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GDP十强城市出炉!这些城市赢了

全国GDP十强城市出炉!这些城市赢了

00:00
05:49

文|凯风

最新10强城市格局,尘埃落定。

作为GDP总量最高的城市,“十强城市”往往都是省域经济的佼佼者,代表着各自区域的天花板。

2023年,中国内地GDP十强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重庆、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

可以看到,十强城市的守门员仍旧是南京,自2020年被赶超之后,天津仍未能回到TOP之列。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作为“守门员”的南京之外,TOP10城市几乎全部跻身2万亿俱乐部,2万亿GDP正在成为新的竞争起点。

毕竟,随着常州、烟台晋级,内地万亿城市多达26个,未来几年还有望继续扩容,万亿GDP早已不再像过去那么稀缺,无论是经济含金量还是影响力都大打折扣。

作为领跑者,经济第一梯队城市的门槛正在不断抬升。

过去一年,多个城市取得历史性突破。

上海逼近5万亿,广州、重庆联袂跻身3万亿俱乐部,杭州、武汉同时突破2万亿。

其中,广州反超重庆,重回GDP第四城;杭州反超武汉,重回GDP第八城;而成都与苏州的差距明显收窄。

虽然多城取得突破,但TOP10城市,仍旧集中于南方和东部地区。

从南北分布来看,TOP10城市中,仍旧只有北京一个北方城市,其他9个均位于南方,而作为北方第二城的天津,短期重回前十的可能性并不高。

从东西分布来看,TOP10城市中,中部只有武汉一城,西部则有重庆、成都两城,其他都位于东部,且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最强增长极可谓名副其实。

这些经济大市,既是各自区域经济的领头羊,也是挑起全国经济大梁的主要支撑所在。

谁在晋级?

自从三年前南京首超天津跻身其中,十强城市格局基本保持稳定,暂时没有新的挑战者突围,但在内部,却一直呈现你追我赶之势,主要集中在京沪、广重、杭武之间。

先看京沪,上海守住了第一大市之位,且拉大了领先优势。

此前,由于疫情等超预期冲击,北京季度GDP一度历史性赶超上海,上海能否守住经济第一大市之位备受关注。

事实上,即使在疫情年份,上海年度GDP一路绝地反弹,守住了第一城,而在后疫情时代拼经济的背景下,上海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

毕竟,分工不同,北京并非经济中心城市,也不以制造业见长,而是以全国政治、文化、对外交往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定位。

反观上海,经济是第一位的。不仅有着国际经济、金融、航运、贸易和全球科创中心的定位,本身又是长三角一体化的领头羊,且承担着引领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再看广重,广州反超重庆,经济总量重返全国前四。

广州对重庆的反超,既有GDP终核调整的因素,也有广州稳住自身阵脚、以二次创业再造一个新广州激发出的增长动能。

抛开重庆究竟是一个省还是一个市的争议不谈,也抛开广州因为三级财政而承担起多大的财政转移支付重任不谈,广州这些年的确面临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压力。

近年来,广州提出“制造业第一、产业强市”的口号,以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健康等新兴产业,重塑增长动能,无疑是关键的一步。

杭武之间,虽说杭州反超武汉,重回GDP第八城,但两城差距极其微弱,未来竞争态势仍然焦灼。

过去10多年来,武汉GDP总量整体领先于杭州,但2020年疫情的到来,导致武汉遭遇有史以来最大冲击,被杭州连续2年反超。

直到2022年,武汉才以微弱优势反超杭州,而2023年,杭州又以微弱优势反超武汉,两城GDP差距在百亿之内。

经济实力接近,但两城的产业结构和定位全然不同。

武汉是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市。汽车制造、钢铁、光电子、医药产业都是绕不开的存在,不少产业有了全国性的影响力,就连上海也罕见跑到武汉招商。

杭州则是数字经济领域的一线城市。2023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675亿元,占GDP比重高达28.3%,整体实力仅次于北京、深圳和上海。

面向未来,武汉要补科技创新的短板,杭州要补制造业的短板,2万亿之上,谁能更进一步,仍然值得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1381852bayq

    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