”的第一阶段,“无”的阶段。到了少妇第二阶段,她生了孩子,当母亲了,有了一种清晰的美、明朗的美、豪放的美。“道”的第一个阶段是“无”好比朦胧的少女,第二个阶段是“有”,好比清晰、明朗的少妇。各有其美。
那么这个少女和少妇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当然是一个人,是一个人的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朦胧的,第二个阶段是明晰的。那么从少女的“无”到少妇的“有”的关键点在哪里呢?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关键点在“天癸”,我在喜马拉雅《张其成讲黄帝内经》节目里对女人和男人的“天癸”周期做过介绍。什么是“天癸”?“天癸”是主管生殖的一种物质,有人说,女人的天癸就是月经,这是错的。天癸是肾精的一种,它的作用就是生孩子。有了天癸就能生孩子,没有天癸就不能生孩子。它是液体的,像水一样,“癸”的字形就是四面之水汇聚在中央。女子十四岁来天癸,男子十六岁来天癸。来了天癸就可以生孩子了。老子将“道”的第一阶段比喻成少女,不仅是在说她的朦胧与美妙,而是在说朦胧与美妙蕴藏有巨大的生命能力和无限的创造能量。到了第二个阶段,一个女人的生育能力已经成熟了,有了天癸,有了创生事物的条件,就可以生孩子了,就可以创生万物了。这两个比喻是在说明道之体(本体)是“无”,道之用(作用)就是“生”——道最大的作用就是生成万物。
“道”的这种体和用是贯通在一起的,是美妙的,也是朦胧的,说不清道不白的。但是在“无”中、在“无欲”中是可以真切感受到的。比如我们练习传统的功夫,首先要放松、心静,开始会有各种杂念、各种欲望涌起,没有关系,让它慢慢过去,渐渐进入无思无虑、虚静空灵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恍恍惚惚、混混沌沌、朦朦胧胧的。有一位忠实的网友听我讲《黄帝内经》,一直坚持跟着第36讲练习易道功,有一次见了我问了一个问题:老师,我在炼易道功时会有一阵子恍恍惚惚、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了,这种感觉对不对?我说太好了!这就是进入“无欲”境界了,这种恍恍惚惚的感觉,是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这就是“常无欲以观其妙”;接着就会进入第二个阶段“有”的阶段,“有”什么?会有气感,有热量流动的感觉,热量流动的路线就是经络,这种感觉是清清楚楚的,这就是“常有欲以观其徼”。
再来说说什么是“观”?“观”是掌握“道”的重要方法。《道德经》这一句“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其实说了四个“观”,观无、观有、观妙、观徼。实际上是两个层次的“观”,一是从“无”中观妙,一是从“有”中观徼。因为道是看不见的,所以不是用眼睛观。是不是用心观呢?也不是,因为用心就是“有欲”了,就观不到“道”的玄妙、美妙。那要这么观呢?要“无欲”而观,也就是把自己的心彻底泯灭了,回到所观的对象中,这就是北宋大理学家邵雍说的“以物观物”。“观”在中国哲学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周易》有一卦,叫观卦,风地观,上面是风,下面是地。风吹拂在地上而吹遍地上的万物,说明是全面的观,既是仰观,又是俯察,还是平视。“观”的时候一定要虔诚、要敬畏,不能带一点私心邪念。“观”是古人认知万事万物最重要的方法,无论儒家、道家、佛家,都用这个方法。儒家强调要观过错,孔子说:“观过,斯知仁矣”;通过观察自己和他人的错误,可以知道是仁还是不仁,“仁”通“人”,就知道他是什么人了。还要观行动:“听其言而观其行”。佛家强调要观空,观五蕴,《心经》第一个字就是“观”:“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金刚经》最后一个字也是观,“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老子强调要观首先是“无欲”地“观”,不是用眼睛观,也不是用心观,而是要“物观”——以物观物,也就是进入无思无虑、虚无空灵的状态,才能观出事物的真相、事物的本质,事物的玄妙之处。如果用眼睛观,用心观,就可以观察出道的“徼”,观察出事物的界限、事物的形状。两种观察法观察出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再看中医脏腑经络是怎么发现的?也是“观”出来的,李时珍说过一句话:“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脏腑的景象和经络的道路,只有返观才能看得清清楚楚。返观也叫内观,就是闭着眼睛往身体里面看。首先要无欲虚静,无欲地观,观无,达到忘我的境界;然后是有欲地观,观有,集中意念,将意念集中在身体的特定部位上,往身体里面看,就能清楚地看到五脏六腑的景象还有经络运行的路线。
总结一下,这一讲我们讲了怎样才能观察出“道”的美妙,“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出道的美妙,从永恒的“有”中可以观察出“道”的边界。那么,“无”和“有”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玄妙关系呢?请收听下一讲。
《道德经》第三句: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前排小板凳
老子曰: 道 可以弱,可以强, 可以柔,可以刚, 可以阴,可以阳, 可以幽,可以明, 可以苞裹天地, 可以应待无方。 知之浅不知之深, 知之外不知之內, 知之麤不知之精, 知之乃不知,不知乃知之, 孰知知之为不知, 不知之为知乎! 夫道不可闻,闻而非也, 道不可见,见而非也, 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孰知形之不形者乎! 故“天下皆知善之为善也, 斯不善矣!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文子·微明》
有无相生
终于更新了!赶快学习起来,观和无欲的重要性值得细细品味!
恒常无欲中才能体会出道的美妙,道是如此精微美好~
不收费的还觉得知识渊博,收费部分讲的不无大意义结合不了实际生活
道的这一个阶段是朦胧的,如少女一般。第二个阶段是清晰的,有一种清晰的美,成熟的美
既要无又要有
婚姻这段说导致离婚率上升的那些原因不大赞同,我们父母那辈几乎都是婚前没谈恋爱的,甚至没见过面的,更谈不上互相了解“无”。社会婚姻状态的变化根源是经济基础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张其成 回复 @Pearl2210: 为什么父辈不少人没谈过恋爱但婚后照样幸福?不也是一种观念在支配吗?这种观念正是一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