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你就成“仁”了——《论语·子张·第六章》

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你就成“仁”了——《论语·子张·第六章》

00:00
03:03
《论语·子张·第六章》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
子夏说:“广博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就切身之处提出疑问,从眼下的问题展开思考,仁就在其中了。”

【评析】
这一章子夏提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四项,都是理论联系实际、言行一致的自我修养的方法。

“博学”是“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博学是学而不厌,不是滥学一通,无所专精,博学是“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笃志”是“匹夫不可夺志"、“不降其身,不唇其志”,是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并且坚定坚毅的笃志笃行。

“切问”是“不耻下问”,“子入太庙,每事问”,切己体察,是关切义理,问别人再反问自己,不断反思。

“近思”是“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别想得太远,就是从自己日用常行,手上正在做的事上去琢磨思辨。对“近思”的一般解释是,“近思于己所能及之事”,“不驰心高远,就其切近者而思之”等等。是自近小始,推及远大的意思,并非囿止于近小之思。

《中庸》说“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和子夏讲的都是一脉相承。最后都是落到笃行上。

孔门的思想和践行正是以仁为宗旨,以学为路径。 苏东坡说过:“博学而志不笃,则大而无成;泛问远思,则劳而无功。”博学 、笃志、切问、近思的学习,才是真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 这样的治学方法和追求仁德的信念,对于指导我们今天的学习修为依然有效。

(摘自“知乎”作者“北方的太阳”文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