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丨《爱的艺术》:你懂得爱吗?人格的发展如何决定爱的能力?

心理丨《爱的艺术》:你懂得爱吗?人格的发展如何决定爱的能力?

00:00
29:32

你懂得爱吗?人格的发展如何决定爱的能力?

 点击进入喜马讲书频道页>>>

【延伸阅读】爱与幸福的秘诀>>>

精华笔记 


《爱的艺术》是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的代表作。弗洛姆生于法兰克福,二战前从德国流亡到美国落脚,他在1956年出版了此书,澄清了美式消费社会里人们对爱和人际关系的种种错误的认知,提出爱是一门艺术,需要一个人在终生的学习和修行中实现人格的成长。


一、弗洛姆为什么主张爱是不可或缺的?


弗洛姆告诉我们,了解了人生存的奥秘,也就了解了爱的理论之根本。人之所以超越了自然界,超越了动物,是因为人进入了爱的领域,人会用爱来克服生于世界所注定要有的孤独,会凭着爱去追求与他人合一,这是其他生物做不到的。


他利用一个经典的起源故事来阐明这一点。在犹太教《圣经》里,最初,上帝创造了陆地天空、山川鸟兽、自然万物,然后创造了第一个人,称为亚当,接着又用亚当的一根肋骨创造了夏娃与亚当为伴。二人起初不分彼此,永生不死,在伊甸园里无忧无虑地度日,然后有一天,他们偷吃了上帝明令不得触碰的禁果,突然间,他们意识到自己赤身裸体,意识到彼此是两个不太一样的人,就这样面对面坦诚相见,于是他们就用树叶遮羞。上帝发现他们违反了禁令,责问之下,亚当和夏娃彼此埋怨、推诿,上帝发怒,当即把他们逐出了伊甸园,从此人类就进入了凡间,要度过生老病死的一生。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在第一次意识到性别差异的时候,就会感到与他人的分离,就会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每个人都要面对孤独的困境,要摆脱这一困境,就必须找回与其他人合一的感觉,从而更好地度过有限的人生。


二、爱应具备哪些要素?


弗洛姆将爱的诸要素大致总结为“一条原则,四大支柱”。


爱的原则就是给予。给予体现了最高等级的人类潜能:在给予的过程中,你会体验到自己的活力和心喜,你会进入一种状态,而不仅仅是处于行为和情绪之中。给予,关键就在于把自己给出去,给出那些在你心中充满活力的东西,你的喜悦,你的兴趣,你的理解,你的认识,你的幽默,你的悲伤——所有这些都表达和表现了你的活跃。一旦你给予了,你的对方也成为给予者,你们就能分享各自给对方生活带来的快乐。给予带来给予,爱会产生爱。


在这一原则下,爱又包括四大支柱性要素,分别是关心、责任感、尊重和了解。这四个因素是彼此关联、环环相扣的,从一个可以通往另一个:


首先是关心。弗洛姆说,“爱就是主动地关心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哪里缺少主动的关心,哪里就没有爱”。关心和关注,以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为典型情况,意味着为某个对象付出劳动,以及使其成长;人会爱他乐于付出劳动的东西,也乐于为他所爱的东西付出劳动。


接着,关心带来了责任感。责任感指的是对他人直接或间接的需要自愿做出回应。母亲主要是在物质方面自愿地关注孩子,成年人则往往在心理方面自愿关注其他成年人。


但是,关心和责任感会演变为对他人的支配或占有,这就需要爱的第三个支柱:尊重。“尊重意味着客观观察一个人,能意识到这个人的独特个性”,“尊重还意味着让对方任其天性地自由成长,顺利发展,并且关心对方的成长和发展”。对自己所爱的人,我们不会利用他,不会带有使他为我服务的目的。这就是尊重,它会让对方在被爱时感到自由。


第四个支柱是了解。了解是尊重的基础,也是关心和责任感的先导。但同时,了解也要靠关心来激发。弗洛姆说:爱的了解,意味着深入到内部本质来了解,这需要一个人关心他人甚于关心自己,也需要他站到他人的位置上去观察他人。


三、弗洛姆的人生经历和见闻与本书有何关联?


尽管本书通篇谈论爱,而且特地讲了父母子女之爱的意义,但弗洛姆的个人的早期经历却是极度缺乏爱的。他是家中唯一的孩子,没有兄弟姐妹陪伴;他的母亲患有抑郁症,父亲是个脾气暴躁的酒商,控制欲很强,对他执行严格的宗教教育。弗洛姆长大后性格乖戾,容易紧张和恐惧。他背离了犹太教,成了一个无神论者,在当上了精神分析学家和执业医师后,他又接触到大量像他一样的神经官能症患者,他们都是在童年无法获得完善的父母之爱的人。


1926年弗洛姆第一次结婚,妻子比他大十岁,弗洛姆认为,他把自己缺失的母爱转移到了对妻子的依恋中,这段婚姻痛苦地延续了十六年后二人离婚,他在漫长的挫折中,苦苦地思考关于爱的种种问题。1944年,弗洛姆娶了第二任妻子并入籍美国,但妻子患病,弗洛姆带她移居墨西哥城,在那里陪伴她走完了人生道路。1953年,弗洛姆再次结婚,和这位妻子一直相守到1980年去世。


《爱的艺术》写于他第三段婚姻开始后不久。这时的他,自己终于走向成熟,他总结出了爱包含哪些要素,他反思家庭环境对一个人培养爱的能力的作用,阐述母亲和父亲之爱各自应有的特性,而且他还重新认识到,自己抛弃的犹太思想里有着“爱邻如己”等等重要的价值;


同时,他在美国居住了十多年后,深感在这个商业精神和消费文化当道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们是不懂爱的。在书中,他详细描述了美国人对爱的肤浅理解,描述了盛行于西方的各种虚假的爱。他说,当美国在战后代表了现代的生活方式,现代人就都把自己变成了商品,用计算得失的方式来对待爱,从而疏远而不是走近他人;他说,现代人认为爱无非是一种感觉,不需要学习,而学习爱的艺术所需要的自律、专注、忍耐,在消费社会的环境下很难培养。人们都痴迷于“一见钟情”,而不能理解爱是一种把自己投入其中的状态。


书名:《爱的艺术》

作者:[美] 埃里希·弗洛姆

撰稿人:云也退(专栏作家,记者,译者)

编辑:枫窗 雅楠

主播:路琨

制作:匀绮工作室

监制&运营:郑涵 莫钦然

总编辑:赵雅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jinjiantie

    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 第一是爱以给予为原则 ,以关心, 责任感, 尊重和了解为支柱。 第二是爱需要终生的学习, 要以修行的精神 ,通过爱去达到人格的完善。 作者认为, 在真正的爱中, 与他人的交往, 既不是占有他人, 也不是屈从他人, 而是在保持个人品格 的同时, 自发地认同对方, 从而化解内心的孤独感和分离焦虑。 这些观点对所有人都是适用的。 一旦你与另一个人建立了理想的爱的关系, 你会感到对一切人都会有爱, 对人生也有了更为坚实的信心,你会相信自己在变得更好。这样才能在爱中敞开自己的心扉❤️而不害怕自己被伤害。

    酋长_711 回复 @jinjiantie: 学习委员

  • 让我起个好听的名字

    听完即避雷,父爱母爱那一段好典。

  • 番茄与西瓜

    现代人就都把自己变成了商品,用计算得失的方式来对待爱,从而疏远而不是走近他人;他说,现代人认为爱无非是一种感觉,不需要学习,而学习爱的艺术所需要的自律、专注、忍耐,在消费社会的环境下很难培养。人们都痴迷于“一见钟情”,而不能理解爱是一种把自己投入其中的状态。

    谁予我心安 回复 @番茄与西瓜: 现在的婚姻基本也不是爱情,更多的是合作,是吧

  • 20180707

    爱的内容 爱的能力 爱的方式 爱的形式 ...

  • 俗人AA

    西方人总是自以为是,什么是爱理解的太狭隘,还要教导

  • 惊鸿_lx

    你可拉倒吧,现在播的剧有几部完全没有爱情元素的?大女主剧占全部影视剧的百分之几,没有爱情元素的大女主剧占影视剧的百分之几?不会写导语可以不写

    让我起个好听的名字 回复 @惊鸿_lx: 感同身受了

  • 朗笙的声

    爱,说到底就是付出,也就是给予,是发自内心的心甘情愿。这也是两个人为什么要三观相合才可以,两个人对于爱的理解不同,那矛盾就一定会产生。

  • 慎而独之

    😊爱是要实践的,要有爱别人,爱自己的能力,我还是爱无能,只能做到爱好自己

  • 非宁静无一致远

    爱是这个世界得以维系的基础

  • 蚯蚓的日记0627

    祈福谐音欺负,弗洛姆不懂得中国话,真是骗子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