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品第二 第四篇解读
在《般若品第二》的第四篇中,惠能大师说:“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这句话的意思是,凡夫俗子就是佛,烦恼就是菩提佛性。这句话与我们一般的理解有很大差别。我们都知道凡夫俗子因为被世间的虚妄迷惑,所以没有体悟到自己的本性,也就没有发现自己的佛性;而烦恼也是因为人的心被世间的虚相迷惑,看不清事物的本质,所以生出了诸多烦恼。这么看,凡夫俗子不是佛,烦恼也不是菩提佛性,那惠能大师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句话包含了佛教的一种很有意思的观点。
这种观点就是指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事物也会有不同的呈现。如何理解呢?我们看惠能大师在前面说到此岸和彼岸的例子。
此岸是什么呢?人们对事物的虚相产生了执着,也就是我们会被事物的表相所迷惑,会把虚妄不实执为真实,进而产生种种执著,比如执着于名利,那就会有有名和无名的烦恼,有利益和没有利益的烦恼,这种烦恼就像水面上的波浪;如果不执着于事物的虚相,能够体悟空性,无生无灭,这就是彼岸,彼岸就是如同平静顺畅的水流。此岸和彼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就刚才的比喻而言,水的波浪生于平静的水流,执著虚妄为真实就有了生灭,如同水面起了种种波浪。而了悟空性,离了生灭,就如同平静的水面。
烦恼其实就相当于波浪,波浪生于水,正如烦恼生于执著。水为何会生出波浪呢?因为水中不平静,水中有障碍。我们为何会生出烦恼呢?因为我们的内心不平静,我们的内心中有阻碍、有欲望、有执着。水面如何变得平静呢?看清阻碍为何,除去障碍或者顺势而流,自然无法生出波浪。
我们的内心怎样才能变得平静呢?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心中的阻碍、欲望、执着呢?佛教认为,如果我们看烦恼就是烦恼,那就会为此而烦,为此产生执念,但我们如果换个角度去看,烦恼也是虚妄不实,了解了烦恼的真相,烦恼是可以转变为菩提的。就像我们常听的一个故事,悲观者看到半杯水,会说:“水只剩半杯了。”乐观者看到半杯水,会说:“水还有半杯呢!”这个例子要告诉我们看待事物的观点不同,用不一样的视角去审视,才能让我们破除对于事物的执念,将烦恼转为菩提。更进一步能够了悟诸法实相,就会转烦恼为菩提。世间很多事物,都是如此。
正如惠能大师所说:“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 凡夫与佛,烦恼与菩提本就只有一念之差,关键是我们心中如何想,我们如何用心去理解。对于外境,如果执著就是烦恼,如果离开执著,体悟外境为空性,就是菩提。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