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征集
世事难料,人生几度秋凉,无常人生,值得更多温暖。叶檀老师决心做一件身体允许且力所能及的温暖之事——定期回复读者来信。生活、家庭、工作、事业、疾病、痛苦……任何想要倾诉的话,都可以发送到我们的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或者在公众号长留言,更多归属可在公众号菜单栏寻找。温暖一个是一个,一起好好的活着。
文/禾苗壮
陈太太特别怕过年,她早早把财富分配给了孩子,现在子女不在身边,新年满是孤独和寂寞,空荡荡的房间回荡着自己的呼吸。
王教授在高级养老院过得挺快活,他早就想明白,不靠孩子,卖掉房子找了一个靠谱的高档养老院,每天在鸟叫声中绕湖散步,准时到饭堂吃饭,过节女儿飞回来,一家享受天伦之乐。
当老人无法自理的时候,当老人无钱养老的时候,就从幸福的老年迈入残酷的老年。
害怕过年,害怕没钱,怎么养老?
交32年顶格社保 退休金多少?
2023年12月,博主“夏老师在上海”发了一个视频,他身边有个例子:
他跟认识十多年的学姐吃饭,上个月,学姐55岁光荣退休,拿到退休结算表惊呆了。
这位学姐1991年从复旦毕业,一直有稳定的工作,在社会平均工资只有两三百的时候,已经拿到了1050元的工资,经过七八年的努力月薪破万,当时社会平均工资也就一千出头,2020年月薪超过10万。
妥妥的高薪阶层。
本以为自己的退休工资不会低,打个对折还是有的,没想到拿到退休金结算表,迎头被浇了一盆冷水。
上面写着:
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3,基础养老金7797,个人账户养老金2093,合计9890。
缩水缩得厉害。万幸的是,这位学姐每年强制存钱,现在每个月可以领2万多。
如此看来,一般企业单位,即使顶格交社保,退休后的最高预期,也就每个月到手一万元左右。
讨论退休金够不够花,要看两个关键因素:
一是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
一般来说,中国社保缴纳基数最高为社会平均工资的三倍,最低为平均工资60%。
缴费的上下限门槛都在提升。原本较低廉一线城市深圳,2024年上半年下限上调到2022年省全口径社平工资8807元的40%,即3523元/月,涨幅达到49.3%。
企业负担不小。
二是个人养老帐户的多少。
个人自己缴纳的那部分养老金进入个人账户,单位代缴部分进入统筹账户。
实际上,目前两个帐户已经联网。
2022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1部门联合发布《「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提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
2023年9月25日,北京市社会保险管理信息系统切换至全国养老保险统筹信息系统。这就意味着,全国社保基本一盘棋。
有人担心,统筹之后,退休金是不是会一起被统筹了。
城市发展速度不同,每年平均工资不同,基础养老金大不相同,富帮穷是常态。
退休后可能会出现尴尬的情况,即使你退休前工资很高,退休后的养老金替代率可能很低。明明退休前月入能到十万的水平,退休后却只能拿到以前的10%。
根据《老龄化研究报告2022》的数据显示,全国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近年来有所下降,全国平均或不足50%。国际公认的比较合适的养老金替代率为70%~85%。
较低的养老金替代水平,意味着退休后拿到手的退休金少,很难过上体面的老年生活。
世界银行组织建议,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不下降,养老替代率需不低于70%,国际警戒线是55%。
退休前每个月到手1万,和退休后每个月到手5千,生活水平天差地别。
管他统不统筹,一些年轻人索性不考虑养老,趁着年轻到处走。
养老主要靠自己
养老主要靠自己是由大环境决定的:退休人口多,劳动力人口下降,地方经济差距大。
2019年4月10日,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称,从制度赡养率上看,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付压力在不断提升。
2019年,接近2个缴费者来赡养1个离退休者;到2050年,几乎1个缴费者需要赡养1个离退休者。
《报告》预测,在“大口径”下,2019年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为4.26万亿元,此后持续增长,到2027年达到峰值6.99万亿元,然后开始下降。
2022年,已经有不少省份的养老保险基金当期入不敷出。
根据测算,2035年养老金结余为零,想想这个前景。
为了解决问题,提出了一个办法,开设个人养老金账户。
养老有三根支柱:基本养老金是强制性的社会保险,这已经有了;一部分企业与员工共同出资设立企业年金,部分企业有;最后一部分是开设个人退休账户,购买养老产品,目前正在推广。
2022年末,个人养老金账户开启,上限为每年12000元,有税收优惠,到退休年龄取出收3%的税。
个人养老金是个人自愿购买的养老产品,有点像美国的个人退休金计划。
对个人养老账户,大家的表现有点古怪:开户热情高,投资很冷淡。
根据人社部的数据,截止2023年一季度末,有3038万人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只有900万左右完成资金储存,实际缴费率为31.37%,人均储存2022元。
到底该怎么准备养老金呢?
诺贝尔经济学家罗伯特.默顿认为:一个人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并不是由财富总额决定,而是由现金流来决定的。
养老规划的目标,不是资产积累,而是为退休以后安排好替代性被动收入,就是不工作也能长期获得的收入,比如可以每年分红的股票、年金类保险、房租收入等等,每个月至少每年固定到账,且不会有太大变化。
到底多少,才够养老?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发达高福利国家瑞典、英国,保障项目从摇篮到坟墓,日本社会的老年社会服务和福利设施比较齐全。
美国的风格就是三根支柱模式:
根据经合组织OECD报告显示,美国公共养老金给中等收入水平劳动者的替代率仅为39.2%,如果结合以401为代表的雇主养老计划、个人退休账户IRA,那么最终替代率会上升到高达81.3%。
年轻时的养老储备越丰富,老年时的生活才会更好。
富达国际曾经提出过一个退休储蓄黄金法则。
具体来说:
在30岁的时候建议存够相当于当时年薪1倍的储蓄用于养老;到40岁,存够4倍;50岁时,存够6倍,退休时,则要存够当年年薪的9倍。
这么说吧,如果你退休前的月薪是2万,退休后能达到1.4万-1.5万左右,退休生活不至于太尴尬。
如果从25岁开始储蓄,大约要划出每年收入的19%用于养老,一直存到62岁退休年龄,越晚开始每年要存的钱越多。
年轻不存钱,老大徒伤悲。
养老主要靠自己,基础养老托个底,要想日子过得好,提前规划不可少。
老而不休 会成为常态
如果年轻时因为各种压力,或者不确定因素,没有为养老存到足够的钱怎办?
一个最简单直接的方案是:
继续工作。
中国就业人口有7.5亿人,在就业总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占比为8.8%。也就是说,工作的人当中,每12个人,就有一个老人。
其中,65岁及以上占比为5%,也就是说,每20个就业人员中,就有1人为65岁及以上。
老年人就业行业集中在农林牧渔,占老年就业人口的66.16%。换句话说,每三个老年就业人员,就有两个从事农林牧渔业,更直接的说,就是农民。
大部分农民老年朋友一直干活的原因只有一个,没有退休金,只有靠双手才能活下去。正因为没有退休金,农村老人也就没有退休概念,干得动就一直干。
按照律师叶国凤的解读,农村老人的养老金大概在百元左右。
从全国农村的最基本水平来看,目前缴纳费用仍然是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个档次,国家每年所给的补贴分别是30元、40元、50元、60元、70元。
根据当前的实际,60岁以上老人领取国家的基础补贴最低是55元/月,这也是当前大多数农村的水平。
按照上面的数据计算,60岁老人如果按照100元/年补缴养老保险,现在每月可以领取的费用为55+÷139=69元;如果按照500元/年补缴养老保险,现在每月可以领取的费用为55+÷139=116.5元。
不工作,不行。
发达国家同样面临老龄化、人均寿命延长,工作年龄也在拉长。
邻国日本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案例,老龄劳动力退而不休成为主流。
2014年4月1日起,日本正式实施修改后的《老年人雇佣安定法》,规定企业有义务采取措施为65~70岁老人提供继续就业的机会。
自此之后,日本进入全民70岁退休的时代。
实际上70%以上的老人退休后大都不在原来的的公司工作了,会选择去兼职店铺和当临时工。
根据日本工会总联合会《老年人就业的相关调查2020》,60岁以上仍在工作的人员在描述自己状态的时候,答案集中在一天八小时、每周五天,老人们的月薪在5万到25万日元之间,低于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的薪资水平。
好辛劳的老人!
请避免两种情况出现:人活着,钱没了;人没了,钱还在。
在追求快乐、真实、有趣地过完一生这件事情上,90岁老人和90后年轻人,没有本质区别。
请保持慈悲,你现在怎么对老人,将来他人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对你。
已经很多了,在职的都没有这么多的,还面临失业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