揍我你怕了吗?面对一心求“打印”的印度,我们为何总是很克制?

揍我你怕了吗?面对一心求“打印”的印度,我们为何总是很克制?

00:00
17:09

在这个世界上,打了胜仗却不倚强凌弱的,是中国;打了胜仗就强取豪夺的,是美国;打了败仗还净想屁吃的,是印度。

虽然过去了60年,但今天的印度人依然清晰地记得:

1962年,那是一个冬天,有一群印度人还在刚刚跑马圈出的地盘鼾声大作,突然一发信号弹划破夜空打碎宁静,紧接着“恐怖”的冲锋号声想起,无数解放军以猛虎下山之势将自己包了素三鲜饺子。然后,除去被打得屁滚尿流而死的人,剩下的三哥全部被打包俘虏,这就是中印战争的首场交锋,即克节朗战役。

解放军出其不意的神兵天降,迅速击垮了印度的所谓精锐第7旅,除消灭了印军1897人,后续拉网清剿中更是俘虏了野外求生的第7旅旅长达维尔准将,震惊印度。

然而,克节朗战役虽然是对印自卫反击战的首次交锋,却不是中印的第一次兵戎相见。事实上早在唐朝初期,“临时工”王玄策就曾率领一群杂牌军横扫南亚次大陆,让南亚各邦国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以德服人”。

而虽然过去了1300多年,但印度军队的战斗力似乎依然停滞不前甚至还开了历史的倒车,面对解放军的穷追猛打,广大所谓的印度精锐纷纷一触即溃,之前抢地盘有多嚣张,如今跑得就有多风驰电掣。

事实证明,解放军的穷追猛打是最好的兴奋剂,被尼赫鲁寄予厚望的印度精锐不仅纷纷一口气就跑出几十公里,时至今日依然保持着集体全武装马拉松速度和人数的吉尼斯世界记录,更在不经意间跑出了非洲角马迁徙的队形。

面对一败涂地的尴尬局面,老脸再也挂不住的尼赫鲁气急败坏,不仅坚决拒绝新中国停火止战、谈判解决争端的真诚建议,更积极整军备战,甚至扯下“不结盟”的伪装,大肆从美国、苏联、法国及以色列等国狂卖武器,誓要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一雪前耻”。

然后,尼赫鲁苦心孤诣的侵略战最终被打成了首都保卫战,人心惶惶的新德里,不仅到处流传着解放军马上兵临城下的谣言,达官显贵们更是纷纷打包逃亡,整个印度弥漫在一片亡国灭种的绝望气息中。

在一败涂地的情况下,尼赫鲁不惜“二进宫”,再度拉下老脸请求美国出兵助战,然后美国航母舰队抱着看笑话的姿态驶向孟加拉湾,然后和主动收兵的新中国完美错过。

虽然中印战争在新中国的对外战争中时间不长,规模更不大,甚至今日连部像样的中印战争片都没有。但对于印度而言,中印战争可谓真正举足轻重的历史大事件,光抗中神剧连起来都不知道能绕地球多少圈。

而且时至今日,印度最擅长的,就是反复强调“印度再也不是62年的印度”,爸爸再打我一次的愿望极其强烈,足见这场战争给印度带来的刻骨铭心。

从后续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这场战争虽然并不太激烈,但却打断了印度的脊梁,从此印度固然通过奋斗成为有声有色的超级大国,比美国多出个“有声有色的”,但却距离尼赫鲁勾画的“印度梦”越走越远。

然而,虽然被打残,甚至一度滑落到亡国灭种的边缘,但印度从来没有自暴自弃。相反,在愈合了伤口,拆下了石膏并解下了绷带后,印度瞬间元气满满,在继续深入贯彻买买买的思想,坚持高价买下更多的二手武器装备后,印度又回到了昔日战斗过的地方。

毕竟,在什么地方被打得满地找牙,就在什么地方来套瑜伽。乐观的印度人,在习惯性地忘记当年被揍得哭爹喊娘的不堪的同时,总是能迅速升华到自欺欺人的癫狂状态。

毕竟早在印度独立前,开国总理尼赫鲁就说过:“印度要么有声有色,要么销声匿迹,中间路线不能令我满意”,在这跃然纸上的大国雄心面前,广大印度人不24小时热血沸腾、高潮迭起,实在对不起自己。

而和彼得大帝遗嘱激励着一代代俄罗斯人前赴后继地扩张一样,开国领袖的榜样作用,也成为广大印度人民奋斗不息的指引和图腾。

鉴于印度独立靠的是“印巴分治”的白纸黑字,根本没有惨烈的革命和战争洗礼,导致印度从娘胎里就不知道社会的残酷。再加上印度独立后面对的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最强的对手也就是巴基斯坦,所以印度是真正的初生象崽不怕龙。

另外,因为和平建国根本不存在社会秩序的推倒重建,所以尼赫鲁家族得以历经“印巴分治”变局后依然长盛不衰,作为英属印度既得利益者的尼赫鲁更是能摇身一变成为印度开国领袖。

因为“印巴分治”以宗教为分野的主要依据,再加上尼赫鲁东奔西走的努力,将大部分土邦收入印度囊中,于是印度的体量远大于其他南亚国家之和;再加上英国殖民者在掠夺了印度540000亿美元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诸如60000多公里铁路等财富;更重要的是,因为既是苏联走向印度洋窗口,又是美国围堵苏联关键一环的特殊区位,襁褓中的印度就已经是美苏指定的香饽饽,国际环境早已让隔壁的邻国都望尘莫及。

所以,印度起点比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都高,是真正的“准王者”开局,这也是印度极度自信的原动力。

而因为巴基斯坦等国体量与印度根本难以相提并论,所以印度想不自信都不行。

正是因为天生自信难自弃,所以尼赫鲁在定下“有声有色”的大国崛起目标,为恢复英属印度版图而奋斗不息后,又情不自禁地更进一步,不由分说地将阿富汗、青藏高原、不丹、缅甸等周边地区收入囊中,组成所谓的“大印度联邦”。

在尼赫鲁看来,青藏高原关乎印度北部乃至整个印度的安危,所以一定要控制西藏地区,最次也要让西藏地区作为中印之间的缓冲国。而这注定与北方邻国水火不容,所以中印交锋在所难免,挑起中印战争无疑就是尼赫鲁大国梦的重要一步。

但问题是,没有革命或战争的印度虽然在“印巴分治”后踢出了一大批穆斯林,印度教徒比例大大上升,但依然是英属印度式的“缝合怪”状态,难以建立强有力中央政府的印度不仅无法将统治力贯彻到基层各个角落,难以实现“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也无法废除种姓制度释放人口红利,更无法推动土地改革并最终为工业化起飞铺平跑道。

而没有工业化,就没有自力更生的国防体系;没有种姓制度的土崩瓦解,就没有上下同欲的强大战斗力,所以在面对忍无可忍的地表最强陆军,印军的一败涂地绝不是偶然。

但即便如此,从泥坑里爬起来的印度也依然没有放弃以卵击石的脚步,甚至还有屡败屡战、愈挫愈勇的“斗志昂扬”。毕竟对印度而言,青藏高原不仅意味着国土安全的屏障,更是印度尝试冲击大国地位的舞台和转移国内矛盾的天窗。

虽然印度在北方邻国面前完全没有战斗力,但毕竟块头摆在那里,就像楚云飞那句“就是五万头猪,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印度的存在不仅能拖延北方邻国的时间,更能牵制北方邻国的精力,令北方邻国恶心得吃不下饭。

而印度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以邻为恶的脚步,毕竟从建国以来,印度社会就从来没有过真正的脱胎换骨,所以别国有的矛盾,印度有,别国没有的,印度还有,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宗教博物馆”、“世界民族博物馆”和“世界语言博物馆”。

鉴于印度的内部矛盾如此“厚重”,所以以莫迪为代表的领导人一方面推行所谓的“大印度教”主义,通过扩大矛盾维持支持率,更不断强化挑衅北方的力度。毕竟对印度而言,不管成败生死,只要敢于迈出挑衅的步伐,转移了国内民众的视线,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所以我们很容易发现,当印度国内动荡时,印军会挑衅;出现经济危机时,印军会挑衅;支持率持续走低时,印军还是会挑衅,为了自己和政党的前途,印度的政客们总喜欢和北方邻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碰瓷儿。

于是有了2008年“锡金段指尖地区对峙”、2013年“天南河谷帐篷对峙”、2014年“西段楚马尔地区对峙”、2017年“洞朗对峙”以及2020年“加勒万河谷对峙”等激烈的摩擦和对抗。

印军丧心病狂的频繁挑衅,虽然干扰不了我们的国土防御态势,更撼动不了我们的民族复兴节奏,但却着实令人膈应。所以,双方从未停止过谈判解决争端的努力,不过印军能力很小,胃口却很大。当年在抗美援朝战场,美军想要在谈判桌上得到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好歹还努力了很多次,取得了一定的战果。而印度这个常年发挥稳定的手下败将,竟然比美国还狼子野心,着实是令人无语和忍俊不禁。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邻国,为何我们却长期保持克制呢?这到底是宅心仁厚还是力不从心?静夜史认为根本原因在于不屑一顾。

是的,这个国家虽大,但却从来没有和我们平起平坐的地位;这个国家虽强,却没有与我们相提并论的资格,所以,我们也不会也不可能将其视为对手,尤其是62年后。

今天的很多的印吹死挺一再表示不能小看印度,西方国家也不遗余力地鼓吹印度的崛起,甚至高唱“龙象之争”。毕竟除了都有10多亿人,都是文明古国,近代又都被列强殖民,并最终在二战后取得民族独立,强行对比没啥问题。而且印度也不遗余力地鼓吹“平行崛起”,身体力行地强挤硬凑。但再多的涂脂抹粉,都掩盖不了1962年后印度就啥也不是的尴尬现实。

62年的中印战争,不仅砸断了印度的脊梁,掐断了其大国崛起的希望。更重新定义了两国边界,我们固守制高点并居高临下的俯视,令山下的印度不仅需要常年抬头仰望,更不得不保持多达15万的山地部队做挨打的准备,战略地位极其被动。

而且,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风卷残云,也深深鼓舞了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从此我们的影响力延伸到南亚,中巴关系更是情比金坚,“双面打印”的局面最终形成。

而随着青藏铁路的延伸以及我们实力的不断强大,长期被印度欺凌的尼泊尔也终于敢不拿印度当干部,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也对印度争相不屑,南亚局势也由此升级到了“3D打印”的水平。

为应对脖套越收越紧的情况,更为了消灭巴基斯坦一统南亚,印度偷偷摸摸地开始研制核武器,并在1974年进行了第1次核试验,于1998年突然高调宣布成为拥核国家。

印度的成功拥核,深深鼓舞了巴基斯坦,从此这个“近墨者赤”的小国突然开挂,仅用了15天就实现了核武器从无到有并从有到优的历史性突破,更出版了中文说明书准备优先向中国推销,这让不远处的卡大佐都馋哭了。

而巴基斯坦的拥核,让南亚次大陆再度回到了平衡状态。只是,弄巧成拙的印度,因为巴基斯坦拥核,实力优势被巴基斯坦瞬间拉平,从此消灭巴基斯坦以及统一南亚都成为一场幻梦。

这样一个被束缚得难以动弹,政客眼界鼠目寸光,国家前途肉眼可见的国家,到底何德何能有让我们正视的资本?

62年一战,不仅实现了毛主席“一战打出十年和平”的目标,时至今日依然让我们掌握着主动权,更让我们有资格对印度不屑一顾,比如用冷兵器抗敌。

在静夜史看来,冷兵器不仅是控制冲突烈度的需要,更是对印度嗤之以鼻的最好证明,毕竟就像对话不投机的人不想浪费一句话一样,对于印度,很多时候我们也不愿意浪费一颗子弹。

而就像《功勋》中李延年的那句“能打白刃战的才是英雄连队”,冷兵器的对抗,更显我军的血性和英勇。

不过,我们对印度不屑一顾,但也从未掉以轻心。毕竟,像印度这种打仗不行野心不小的国家,我们不能以常理论之。

对于我们而言,印度虽然从不足为虑,但却不得不因为其他方向的危险三思而行。作为黄种人大国,我们的伟大复兴不仅冲击着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更挑战着整个白种人主导的文明。从15世纪大航海时代以来,西方各国先后崛起,成为近现代世界历史的领航者,更拉开了殖民扩张的序幕。长盛不衰数千年的东方文明则逐渐落伍,并在西方列强的野蛮侵略中沦为殖民地或者半殖民地。

而我国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侮辱后,终于在1949年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走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而中国的复兴,令西方国家胆战心惊,尤其是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伟大胜利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是对我们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严厉封锁,宝岛更成为美国掣肘我们的阵地,号称“太平洋上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

今天的世界,超过60%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线100千米的范围内,10个最大的城市中有9个是海滨城市,对于我们这个14亿人口的大国就更是如此,所以宝岛问题从来是我们的重中之重,东南方向是我们的战略重心。

而因为近代以来外东北、外西北特别是蒙古的远走高飞,北方长期处于无险可守的尴尬境况,1963年苏军重返蒙古后,我们就受了几十年生死存亡的威胁。所以,仅次于东南方向问题的,就是广阔的北方。

而印度,因为基本解决了主动权问题,所以最多也只能排在第三位。也就是说,打印不是我们的战略重心。

不过,毛主席说过:“战术上藐视敌人,战略上重视敌人”,毕竟蚂蚁也能把人咬痛,马蜂也能将人蜇伤,对于印度,我们有万全的准备,更有不屑一顾的资本。

先辈没有输掉战争,我们更没有理由输给对手不知天高地厚的挑衅。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ybysir

    个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 1768107igmb

    骄兵必败 要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