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人生的困顿,反倒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促使人们去寻找那些终极的意义、问题的源头。当王阳明在诏狱这个狭窄、困顿、窘迫、肮脏的环境里,当什么人都无法依靠的时候,他只有去依靠自己的内心,反而从自己的内心中找到一种终极的力量。这种思索,其实已经为王阳明的人生开启了一段蜕变的旅程。
诏狱里的蜕变
王阳明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六品兵部主事,但因为在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的殊死搏杀中发出最后一声呐喊,所以被太监头子刘瑾特殊关照,廷杖四十,然后扔进了锦衣卫的大牢,也就是明代最恐怖的诏狱之中。
正德元年的除夕之夜,北京城里家家户户都在过着团圆年,吃着年夜饭,而身陷囹圄的王阳明身处诏狱之中,身体和心灵都受到了极大的煎熬,第一次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
一是因为明代的廷杖非常残酷,尤其是从刘瑾开始,廷杖要扒了裤子打屁股。以前可以垫棉裤、可以垫被褥,现在把护具都撤了。有人当场就被打死了。王阳明廷杖四十之后,撑是撑下来了,却已经是奄奄一息。
二是因为他被关进的地方是锦衣卫的诏狱,这就不得了了。我们前面说过,这在明代是最恐怖的一个地方,虽然王阳明自己曾经做过刑部的官员,看过监狱里悲惨的景象,但是他所见到的刑部监牢比起诏狱简直没法比。
为什么呢?
晚明的民族英雄瞿式耜曾经描写锦衣卫诏狱的可怕说,“一属缇骑,即下镇抚,魂飞汤火,惨毒难言,苟得一送法司,便不啻天堂之乐矣”。(瞿式耜《瞿忠宣公集》)因为那个时候的诏狱主要关押的都是政治犯,非常可怕。一般人是很难想象里面恐怖到什么程度。如果能够改送到三法司,比如刑部的大牢,简直就是从地狱到了天堂。王阳明曾说刑部的大牢是十八层地狱,那诏狱就是在十八层地狱之下。王阳明硬是凭着一种坚强的意志,在诏狱里头才渐渐缓过劲儿来。
这个时候,王阳明有惶恐,也有迷惑,尤其是面对生死的时候,游走在生死边缘的时候。但他还是找到了一个自救的方法。在诏狱,王阳明开始把兴趣、注意力转到了《周易》上面。他想到了“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当年周文王被拘禁起来,便开始推演《周易》。
《周易》其实是中国文化的,尤其是古代文化一个重要的源头。一般来说,易有三易,我们说《周易》只是三易之一。夏有《连山》,商有《归藏》,周有《周易》。当一个人的人生困顿之极、别无出路的时候,人受环境的压迫,反而会去寻找生命的本源意义。
王阳明便是在诏狱里开始研究起《周易》来。研究《周易》就可以推知文化、文明以及我们这个民族对生命的终极认识。他这时候写了一首诗叫《读易》:
囚居亦何事?省愆惧安饱。
瞑坐玩义易,洗心见微奥。
……
有时候人生的困顿,反倒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促使人们去寻找那些终极的意义、问题的源头。当王阳明在诏狱这个狭窄、困顿、窘迫、肮脏的环境里,当什么人都无法依靠的时候,他只有去依靠自己的内心,反而从自己的内心中找到一种终极的力量。这种思索,其实已经为王阳明的人生开启了一段蜕变的旅程。
王阳明在狱中推演《周易》,根本不知道外面早已经是天翻地覆了。
刘瑾搞了一个奸党名录,就是反对派名录,就像那个宋代元祐党人碑一样,一共列了五十三个人,王阳明排位第八。宦官集团所列的奸党,其实就是文官集团的英雄们。王阳明居然排第八,前面都是什么人?刘健、谢迁,以及各部尚书,官职最小的李梦阳那时也已经是天下文坛的盟主了。
王阳明小小的一个六品兵部主事,居然能排第八,这是为什么呢?刘瑾为什么对王阳明这么“重视”呢?
其实,刘瑾重视的不是王阳明,重视是他背后的那座山——王阳明的父亲王华。王华在孝宗时是皇帝的日讲官,这时已然成为文人的精神领袖,刘瑾处理王阳明也就特别重,并派人向王华示意,企图拉拢王华。
王华虽然焦虑儿子的命运,但是文人的气节绝不可退一步,绝不肯向刘瑾求情。他始终只有淡淡的一句,我儿子做的是对的,别的我不说。真可谓风雨欲来之际,我自岿然不动。后来王华也被贬官,放到南京去做吏部尚书。你别看吏部尚书很大,其实放到南京去就是一个闲职。
而王阳明呢?在狱中挺过来之后,朝廷的处理意见下来了。
刘瑾看王阳明挺过了廷杖,又挺过了诏狱,居然没死,怎么办?就把王阳明一下子贬到贵州龙场驿做驿丞。刘瑾不是善心大发,这样的安排其实是别有用心。
听到这个消息,湛若水等朋友都觉得王阳明生还无望。为什么?贵州龙场驿在那个时候乃瘴疠之地,满山都是毒虫,基本上流放到那儿去的人都是死路一条了。明代这一点和宋代一样,贬官外放,其实就是一种流放,就像把苏东坡流放到海南岛一样,本意是希望被流放者就死在那里,别指望再回来了。这是刘瑾一个非常毒的手段。
王阳明从狱中出来,身体还没有完全养好,但是朝廷已经把他流放到贵州龙场驿。他得去啊!这时,他先和京城的友人告别。湛若水等朋友都来送他,还都写了诗,王阳明也写了回赠诗。王阳明的回赠诗里,有两首诗挺有意思,引发后人无穷的猜想。回赠诗的第七首诗说:
忆与美人别,赠我青琅函。
受之不敢发,焚香始开缄。
讽诵意弥远,期我濂洛间。
道远恐莫致,庶几终不惭。
这似乎是对一位美人给他的一封信的回赠。回赠诗的第八首又说:
忆与美人别,惠我云锦裳。
锦裳不足贵,遗我冰雪肠。
寸肠亦何遗?誓言终不渝。
珍重美人意,深秋以为期。
很多人据此推测,王阳明在京城有一位红颜知己,感情还很深。我倒是觉得,确实有这个可能,但也完全有可能是以美人喻志。古人经常这样,写到美人的时候,其实是一种譬喻的手法。尤其是第七首中,那个美人就是要让他达观,让他面对危难的时候要有更高远的志向。所以王阳明说,“道远恐莫致,庶几终不惭。”这是表达自己的一种感激,对这种志同道合的一种感激。
千里逃亡
与京城的友人告别后,王阳明绕道浙江,想要回家看一看自己已然年近九十的祖母,然后再赴龙场驿。王阳明一路上拖着病体,走啊走啊,走到杭州的时候,突然发现死亡的危机依然一直跟着他。刘瑾居然派了锦衣卫的杀手跟上来了。
刘瑾哪会那么轻易放过王阳明?他这简直是双保险——先把王阳明贬到蛮荒之地去,就别指望能生还了;又派杀手跟踪,能早点解决更好。他把王阳明贬到龙场去还不满足,更打算在去龙场驿的路上派人把王阳明给干掉。
王阳明发现锦衣卫的存在之后,表现出了一种难得的急智,设了一个局,金蝉脱壳。《阳明先生年谱》里说:“先生至钱塘,瑾遣人随侦。先生度不免,乃托言投江以脱之。”他到了杭州,在胜果寺与友人相聚的时候,发现杀手已然跟了上来,便在这个夜晚题了两首绝命诗。其中有一首诗是这么写的:
学道无成岁月虚,天乎至此欲何如?
生曾许国渐无补,死不忘亲恨不余。
自信孤忠悬日月,岂论遗骨葬江鱼。
百年臣子悲何极?日夜潮声泣子胥。
这是以死明志。很显然,王阳明此志已绝。到了江边,锦衣卫的杀手已经快追上来的时候,王阳明把绝命诗和衣物放在江边,为了把戏做足,就一头扎进了钱塘江,潜伏在一艘商船下。王阳明是浙江余姚人,水性是不错,但此举依然是危险至极。锦衣卫的杀手追上来之后,看到王阳明的绝命诗,看到他江边的衣物,相信王阳明已经投江自尽,就回刘瑾那儿复命去了。
当时浙江的文人知道了消息,很多人都很沉痛,因为王阳明作为士大夫阶层的一介耿直之士,敢最后挺身出来,反对刘瑾,遭受牢狱之灾,已经成为文官集团的一个英雄般的存在。听说王阳明被锦衣卫追杀,在钱塘江边投江自尽,好多浙江的文人士大夫,包括官员都到江边来祭奠、哀悼,王阳明的家人和北京的好友听到之后也都伤心欲绝。唯独知己湛若水,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反而抚掌大笑,说“此乃英雄欺人也”。也就是说,王阳明是什么样的人,内心何其强大,怎么可能去寻死觅活呢?这一定是他的金蝉脱壳之计。
王阳明跳江之后,被商船上的人救了,就跟着这艘船,本来打算掩藏行迹,到舟山群岛再上岸。结果遇到了台风,一直吹到福建沿岸。王阳明这个时候非常落魄,只得告别船主,寻路而行,不知不觉间走入了武夷山中。
王阳明饥寒交迫,浑身也没力气,在大山之中不辨方向。突然看到远处有一座寺庙,非常兴奋,便想到寺庙借宿。结果敲了半天门,破旧的庙门方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一个和尚伸出半张脸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哐当把门一关,根本不搭理他。没有办法,王阳明只好又往前走。
走了一段,王阳明发现有一个已经彻底荒弃的破庙,里面只有几案,上面都积满了灰尘。王阳明困顿之极,再加上本来身上就有伤,实在撑不住了,趴在香案上就睡着了。
半夜里只听得阴风呼啸,吼声连连。王阳明好像做了一个恶梦,仿佛山中有猛兽,有老虎就在他身边转悠。但是他太困了,也管不了那么多。一觉睡醒,天光大亮,王阳明突然听到一些动静,睁开眼,发现昨天晚上那个将他拒之门外的和尚正死死盯着他。说,“你,你居然没事?难道没有老虎吃你吗?”
王阳明多聪明的一个人,突然间恍然大悟,这个和尚居心可恶,其心可诛啊!这个和尚为什么不收留落难之人呢?原来是他知道前面有个破庙,知道这个破庙已经成了老虎的窝。如果途经之人被老虎吃了,行李细软就成了无主之物,他便可发一笔意外之财了。但是没想到的是,眼前这个人,老虎都不能吃他。
《阳明先生年谱》里就记载说,这个和尚“见先生方熟睡,呼始醒,惊曰:公非常人也!不然,得无恙乎!”就是说你一定不是平常人啊,要不然老虎怎么可能不吃你呢?然后就恭恭敬敬地把王阳明请回庙里头去。你看,这个事说明王阳明的气场之大,大到什么地步?大到老虎都不敢吃他!
王阳明虎口余生,这时候也没别的地方可去,为了休养生息,便跟和尚来到那个庙里。
一天,王阳明走出禅室,走到院子里,突然发现院子里坐了个老道士。老道士一看王阳明就笑容可掬地冲他招手。王阳明一看惊住了,什么人啊?这个道士居然是二十年前,他在南昌铁柱宫见到的那个老道士。他的新婚之夜不是和老婆一起过,是和这个老道士一起过的。
这缘分太深了。老道士一看王阳明便笑着说:“二十年前曾见君,今来消息我先闻。”这个道士上山来,看来就是为了点化王阳明的。两人在武夷山中的巧遇,看来是命里注定。
道士知道了王阳明的经历,就问他作何打算?王阳明劫后余生,情绪低落到极点,可以说是心念如灰。王阳明就对道士说,此后掩行藏迹,既然世事这么危险,不如隐居,融化于天地之间。道士却摇摇头说,这样虽逃得一时,但是以刘瑾这班宦官集团的毒辣,你是逃了,你父亲怎么逃得了?要诬你个北投蒙古通敌之名,你阖家的亲人怎么办?
王阳明学佛学道,到最后始终心中放不下血脉至亲。血浓于水,儒家最讲究的便是这一点。到最后,还是要固守儒家的根本。
王阳明一听,确实如此。一人虽逃得了危难,父亲怎么办?家中亲人怎么办?又怎么躲得过刘瑾的毒手呢?那该怎么办呢?道士一笑:“你不是学《易》吗?我们就来卜一卦吧。”这个道士就当着王阳明的面,为他卜得一卦,卜得的卦象是“明夷”卦。明夷卦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三十六卦:“明夷。利艰贞。”什么意思啊?主要的精神就是讲,人的内在要意志坚守,而外在要旷达顺从。柔顺以待外,坚定以守内,自然困厄尽变。《象辞》说:“君子观此卦象,治民理政,不以苛察为明,而是外愚内慧,容物亲众。”王阳明看到这明夷卦,大彻大悟。当即回去写了一首诗。这首诗我非常喜欢,叫做《泛海》。诗云:
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这首诗的意思是,一切艰难险阻,在我看起来,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于心中,而天空的颜色,是洁净湛蓝的。夜深人静时,我思考着国家的命运,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经历,尽是大起大落,如海中波涛一般。我将乘天地之正气,秉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艰难险阻的挑战。人生就像一叶扁舟,在那波涛汹涌的大海之上,但是心中自有一轮明月。
“月明飞锡下天风”,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唐代有位著名的禅师叫隐峰禅师,他是马祖道一的弟子。得道之后,每年冬居衡岳一带,夏至清凉山中,一年中总要南来北往。唐元和年间,隐峰禅师拟登五台山,路出淮西,途中正好遇到官军与叛军互相残杀,白骨盈野。禅师顿生怜悯,叹道“吾当解其患耳”。说完把手中的锡杖掷向空中,然后飞身而上,瞬间而过。两军将士仰头观看,为眼前这一幕所震惊,于是再无争斗之心,由此罢战。飞锡而过,是大智慧、大手段、大境界,“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在这静谧而辽阔的大海之上,心中自有法器,心中自有智慧,于这坎坷的人世间,面对种种艰难险阻,如驾天风,如凭锡杖。王阳明借此表达他淡然世间荣辱的洒脱心态。
后人读《泛海》,见夜静月明,海涛天风,觉其境界澄明,动静非常,这原是不错的,然考其当日境遇,这首诗乃曰实情。并且,诗中藏有“明、夷”二字,暗合卦象。很多人都很喜欢这首诗。据说郭沫若年轻的时候留学日本,救国无望,十分苦闷,还受好朋友郁达夫那篇很有名的短篇小说《沉沦》的影响,有了自杀的想法。
决定自杀前,郭沫若一天路过一个书店,进去随手翻了一下,翻到一本《王文成公文集》,就是王阳明的文集,随手就翻到这首诗。郭沫若读了这首诗,突然明悟,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开始努力奋发。这首诗是非常棒的一首诗,可见王阳明当时的心境已然怎样?轻舟已过万重山啊!
王阳明从武夷山中出来,怕锦衣卫拦着他,没敢先回浙江老家,而是偷偷到了南京去见他的父亲。那时王华已被贬到南京。王华看到儿子活着,非常高兴。但是王华说,既然朝廷贬你为龙场驿丞,这是官方的任命,不论刘瑾怎么陷害,无论龙场如何是千山万水之险,你还是应该去上任。
阳明也是这个想法,父子同心,于是毅然赴任。
王华毕竟是南京吏部尚书,就派了三个最亲近的仆人,让他们跟王阳明去龙场上任。上任之前,王阳明回到浙江老家,见到自己的祖母,与亲人一一告别。浙江的文人听说阳明又活着回来了,纷纷额手称庆,好多人还要来拜他为师。
王阳明开始正式收徒。
这次,王阳明收了三个徒弟,最重要的一个徒弟就是鼎鼎大名的徐爱,而且也是他的妹夫。徐爱之于王阳明,就像是孔子的颜回一样,在王阳明的弟子中地位最为独特。
赴任龙场
王阳明告别亲人,告别这些学生后,带着三个仆人毅然决然奔着贵州的万山丛中,奔着那个充满蛇虺魍魉的龙场去了。
关于龙场,年谱里有记载说:“龙场在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魉,蛊毒瘴疠,与居夷人鴂舌难语,可通语者,皆中土亡命。”就是形容此地环境极其恶劣,毒虫特别多,毒气特别浓,到那儿的人没多少能活得下来。当地大多数都是少数民族,主要是苗人。他们说的话汉人根本听不懂,大家完全语言不通。而语言相通的,多是中原被流放过去的亡命之徒。
经过艰苦跋涉,王阳明一行终于来到贵州龙场驿。说是驿站,徒有其名,连个茅草房都没有。当地的苗人看到来了几个汉人,也不知道他们干什么的。王阳明那时候也不懂苗人的语言,苗人也不懂汉语,大家都很紧张。
王阳明没办法,也没住的地方,苗人对他们也很戒备,只好先住在一个小山洞里头。王阳明住在里头,就给它取了个名字,叫阳明小洞天。他取号的那个阳明洞在会稽山上,在浙江,贵州的这个就叫“阳明小洞天”。
有关这个小洞天,我去看过多次。它其实不是很大的一个洞,真是叫“小洞天”。洞口的洞顶并不是很高,很压抑。洞的里面,又变窄了,变高了,勉强能站直身子。就是这样很不规则的一个洞,住在里头一定是不会舒服的。因此,刚来没多久,王阳明就病倒了。王阳明受了四十廷杖,从诏狱里头熬出来,又被锦衣卫追杀一路逃亡,又投钱塘江,又在武夷山中虎口逃生……一年多来,身体被摧残得很厉害。好不容易王阳明的病稍微好一点的时候,照顾他的几位仆人又病倒了。反过来,王阳明还要悉心地照顾他们。除了给他们煎草药,还跟他们聊天。
王阳明的身体备受摧残,却能够挺过来,说明他内心中一直有着蓬勃的生机和希望。王阳明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还很喜欢唱歌。他以此来感染他的仆人,鼓舞他们的士气。后来王阳明不仅跟他的仆人们一起唱歌,还和苗人一起唱歌。虽然语言不通,但是音乐是不分地界的,音乐能让人心灵相通。少数民族很喜欢音乐,王阳明喜欢唱歌,一唱歌就和这些少数民族亲近起来,大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好。
苗人发现王阳明他们都是好人,在情感上认可了他们,就帮他们搭棚子,建房子,在这个小洞天旁边建了一个草屋。王阳明还给这个茅草屋起了个名字——何陋轩,后来变成了他的书院。正所谓“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王阳明为此还写了一篇文章《何陋轩记》:
昔孔子欲居九夷,人以为陋。孔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守仁以罪谪龙场。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要绥,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弗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求其所谓甚陋者而莫得。独其结题鸟言,山栖羝服,无轩裳宫室之观,文仪揖让之缛,然此犹淳庞质素之遗焉。盖古之时,法制未备,则有然矣,不得以为陋也。夫爱憎面背,乱白黝丹,浚奸穷黠,外良而中螫,诸夏盖不免焉;
若是而彬郁其容,宋甫鲁掖,折旋矩矱,将无为陋乎?夷之人乃不能此。其好言恶詈,直情率遂,则有矣。世徒以其言辞物采之眇而陋之,吾不谓然也。
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龙场之民,老稚日来视,予喜不予陋,益予比。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辩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何陋”,以信孔子之言。
嗟夫!诸夏之盛,其典章礼乐,历圣修而传之,夷不能有也,则谓之陋固宜;于后蔑道德而专法令,搜抉钩絷之术穷,而狡匿谲诈,无所不至,浑朴尽矣!夷之民方若未琢之璞,未绳之木,虽粗砺顽梗,而椎斧尚有施也,安可以陋之?斯孔子所为欲居也欤?虽然,典章文物,则亦胡可以无讲?今夷之俗,崇巫而事鬼,渎礼而任情,不中不节,卒未免于陋之名,则亦不讲于是耳。然此无损于其质也。诚有君子而居焉,其化之也盖易。而予非其人也,记之以俟来者。
这篇《何陋轩记》大致说的是:人们都以为我来自京城,一定会嫌弃这里简陋,不能居住;然而我在此地住了十个月,却很安乐。夷人好说粗话,但性情率真、淳朴。我刚来的时候,没有房子居住。住在丛棘之中,非常阴滞;迁到东峰,就着石洞住下,却又阴暗潮湿。我在丛棘的右边开园种菜,夷民纷纷砍伐木材,就着那块地搭建起一座轩房让我居住。我种上桧柏竹子,又栽上芍药等花卉,摆上琴书和图册史书,来交往的文人学士,也慢慢聚首,增多了往来。在此之后到我轩中的人,好像来到四通八达的都市,而我也忘了自己是住在远夷之地。于是给轩取名为“何陋轩”。哎呀,现在夷人的风俗,崇尚巫术,敬奉鬼神,轻慢礼仪,放任性情,然而这对他们淳朴的本质并没有损害。果真有君子住到这里来,开导教化他们大概很容易吧。可是我不是那种能担此重任的君子,因此写下这篇“记”,用以等待将来的人。
这篇文章很有名,自我宽慰中,透着几分自谦;自我警策中,又寄托对华夏文明继绝的热望。
就这样,王阳明硬生生地在绝地之中为自己的内心开出一条光明的道路,然后从他的阳明小洞天里,从他的“何陋轩”里看到一丝人生蜕变的光芒。
但是,如果以为王阳明就此摆脱了生死的全部考验,那就错了。因为他一个人面对的生死,还不足以使他极尽地升华。就在王阳明写完《何陋轩记》之后,他在龙场一篇更著名的文章标志着他人生关键蜕变的到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