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3月21日《法治日报》报道,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一些儿歌中或掺杂脏话、或宣扬暴力、或带色情词汇,还有的歌词怪异,让不少家长直言毁“三观”。
儿歌是一种音乐艺术,更是一种启发和教育儿童的重要手段。儿歌中简单、重复的语言模式,有助于儿童的语言发展。从中,儿童还可以学习到新词汇、语法结构和语音节奏,促进听说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的提升。
在朗朗上口的歌词中,儿童还能学习到很多新概念,完成认知能力的提升和增强。特别优秀的儿歌,更具备价值观层面的积极作用,能在儿童心中埋下一颗向上、向善、向美的种子。
“毒儿歌”反其道而行,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与成长。它犹如一颗“毒苹果”,外表光鲜诱人,内里细菌丛生,危害不可小觑。
对此,对“毒儿歌”,当竭力围追堵截,各方监管不可缺失。家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要负起责来。毕竟,儿童能接触到什么样的内容,家长能够进行一定的控制和干预。而且,现在也并非没有技术手段,很多正规的内容类APP都有“儿童模式”,家长们需主动地去了解和使用。
相关的内容传播平台,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毒儿歌”的制作生成比较隐蔽,难以进行控制。但在内容传播环节,平台方却可以进行审核把关。更何况,当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技术手段的运用成本在逐步降低,平台方的自查自纠也应当更为有效才对。
当然,职能部门的监管仍是关键因素,它决定着平台方是否尽职履责。职能部门既要加强日常的监管,更要用好用足法律,打击一批、震慑一批,实现惩前毖后的治理效果。
围堵“毒儿歌”,也要靠市场的力量。要看到,市场上好儿歌不多,“毒儿歌”也就有了生存空间。而事实是,最近一些年,每到“六一”儿童节,舆论总会追问“好儿歌去哪了”?因为,时至今日,人们所传唱的儿歌,大部分仍是《让我们荡起双桨》《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春天在哪里》等曾经的经典。新创作的少儿歌曲中,能够深入人心的屈指可数。
对此,有人归咎于“写儿歌不赚钱”,但事实恐怕并非如此。一方面,儿歌市场的需求并不小。得益于现代技术的发展,音乐和视频的结合变得更加容易,传播渠道也更多更广。“儿歌视频”兼具音乐、画面、故事,是让儿童保持安静的“法宝”,备受年轻父母的青睐。
因此说,不是写儿歌不赚钱,而是市场需要继续开拓。业内人士如果目光向外,或许能获得更加宽阔的职业视野。与此同时,在现阶段,有关部门也可以用力“推一把”,通过艺术基金支持等方式,鼓励和支持儿歌产业的发育发展。
中国人口基数大,儿童基数也大。一首“毒儿歌”,影响的不止是几个孩子,经由互联网的传播,“毒害”的范围可能非常之广。相关各方应当引起重视,在责任和能力范围内积极作为,形成围堵“毒儿歌”的合力。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