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
开头引入:
现在的手机功能已经很强大了,不需要我们再去主动记住别人的电话号码,只要存在手机里就行,不过,很多同学还是习惯于记住亲近人的号码,比如说,父母、男女朋友等。对于手机号这个11位的一长串数字,不知道大家是怎么记忆的,我自己是把它分成3+4+4这么三组数字来记忆,很快,就能把一个新的手机号给背下来,并不觉得记住一个11位的东西,而只是一个三块的东西。
类似地,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记住自己的身份证号,在不知道身份证号的组成规律的时候,看着这一长串数字,可能会觉得很头疼,可能有些同学每次用到身份证号的时候,都必须掏出证件来照着读才行。但是,当我们了解了身份证号的编码规律,就不会觉得记住身份证号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了。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秘密,相信大部分同学是知道。前两位代表省份,第三、四两位代表市,第五、六两位代表县区,那么,这六位代表了我们所在的省市区,或者是省市县,就可以把前六位当做一组数字来记忆;从第7位数开始,就是我们的生日了,年份占了4位数,月份和日期占了4位数,这八位数合起来就是我们的生日;最后,还有四位数,它们也有一定的含义,但有点复杂,我们可以简单的把最后四位数字当做我们个人的编码,记下来。这样一来,身份证号就变成了6+8+4三组数字,是不是好记多了呢?
概念理论:
像这种,把一长串数字,分组记忆,就涉及到我们今天要讲的知识点:组块记忆。组块就是一个有意义的信息单元,意义可以是这个信息单元自带的,也可以是我们赋予它的意义。每一个信息单元,也就是组块,既可以是单一的字母或者数字,也可以是字母和数字的组合,还可以是句子,或者其他项目等等。
例如数字1-8-7-4,由四个数字组成,几乎能用尽短时记忆的容量,但是如果你把这串数字看成是陈奕迅的歌曲《1874》,那么它们就组成了一个组块,从而留出更多的容量给其他的信息组块。刚才例子中记忆身份证号的窍门,其实就是把18个数字分成3个组块。
内容细化:
在上节课,我们提到了心理学家Miller和他在工作记忆容量研究中的发现——“神奇的7±2”,也就是说,正常成年人的短时记忆容量在5-9之间波动。这项研究,其实是记忆组块得以成立的基础。我们可以把一个人,工作记忆容量的基础数量想象成一个插孔,假设有7个插孔,当完全没有组块参与的时候,一个11位的电话号码,要想记住的话,每一个数字都要占据一个插孔,可是插孔的数量又不够,怎么办?于是每个数字都在争抢这些插孔,我们的感受就是,这个电话号码好难记。如果采用3+4+4的组块方法呢?这个电话号码需要的插孔就只有3个,对我们来说就很容易记住了。
再进一步,某个号码是男朋友或女朋友的,对我来说意义特殊,早就记得滚瓜烂熟,那它就只需要一个插孔。甚至对有些人来说,这个号码对自己有特殊意义,多年后还能记得初恋的电话号码,尽管两个人早就不联系,或者这个号码已经是空号了。
掌握好记忆组块,能极大地提高我们的记忆能力。1973年,蔡斯和西蒙特地就这个问题做了一个研究,他们以一象棋大师、一级棋手和业余新手,这三类棋手为研究对象,来研究他们对于棋局的记忆能力。研究者设计了两种棋局,一种是随机编排的棋局,没有实际意义的棋局,一种是真实的棋局。
结果发现,这三组人对随机棋局的回忆正确率是差不多的,提示大家的记忆能力没有差别。而对于真实的棋局,情况就不一样了,象棋大师的回忆准确性为64%,一级棋手的回忆准确率大概是34%,而业余新手的回忆准确率却只有18%。研究者认为,这种差别出现的原因是,在真实的棋局中,高水平的大师和棋手可以利用丰富的经验发现和建立棋子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组块,而在随机摆放的棋局中,大师的经验就很难发挥作用了,因此在随机棋局上,他们和新手的记忆结果没有任何差异。
方法应用:
讲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问,记忆组块是不是也可以帮我们给工作记忆扩容呢?如果从调用信息的绝对数量的角度来说,确实如此,但如果从增加工作记忆中的插孔个数来讲的话,组块化并没有扩容工作记忆的功能。但这并不妨碍组块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记忆策略,对我们而言的价值与意义。
而在运用组块化的记忆策略的时候,有三个重要的步骤:
第一步,保持专注。现在,手机、电脑、ipad,等电子设备都很发达了,如果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过几分钟就去翻翻手机、查查消息,对于建立组块这个过程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建立组块的过程,需要大脑中大量的神经元参与工作,频繁地打断,会阻断这些神经元之间建立回路的过程,而如果这个过程不顺利的话,大量的信息碎片就无法按照一定的意义和规则整合起来,组块化的第一步就无法实现。
第二步,对建立组块的对象有基本的理解。如果是没有理解意义的情况下建立组块,通常来说就是无用的。这一点和我们前面所讲到的建立意义是类似的,就比如说,如果在记忆身份证的窍门里,如果大家事先并不知道这些数字背后的省市区、生日等等所对应的意义,只是说,按照6+8+4的方式来记忆,也没有办法把它组成有效的组块。这一点,想必同学们在学生时代,考试时候深有体会,对于自己不擅长的科目,死记硬背的话,可能当时记住了,但是到考试的时候,又忘记了;而擅长的科目,就算不花大量的时间背诵,也能基于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考个相对不错的成绩。
第三步,保持练习并建立背景知识。练习可以帮我们拓宽组块联结的神经网络,从现实层面讲,仅仅是听老师讲、或者看书,知道一个新的知识概念,并不能直接令其组块化,还需要我们调用自己的认知资源、切身地练习才能实现组块化的过程。比如,对于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来说,不断地重复单音节的发音,直到可以掌握发音规律,进而掌握单词、再到句子、段落,正是重复地练习,才能让我们真正掌握好一门外语。
建立背景知识,则是帮助我们实现自上而下的组块化加工。刚才所讲的知识与策略,只是告诉我们如何把碎片的信息组块化,但是,我们该怎么判断,哪个碎片和哪个碎片适合在一起组成组块呢?这就要求我们,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提纲挈领地先掌握一个信息集合的主要方面,这也就是我们刚才所谓的自上而下的过程了。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举个例子,我们拿到一本新的教科书,假设是《普通心理学》,我们翻阅的第一步,基本上都是先看目录,了解它有几个章节,每个章节的主题是什么,看目录的过程,就是我们快速获取一门学科的背景知识的过程。比如说,我们还不知道记忆这一章具体会讲什么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有这个模块,学习的时候就能够把和这个模块有关的知识主动地放在一起。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使我们不能记住每一个细节,也不影响整体上,对这个模块的理解与记忆。现在比较流行的办公工具——思维导图,就是遵循了这一原理,是一个挺好用的辅助工具。
概括总结:
好了,这节课就讲到这里。我们延续上节课工作记忆这个知识点,重点讲了记忆组块,知道了组块是把知识碎片整合成有意义的信息单元的过程。这个整合的过程,需要我们对其赋予意义并加以理解,在脑科学的层面则是形成神经回路;最后,我们终点讲了组块化策略的三个步骤,分别是,保持专注、理解意义、练习与掌握背景知识。
结尾互动:
现在,很多人都推崇碎片化学习,特别是对于离开了校园、步入社会的大多数人来说,客观的生活与工作状态、加之互联网信息爆炸的现实,碎片化学习成了一种必然的选择,这么一来,把各种知识碎片组块化,并最终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一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
听完这节课,大家可以回顾一下,在自己的学习习惯里,有哪些常用的组块策略,欢迎留言分享;也建议大家能够在之后的生活里,更加有意识地把这个组块的策略运用到工作和学习中去,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是张昕,我们下节课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