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重建 要不毁灭 全球最“极端”的国家 18年经济崛起背后 是更深的黑暗

要不重建 要不毁灭 全球最“极端”的国家 18年经济崛起背后 是更深的黑暗

00:00
11:27

长期征集

世事难料,人生几度秋凉,无常人生,值得更多温暖。叶檀老师决心做一件身体允许且力所能及的温暖之事——定期回复读者来信。生活、家庭、工作、事业、疾病、痛苦……任何想要倾诉的话,都可以发送到我们的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或者在公众号长留言,更多归属可在公众号菜单栏寻找。温暖一个是一个,一起好好的活着。

文/顾左右

2023年韩国电影票房冠军《首尔之春》,震撼世界。

1979年12月12日,全斗焕发动的双十二政变,第一次如此真实的被搬上大荧幕。

政变过程,充斥着阴谋权术,刀光剑影。

正派家破人亡,被打入历史尘埃,而阴谋家全斗焕寿终正寝,活到九十岁。

影探有一篇文章,介绍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吴振浩。

政变当晚,叛乱军攻破司令部,守军落荒而逃,陆军司令秘书长吴振浩少校 坚守岗位,与司令官并肩顽抗。

最终,吴振浩身中6枪去世,年仅35岁。

吴振浩滑过夜空,就此消失,但他留下的家庭,陷入无尽深渊。

吴振浩双亲因丧子之痛,先后离世;夫人白荣玉哭到失明,被赶出军人公寓,在寺庙中自杀身亡。

全斗焕下台后,国会曾提议为吴振浩立碑纪念,军队却强硬抵制。

历史重新抒写,英雄不会被埋没。

《首尔之春》上映,在韩国引发震动,数百名观众自发去国家公墓祭拜,吴振浩和夫人的传记被重新出版。

国防部不堪社会舆论,将他的半身铜像立在陆军士官学校。

吴振浩的悲剧是时代造成的。

正如《首尔之春》影片开头的那句话:

18年的统治结束,并未能带来新时代的曙光,而是更深的黑暗。

铁腕朴正熙长期独裁,其被刺杀之后,韩国民众一度期待,社会能够迎来全新气象。

然而,全斗焕让整个韩国失望,社会再度陷入镇压、血洗的泥潭。

韩国人对朴正熙的评价很极端,经济好的时候怀念,经济差的时候挞伐。

对全斗焕,则明显口诛笔伐偏多。

通过政变,巧取豪夺韩国政权之后,时隔一年变发生血腥的光州事变,全斗焕执掌的军队为阻止学生示威游行,公然向人群开火,造成200人死亡,3000多人受伤。

宋康昊在《出租车司机》里有着真实的演绎。

1996年,全斗焕因内乱及叛乱首魁、秘密资金等罪行被判处死刑,二审改判为无期徒刑,追缴2205亿韩元罚款。

1997年12月,为了民族和解,金泳三将其特赦。

苟且后半生的全斗焕,一直活到90岁,恶人够长命,但韩国人无法原谅他,历史也无法原谅他,全斗焕最终没有获得国葬,自白书页没有获得发表。

历史的复杂性在于,不能单向度的去看待历史发展的脉络,而要用立体,甚至多元化的视角,才能理解历史。

朴正熙到全斗焕时期,韩国确实处于军事威权统治,人民生活在高压紧绷之下。

但从经济看历史,那段时期,也是韩国经济高速发展,从农业国一举蜕变为工业国的汉江奇迹时期。

1961年,朴正熙接棒时,韩国人均GDP是82美元。

1979年,朴正熙被刺杀时,人均GDP已经上涨到1644美元。

他的忠实追随者全斗焕在经济领域同样成绩斐然:

1984年,韩国进入中等国家收入行列;1987年,韩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了全世界第15位。

矛盾的历史 汉江的奇迹

陆军少将朴正熙是通过兵变当上总统的,其上台之后,喊出的口号是:

让韩国脱贫,过上好日子。

1960年代,韩国经济基础很差,缺少能源、市场狭小,既缺少原始资本积累,也没有其他国家支援工业化进程。

这么惨淡的账面条件,没有难住朴正熙。

1962年到1966年,朴正熙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瞅准日本崛起的路径,着力发展轻工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希望靠出口赚第一桶金。

这期间,韩国先后制定了《出口金融规定》《出口振兴法》《出口监察法》等法案,建立以工业园为中心的商业模式,推动产品出口。

搞经济要活,太有信仰不行。

军人出身的朴正熙,充满实用主义。

他听从联邦德国的建议与世仇日本修好。

1965年,日本给韩国提供了8亿美元援助和无息贷款,当时韩国的GDP只有30亿美元,这笔钱堪称天文数字。

1966年,韩国参加越战,前后累计参军近30万人。

韩国的牺牲,换来了美国的支持。

2亿韩元援助之外,美国更帮韩国打开了越南市场的国门,韩国商品得以快速出口越南。

为了获得外汇,朴正熙鼓励韩国青年去西德挖矿、做护士;支持韩国公司到中东接项目,赚外汇。

这期间,韩国还借助美国的力量,和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签署贸易协议。

一番操作,韩国出口大增。

整个一五时期出口增加3.6倍,出口的工业品占比从1961年的27.7%增加到1966年的67.5%。

有了条件,就想要自主可控,提高经济地位。

60年代,韩国机械设备几乎都要靠进口,且重工业几乎全部依附于发达国家。

这样朴正熙非常不安。

于是,在第二个五年计划,韩国政府全力转型重化工行业。

到1973年,朴正熙发表《重化工宣言》,成立以总理为首的重化工促进协会,把钢铁、有色金属、机械、造船、电子、化工,做为战略产业。

这次转型,不仅让韩国重工业占比提高到50%,让“汉江”完成惊人一月,也让韩国财阀们就此奠定了在韩国经济中的不可撼动地位。

双面全斗焕 沉甸甸的韩国自由

韩国坊间传闻,全斗焕好像朴正熙得义子。

义子,自然有义子的样子。

全斗焕上台之后,在经济上,基本照搬朴正熙的政策。

自己不懂,却能把合适的人,安排到合适的地方,这是将才的天赋。

全斗焕能政变成功,除了煽动能力,确实也有将才。

他一上来就提拔了懂经济的人——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金在益。

全斗焕任命金在益担任总统秘书室经济首席秘书,对他说:不用什么废话,在经济上,你就是总统!

军人的作风,是以成败论英雄,在经济上,就是看结果,去奖惩。

在全斗焕的全权授权下,金在益将政府主导的经济体系转变成市场主导,提出在效率和均衡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增进国民福利。

总体的经济战略是十二个字:

民间主导、稳定发展、自由竞争

引用《一些不为人知的历史:韩国“汉江奇迹”的延续,全斗焕的经济政策》的描述:

国有企业私有化,除不宜私营、公共性质明显的企业外,大部分国有企业实行私营化,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以防止大企业集团过分扩张,限制不正常的交易行为及不正当的共同行动,促进公正自由竞争。

进行价格改革,取消了体现政府广泛干预价格的法律政策。

从产业到金融,实行一系列市场化的举措,大大减少政府干涉力度。

在这时期,韩国在进一步发展了技术密集型产业,并协调不同产业之间的比较优势。

现在的韩国之所以能在半导体、汽车、信息技术、光电领域建立世界级领先优势,在朴正熙和全斗焕时代,打下了基础。

为了提升社会福利、改善民生与收入分配,韩国政府还加大了对教育研发、医疗保险、城市住房、卫生防疫、乡村建设、工资福利等方面的投入。

到全斗焕执政末期,韩国经济焕然一新。

198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韩国中产阶级家庭中90%以上拥有冰箱、彩电、电话和照相机,超过一半拥有钢琴,42%的家庭拥有汽车。

1988年,韩国失业率下降到2.5%这一前所未有的低水平,通货膨胀从1980年的29%下降至个位数。

心理学上,人们常常会有所谓补偿行为,为一些事情的不堪,采取补偿措施,以求内心安宁。

从全斗焕的经济决策来看,他可能也是为了弥补自己在政治上的僭越行为,企图用经济换人心。

但人心,并不是那么好获得的。

经济发展带来的,往往是对自由更强烈的诉求,对军事独裁更反感的社会氛围。

卢武铉与文在寅都是这个阶段,韩国代表性的反抗斗士。

1988年,全斗焕宣布不再竞选总统,正式结束长达八年的军事独裁统治。

卢泰愚得以有机会,让韩国彻底完成从军政府到文官政府的转型。

全斗焕的落幕,并不是终结。

有学者曾经提出,韩国近代以来形成了一种历史悲情民族主义。

1962年,朴正熙在思考韩国未来时,写下这样一段话:

作在当今这10年的世界历史“是一个落后民族苏醒的时代”,是一个这些国家地区进行“经济竞争”的时代。对我们的人民来说,当今时代为我们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一个困难的抉择在期待着我们--是利用这一机会来获得最佳利益,还是被拖回到民族灾难的巨大动乱之中,要么是重建,要么就是毁灭。在这个关头作出正确选择是对我们民族命运的最有决定意义的考验.

要不重建,要不毁灭,沉甸甸的担忧,依然笼罩在如今的韩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59939cnor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