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评论|年轻人“反向”创业,乡村聚落当超越“城市飞地”的定位

封面评论|年轻人“反向”创业,乡村聚落当超越“城市飞地”的定位

00:00
03:30

□蒋璟璟

设计学院、咖啡馆、书店、面包房、酒吧、服装店……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目光转向农村,将志向投入农村,将青春扎根于农村。年轻人“反向”创业创新的背后,被认为是“乡野经济”蓬勃发展的体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奔向乡村,除了租金低这一方面的原因外,更多的是对山野田园的一种向往,“与有趣的山野为邻,与志趣相投者为友,让做事业变成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年轻人回农村创业,被说成是“反向创业”,这本身就是一个耐人寻味的表达。在一般印象中,“机会在城市”,长期以来,通过上大学然后留在城市工作,构成了“城市化”最主要的演进路径。在此认知惯性下,年轻人去农村发展,自然会被视作“反向”。这一语境内的“反向创业”,不同于以往那种“学有所用,回乡报桑梓”的逻辑,其并不局限于用专业知识来为“农林牧副渔”、农家乐等原生业态赋能,而更多指向了所谓“多元业态的下沉进村”。

在一些案例中,不少年轻人将咖啡馆、设计室、私房菜、书店、酒吧等等开到了村里。传统意义上,这些业态与乡村是格格不入的,并没有对应的消费人群来支撑这些场所的营收和生存。或许,正是这种“乱入”的属性,才被打上了“反向”的标签。但从实际反馈来看,至少在局部,这种“反向”是成功了的。一些开在村子里的咖啡店、书店等,人气高企、生意火爆。就商业角度而言,其甚至比城里的同业同行,有着更可观的经济回报。

当“反向”创业的路走通了,那么“反向”也便成了“正向”。事实上,年轻人“反向”创业,与其说是把城市多元业态下沉乡村,不如说是把城市消费人群牵引到农村。换而言之,此类“新业态”尽管落地农村,但是其并没有培植起在地化的消费习惯和稳定客群,而不过是让原本的城市消费人群转换了个地方消费。换个角度理解,我们其实很容易发现,此类“新业态”大多开在专门打造的“文旅乡村”“人文聚落”内,其与原生态的农村,乃是两个概念。

近年来,借着“艺术村”“旅游开发”和“特色古村”的操盘路数,大量衰落的村子重新复兴、活化。而“创业空间”“聚落化”的思路,又激发了新一轮的年轻人“反向”创业的浪潮。可终究,这些都是某种城市的“飞地”,其能否实现和乡土社会、乡村社会的更好兼容,决定了此类业态的生命周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