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下架了,复利率超3.5%的增额寿

快下架了,复利率超3.5%的增额寿

00:00
06:01

日本-基准利率vs.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 日本-市场指标 | 图组 | MacroMicro 财经M平方

2008年开始,日本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 1.87%,一路跌到2016年的 负0.27%,这一跌就是8年,然后又涨回到0.06%,此后经历了横盘-下跌-再横盘,直到2022年才开始上涨,整整14年。

中国 Bond Yield: Treasury Bond: 10 Year | 经济指标 | CEIC

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则是从2018年4%左右开始下跌,如今跌到2.4%

问题来了,未来国内的利率会跟日本一样跌几十年,还是过2年又涨回来?

利率的涨跌,跟消费和投资需求相关,需求越强利率越高,因此问题可以换成目前国内的消费和投资需求,过1~2年就能涨回来么?

想到地产和老龄化这2个因素,我的预期比较悲观,甚至觉得未来10年利率都会一直下行。

而利率下行,会影响所有理财的收益率,包括国债、债券基金、货币基金、银行存款等。

相信不是我一个人意识到这个,不然就不会有去年7月的保险销售旺季。

我太太去年7月一个月的业绩,跟2022年全年销售业绩持平,原因就是预定利率下调,导致一大批产品下架,因为旧产品定的利率太高,不符合监管要求,下架后新上的产品,无论保费还是收益,都比7月之前差。

当时最多人买的是增额寿这种产品,增额寿重点在 “增额”,即投保后保单价值会随时间增长,比如10年后退保取现,拿回的钱比投保时多。

实际就是一种理财产品,不同的是每一年的保单价值都会白纸黑字写进合同,不像其他理财有波动或亏本的风险。

去年7月前的增额寿,投保15年后取钱,大部分能实现3.5%左右的年复利率收益,相当于锁定未来几十年的利率,不受政策或经济下行的影响。因此成为很多人规避利率风险的理财工具,而且是几乎唯一的工具。

但7月之后,投保增额寿的人就没那么多了,因为重新上架的产品,长期复利率从3.5%掉到3%,去年下半年存款利率还没大调整,银行2年期大额存单的利率也能接近3%,存银行流动性还更强些。

但这个平衡今年开始又被打破,因为存款利率屡屡下调,如今50万起点的银行大额存单,定期2年才2.15%的单利,这让增额寿又开始受欢迎。

其中中意人寿的一生中意分红型增额寿脱颖而出,每个星期公司的大单榜都有他。虽然按写进合同的价值推算,长期保证复利率只有2.5%左右,但如果算上分红收益,长期预期复利率超过3.5%

以30岁男性为例,一次性交2万元保费,预期保单价值在37岁的时候有23990元,对应年复利率 3.08%

44岁的时候保单价值预期有31262元,对应年复利率3.5%,60岁的时候有57586元,对应年复利率 3.71%

但这个只是预期,实际真能达到么?

表格的预期现金价值一列是保司的演示数据,他对应的是分红型产品的中档分红收益。分红产品有低中高三档收益,国家规定只能拿中档收益出来演示,并且规定了一个指标叫 分红实现率 来监督保司是否能达成这个中档收益。

当分红实现率=100%时,即这个预期现金价值完全实现,如高于100%,则实际现金价值还会高于预期现金价值。

把中意人寿过去所有分红型产品的分红实现率拉出来,会发现过去3年全部在100%以上,接近20%的产品在150%以上。

不看单一家公司,整个保险行业的分红产品一直表现优秀,2013年开始行业平均分红实现率都在100%以上,最好年份是2015年,达到119%

因此从历史数据看,一生中意的预期现金价值大概率能达成。

而从未来看,由于国家有规定,当保司分红型产品连续3年达不成100%分红实现率,则必须下调其演示数据。

下调演示数据对保司的产品销售影响很大,且由于2023年市场上9成以上产品的分红实现率都在100%以上,谁成为第一家掉到100%以下的公司,谁家的分红产品就卖不出去,因此保司会比客户还紧张他的分红实现率。

从制衡架构上看,未来分红实现率保持在100%的概率也很高。

加上中意人寿的投资能力本来就居中国大陆前三,2023年前3季度位居第二,投资收益率达4.84%

因此我对他家的预期现金价值还挺自信。

退一步说,即便分红实现率掉到100%以下也不亏,以一次性交保费为例,如果每年分红实现率都是90%,长期年复利率是 3.47%,每年分红实现率都是80%的话,长期复利率也有 3.33%

综上,在预定利率3%,甚至未来可能进一步下调的趋势,持有这种分红型增额寿,是很好的对冲利率下调风险、锁定长期高收益的理财工具。

只是很可惜,由于监管要求,这款产品2月29日就全国下架了,还有3天,如感兴趣,且有闲钱投入长期储蓄,欢迎加我微信聊聊,微信ID是:fmcjim

END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主播信息
用户评论
  • 超级快乐的原味鸡

    太少喽,求发点新节目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