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之以为用》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无之以为用》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00:00
09:44

第23课

无之以为用: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摘要:不要因为“有”而沾沾自喜,也没有必要为了“无”而妄自菲薄。

亲爱的听众朋友,你们好!欢迎收听古文素养课第23课。我是主讲人常方舟。

1

之前我们讲过,孔子和孟子终生都在追求道义的实现,希望得到从政的机会,成为一个对百姓和天下都有用的人,这是儒家学者积极用世的表现。老子作为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可以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认为儒家学者的这些举动都是在瞎折腾,都是吃力不讨好。老子的思想体系以道为核心,他的一个最基本最突出的观念就是推崇自然之道,否定一切人为的东西。那么追求有用,往往是人们刻意选择的结果,这就不符合老子顺应自然的看法。在老子看来,有用和无用,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今天的这段课文选自老子《道德经》的第十一章,讲的就是老子眼中的有用和无用。

2

下面,我先给大家念一遍原文: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3

我们先来看第一句:“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正是因为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有利于转动,于是才有了车子的作用。

这里提到的“辐”“毂”,都是车子的零部件。

“辐”,是车轮当中用来连接轴心和轴圈的木条。古代的车轮一般都是由数十根辐条构成的。

“毂”,是车轮中心的圆孔,也就是用来插入车轴的地方。

“当其无”“当”,就是在什么的时候。这里的“无”,指的就是毂,车轮中空的地方。

第二句话说的是:“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正是因为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有利于放东西,于是才有了器皿的作用。

“埏”,就是揉合的意思。“埴”,指黏土、陶土。“埏埴”,就是把黏土揉扁搓圆。

“以为”,是把什么当做、用作的意思。

“器”,就是器具。

第三句话是:“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这句话的意思是:凿开门窗建造房屋,正是因为有了门窗中空的地方有利于人的居住,才能够发挥房屋的作用。

“户牗”,就是门窗的意思。

以上三句话是一组排比句。

接下来,老子就对这组排比句进行了总结。他说:“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利”,是便利的意思。

“用”,是效用的意思。

4

接下来,我们把这段文章从头到尾串讲一遍。

三十根辐条都集中到一个车毂当中,正是因为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有利于转动,于是才有了车子的作用。和陶土来制作器具,正是因为有了器皿中空的地方有利于放东西,于是才有了器皿的作用。凿开门窗建造房屋,正是因为有了门窗中空的地方有利于人的居住,才能够发挥房屋的作用。所以,“有”可以给人带来便利,而“无”可以用来成全和发挥作用。

5

这段话体现了老子的辩证思维,这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大特色。所谓辩证,就是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一个事物,探讨它们的关系。黑白、有无、高下、长短、强弱都是《道德经》中经常成对出现的二元概念。在这里,老子主要阐发了他对有和无这对二元概念的深刻认识。老子通过三组排比句,用车毂、陶器和房屋做例子,强调在事物发挥效果的过程中,“有”所带来的便利必须和“无”配合起来才能显现出来。所以,“有”和“无”既相互对立,又互为补充,相互依存,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把有和无的辩证意识拓展和运用到生活上,就是告诉人们,既不要因为一时的“有”而沾沾自喜,也没有必要为了自身的“无”而妄自菲薄。

一般人都喜欢“有”、推崇“有”,但其实“有”和“无”是会相互转化的。我们再稍微拓展一点来看。《道德经》里面讲:“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上半句,反者道之动,这里的反,既有返回的意思,也有相反的意思,说的就是物极必反的道理。当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就会出现反作用力,这股相反的势力会成为推动事物发展的力量,对立的双方会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这样的例子在文学史、思想史和艺术史上比比皆是。比如,文学革新运动和复古思潮总是互为表里;浪漫主义是启蒙主义的反动,现代主义的兴起又是对浪漫主义发展到极盛的一种回应。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在“有”和“无”之间,老子总是站在“无”这边,在“强”和“弱”之间,老子总是站在“弱”这边。这又是为什么呢?答案就在下半句,弱者道之用,就是指道在创生万物、成就万物的时候,并不施加外力。弱者往往具有可持续的韧性,也正因为如此,柔弱才有可能胜过刚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当我们站在“无”这边,我们就已经在向“有”转化的路上了。当我们站在“弱”这边,我们就走在向“强”转化的道路上了。老子提倡守卑、示弱,不是出于胆小怯懦,而是为了韬光养晦,蓄势待发。

在对“有”和“无”这对概念的辨析和理解的基础上,逐渐衍生出了一些更加精妙的范畴和论断。比如,老子提到过要“致虚极,守静笃”。就是提倡个体要达到虚无、恬静的状态,才能够把握万事万物之道。“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说的是当我们作为婴儿来到世界上的时候,没有一丁点的杂念,我们的心灵都非常纯粹没有瑕疵,长大之后人们也可以通过虚静重新回到这种状态。所谓玄鉴,就是心灵的意思,涤除玄鉴,意思是说通过陶冶心灵、修养心灵,就可以恢复“出厂设置”,回到一种本源的状态。

后来人们把老子的这些观点运用到了文学创作和批评上,就变成了作者要有虚静的精神状态,先放空自己,做到“无”,后面才可能达到“有”的状态。老子关于玄鉴、虚静的文艺思想,对庄子的思想有很大的启发。庄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心斋”、“坐忘”的修行方法,所谓“心斋”,就是摒弃耳目等感官,保持虚无恬静的状态;而“坐忘”,指的是忘却自己的形体,停止大脑的思考。再后来,中国首篇专论艺术创作规律的文章——陆机的《文赋》开头就讲,涤除玄鉴,不视不听,也是重申,作者要排除一切外在干扰,才能够专心创作。古代民间艺人有句俗语,叫“先学无情后学戏”,意思是好的演员要先放空自己,让内心平静下来,然后才能够还原各种各样的角色人物,赋予角色以五光十色的七情六欲,也是这种创作规律的体现。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道德经》的文字内容虽然有点抽象,但其实它的内涵无比丰富,往往作为“元概念”不断地对后世的方方面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我们下一讲再见!

总结:

这节课的主题是“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在老子看来,有用和无用,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选文以车毂、器皿、房屋的例子说明了“有”可以给人带来便利,而“无”可以用来成全和发挥作用。其后,我们据此对老子的辩证思维展开分析,“有”所带来的便利必须和“无”配合起来才能显现出来。所以,“有”和“无”既相互对立,又互为补充。最后我们讲到老子在“有”“无”之上提出“致虚极,守静笃”,就是提倡个体要达到虚无、恬静的状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