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瑀《文姬归汉图》—生离死别与民族大义交织的悲歌

张瑀《文姬归汉图》—生离死别与民族大义交织的悲歌

00:00
06:21

话说1962年4月,吉林省文化服务社面向全社会发布了一个消息,全面征集末代皇帝溥仪出逃后散落在民间的字画文物。在这个过程当中,工作人员从一个姓李的市民手里回购了一幅画,据这个姓李的说,这幅画是作为糊墙纸贴在自己家灶台前面的,所以烟熏火燎之后,这个画显得特别暗淡,还有很多污渍。可经专家这么一鉴定,大伙颇为吃惊,原来这就是传承有序的国宝《文姬归汉图》。

那么按下这幅画,如何送到北京博物院清洗修复,后来再送回吉林珍藏?咱暂且不提,单说这幅画的内容。《文姬归汉图》,文姬指的是蔡文姬。蔡文姬是东汉著名学者蔡邕的女儿,博学多才,擅长音律。起初她嫁给河东人卫仲道,夫亡后归居家中,时值天下动乱,四处交兵。董卓在长安被诛杀后,因为父亲蔡邕当初被董卓所迫,曾经受官中郎将获罪,被司徒王允所囚并处死监狱之中。蔡文姬在兵荒马乱中被匈奴俘虏,后来与南匈奴左贤王结为夫妻。后来随着曹操军事力量不断强大,中国北方逐渐趋于统一。曹操出于对蔡邕的怜惜与怀念,遣使者以金璧将蔡文姬从匈奴赎回国中,重新嫁给陈留人董祀,让她整理蔡邕所遗书籍四百余篇,为中国文化的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个就是历史上所谓的文姬归汉的故事。那么这幅《文姬归汉图》到底特殊在哪儿呢?特殊在它创作在宋金时期。文姬归汉这一历史题材在宋金矛盾十分尖锐的时期显得更有现实的意义,也成了当时许多画家一再描绘的主题。那么据考证,这幅《文姬归汉图》的作者叫张瑀,这个张瑀可能是被俘虏的宋人的后裔,或者是被俘入金的南宋画家,他供职于掌宫中诸色工作的金国祗应司。该司设置于金泰和元年,也就是公元1201年,是当时南宋宁宗嘉泰元年。因此,这幅画的立意非常明白,是画家寄托着对故国的思念。靖康之变后,北方沦陷,南宋偏安杭州,中原父老常南望王师祈盼其早来,祈盼着自己早些身归大宋。这一强烈的民族情绪反映在绘画创作中,使得南宋和金朝的汉族画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文姬归汉的母体,也是在这种状态下,张瑀创作了《文姬归汉图》。

历来描绘文姬归汉的绘画作品,大多以胡笳十八拍为基础,分为十八幅,形如组画、连环画。张瑀久居北国的生活经历,使他大胆而准确地只截取了其中最有典型意义的一个场面加以精心刻画,非常生动地描绘出了蔡文姬千里跋涉、一路风尘、归心似箭、义无反顾的激动心态。她身穿胡服,迎风向前,端坐马鞍,仿佛正听着祖国传来的深情呼唤。与她截然不同的,是11个随行人员个个在朔风吹打下弓背缩颈,颇多愁苦。这鲜明的对比,越发衬托出文姬归汉时的兴奋心情,她身后随风飘舞的帽带、衣袖、袍角又一次加重渲染了全画的主题,同时也更让人感觉到马的奔跑是那样的轻快。

这幅画采用吴道子、李公麟等人的传统手法,先用墨线勾勒人物、鞍马,然后略施淡彩,空旷无物的背景给人自由想象的无穷空间。用线雄劲刚健,笔力精深,马与人的造型准确生动,所有衣冠、服饰、马具、佩物无不合于史实,使得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厚的生活实感。这幅画是我国古代绘画艺术宝库中的一件精品,反映出金国文化艺术的高度水平,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进程。这正是中原百姓王师盼,身回大宋平生愿。张瑀以画吐心声,文姬归汉传千年。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