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像」何以成为综艺的「王炸」?

「群像」何以成为综艺的「王炸」?

00:00
12:50

互动话题:

你有喜欢的群像组合吗?

作者|颜晞

今年的太湖湾音乐节又又又抢疯了。

其中,5月3号的门票更是率先秒没,就连价值888元的单日VIP票也没有「幸免」。仔细观看这一天的嘉宾阵容,发现不仅有周深、郑润泽等音乐人,还有内娱三大综艺「群像天花板」——再就业兄弟团、院人和十个勤天。

从门票销售情况来说,「群像粉踏平太湖湾」好像不是一句空话。团粉战斗力的到来,让本就难抢的门票「雪上加霜」。「群像」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让粉丝心甘情愿、争先恐后地掏包换见面的机会?搞「群像」,是脱素入糊,再脱糊入爆的快捷通道吗?

「群像」带来了什么

「无群像,不综艺」,群像书写确实是很多综艺的杀手锏。

无论是成熟艺人组成的《花儿与少年》《五十公里桃花坞》,还是开播前嘉宾知名度不高的《声入人心》《说唱新世代》;无论是舞台竞演类的《乘风破浪》《披荆斩棘》,还是户外竞技类的《奔跑吧》《极限挑战》,都在有意识地营造「家族氛围感」,在嘉宾之间构造多条「情感支线」,强化个人特色的同时增添团体魅力。

不过,这些综艺里的「群像」大多是「节目限定」,换句话说,是「一次性买卖」,很难将综艺里成型的「人设关系」平移到其他地方。例如,各大选秀办得轰轰烈烈,而成团之后的「团综」反而很难出彩,后续经营很难超过节目当时的热度。脱离了原生土壤,「群像」很容易就会失去自身的魅力。

不过,似乎有一群人打破了这个魔咒。《种地吧》里的十位少年,让一个看似荒唐的节目提案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从杭州郊外的百亩农田走向了央视总台的春晚。由于各种原因淡出观众视野的「再就业男团」让《快乐再出发》以黑马之姿出圈,节目招商从无到有,并且带动和催生艺人更多的曝光和资源链接。《名侦探学院》见证了院人们从拿着五险一金的「纯素人」到职业艺人的蜕变,节目从「小糊综」成长为芒果会员内容生态的重要元素。

这三个组合成为了当下综艺市场最「积极营业」的「男团」,不仅狠狠拿捏了爱看「群像」的观众们,还拿下了豆瓣9分以上高分综艺的「半壁江山」。

所谓「群像」,其实是嘉宾之间原生的情感关系和节目的内容IP碰撞出的火花。因此,「群像」综艺能否成功,一方面在于嘉宾之间的化学反应,是不是真的「熟人局」;另一方面,在于嘉宾组合的标签和内容IP是否适配。

再就业男团的缘分始于07快男,十几年的友谊通过兄弟们低谷期的互相拉扯和「翻红」后毫无顾忌的「脱敏式」调侃展现得淋漓尽致;院人的初识是芒果TV为头部综艺《密室大逃脱》《明星大侦探》制作衍生节目,他们在节目之外,也成为了会联机游戏、线下聚会的好朋友;「十个勤天」则是《种地吧》导演组精挑细选、寄予厚望的「潜力股」,在经历了「通水渠」「搬玫瑰花」之后,他们的「革命友谊」得到了升华。综艺最想要的「熟人局」,他们可以轻轻松松实现,特别是他们「全员到齐」的时候,真的挺心疼音频老师的耳朵。

同时,三个群像组合都找到了属于他们的赛道。再就业男团音乐舞台和综艺效果两手抓,上一秒还是「降智兄弟」,下一秒就能拿起吉他温柔开唱;院人则几乎是内娱唯一的「答题男团」,在益智类脑综的领域发光发亮;「十个勤天」则是种地领域的「白月光」,另辟蹊径闯入大众视野。嘉宾气质和节目内容的高度适配,让他们成为各自领域的「第一无二」「无可替代」,成为全网「无代餐」的绝对主菜。

粉丝的双向奔赴

你要写「群像」,就不能只写「群像」,要写群像背后在各自领域闪闪发光的成员,要写「群像」兄弟之间真诚纯粹的友情,写他们携手从默默无闻走向人声鼎沸,写他们的高光,写他们的低谷。

让「群像粉」死心塌地的原因,除了偶像的个人魅力,还有他们之间「妙不可言」的人物关系和人生际遇。

「群像」塑造的底层逻辑是多重关系组合的叠加。你可以在「群像团体」中,看到并肩协作的友情、互相扶持的亲情,而这种往往是最容易引发观众的共情。节目之外,嘉宾们也成为了真正的朋友,社交媒体上也时不时会掉落他们聚会的「碎片」。这种陪伴感,很难在别处获得。

观众爱看多重人设的组合,主攻「群像」的节目是他们天然的「产量地」。再直白点说,群像团体早期的人气积累,离不开「磕CP」,离不开粉丝「同人向」的二度创作。他们被粉丝戏称为「筷子桶」,随意抽出两根,都是可以搭配的「CP」。

这使得「群像」与粉丝之间实现双向奔赴——正主积极营业,时常空降超话,而粉丝积极活跃于网络,积极参与数字世界的「再生产」。超话霸榜是常态,写同人、画漫画、剪视频是基本操作,「群像粉」的活跃程度,超乎你的想象。

也就是说,对于粉丝而言,搞「群像」的情感体验,已经不亚于追「男团」「女团」。只要有一个视频平台的会员,就能收获精彩的节目、稳定的曝光、充分的花絮、丰富的物料、高频的互动、成熟的社区以及海量的二创,这些都带给了粉丝满满的情绪价值。尤其是「群像」的团内竞争要远低于偶像团体,原生经纪公司也没有过多的干涉,「团粉」和「唯粉」之间虽然有冲突,但远没有走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也几乎没有「打投」「做数据」的压力。可以说,搞「群像」可以获得更纯粹、更丝滑的情感体验,甚至是收留心碎「团粉」的最好去处。

同时,「养成系」也是群像类综艺的隐藏关键词。对于核心粉丝来说,能从节目和嘉宾们的变化中体会到「养成」的快乐。不仅嘉宾有成长和蜕变,制作团队、参与嘉宾会及时关注粉丝的要求,节目的环节设计中,几乎「句句有回应」。

以院人为例,「学分」们几乎是一路见证「学长」从拿着「五险一金」的纯素人走到发着光的舞台中央。起初,他们只是密室大逃脱的测试嘉宾,节目内容也只是一段30分钟的会员花絮,场地和团队也是「蹭」芒果系的资源,《朋友请听好》的录制别墅,《乘风破浪的姐姐》的合宿小屋,都留下了他们答题的身影。

不过,「低配」的硬件没有阻挡高智商的「学长们」在节目里面发光发热,他们在2019年的选秀热潮中度过了艰难的起步期,让他们一点点被大众看见。不善言辞的文韬,现在被观众戏称为「缺点内向」;「随缘仙子」曹恩齐,在各大平台放飞自我,成为被兄弟们持续调侃的「men哥」。

齐思钧曾在节目之初坦言,自己来的目的,只是希望自己可以比自己在《明星大侦探》中扮演的NPC甄红要「红」一点。几年过去,他已经是《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等头部综艺的主持人,是芒果系晚会的核心主持之一,真正地走到了「舞台中央」,见证他一步步成长的粉丝们很难不引以为荣。

他们在参加节目之前,也是对学习、工作感到困惑迷茫的年轻人,节目并没有「神化」他们的学霸人设,相反,并不避讳表现他们的「不完美」,而是这些不完美给了普通人投射共鸣的空间,让粉丝能和这群学长一起走过一段共同成长的历程,这也是养成粉丝黏性的关键。

更重要的是,以「院长」为代表的制作组,真的有认真听取「学分」的想法。感兴趣的游戏在节目中安排,推荐的游戏机制在节目中呈现,想看的「母带」偶尔也会惊喜掉落,甚至邀请「学分」远程参与到「学长」的游戏环节中,成为任务的一环,都增加了粉丝的情感体验,让观众和节目有了双向的连接。

写群像,就能做好综艺?

纵观近三年来的出圈的综艺作品,将「群像」塑造作为自己的「招牌」,确实是以小搏大的捷径之一。

但是,「写群像」到「好综艺」之间还有一些必须要跨过去的坎——怎么写「好群像」?怎么持续做好综艺?

「群像」的优势在于内容的丰富性和差异化,作为尚未「定型」的艺人,一方面,他们配合度高,他们档期充足,他们「便宜好用」,他们「妙用直播」,他们还有很多「宝藏」的方面等待挖掘;另一方面,音乐老友、学霸男团、种地少年,这些标签和他们牢牢绑定,放眼内娱仍无代餐,助力他们在造星市场惨烈的竞争之下杀出重围。

也许最了解他们的,不是粉丝,而是他们身后长期合作的制作团队。被欺负的赵浩、最宠院人的院长,扎根土地的总导演杨长岭,不仅是为节目内容保驾护航的把关人,还是嘉宾们最信赖的朋友,让他们在录制节目时像「回家」一样放松。

当制作人真正了解嘉宾,知道他们想要什么,和嘉宾之间有正向的互动和反馈,意味着节目的模式成功了大半,也换来了嘉宾的全情投入和完全信任。《快乐再出发》的海南演唱会,一首《表白白》让多少「雄鹰般」的粉丝留下了泪水,嘉宾愿意和节目分享人生中的重要瞬间,这种信任和默契离不开节目背后的默默努力。

「群像」也是粉丝与节目在价值观层面的双向选择。《种地吧》节目创意诞生之初,大家都以为是喜剧节目的一个段子,而当嘉宾与制作团队真正地花上半年时间,用时间与空间见证土地的奇迹。《种地吧》IP的培育成功,也为综艺制作趟出了一条确定性更强的道路:情绪价值的满足固然是需要的,但并非是简单的快乐,而是由心底产生的一种价值认可。而通往这条道路的方式或许有很多,消解流量与剧本的真实记录自有万钧之力。

与此同时,嘉宾对节目的忠诚度,也转化为粉丝们对节目的忠诚度,节目培养起一批粘性极强的受众,进而助力「群像」团体实现IP内循环。

记录「十个勤天」在种地之余自驾游学的《你好,种地少年》,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生活中的另一面。再就业男团作为芒果的「老熟人」,不仅被邀请参与《披荆斩棘》《你好,星期六》《密室大逃脱IP对撞季》等头部综艺,还和院人们一起挑大梁,加入《全员加速中·对战季》。院人们作为芒果的专业「测试团队」,已经常驻《名学》《密神》《全员加速中》《跳进地理书的旅行》《yes or no》《森林进化论》等多档节目,真正做到了「全年无休」,是平台益智类节目嘉宾的不二人选。

同时,再就业男团和名侦探学院的节目周边顺应整个芒果体系的内容电商、长视频变现的发展方向,以品牌化的方式运作,开启了小芒电商与节目相互反哺的良性循环,将芒果的内容制作能力和创意优势发挥到了极致。

总而言之,「群像」的成功,靠的不是某个营销事件,不是一夜爆红、一战成名,而是细水长流的内容沉淀。要做群像,就不能只想着做群像。要复制群像的成功,是多方面的累加。追求全能还是深耕专长,如何面对长期曝光之后的审美疲劳,如何实现节目IP的自我繁殖、实现内循环,如何挖掘每个嘉宾的价值,也是成型的群像综艺需要思考的。「人抬节目」还是「节目抬人」,很难一概而论,因为群像的出圈归根到底还是内容和嘉宾的双赢。

1号结语

也许,所有的内容平台都在思考,下一个能带动IP多向延展的「群像家族」在哪里?下一块孕育「熟人局」的内容土壤在哪里?去哪里找类似再就业男团的原生关系?怎么复制院人和「十个勤天」从无到有的粉丝积累?

也许答案还是充足丰富的内容供给,以时间换空间,换粉丝生态。放弃引爆话题,放弃单点击穿,放弃开播即爆的奢求,可能另有一片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刷了200期节目后,我们复盘了《名侦探学院》“院人”养成记

一年过去了,我们为什么还是那么爱看《种地吧》?

传媒1号》原班打造视频评论新号:

《主编浅度》

“ 视频号同步上线,敬请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牙套姐

    好咯噔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