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身边的危险分子?

如何识别身边的危险分子?

00:00
13:46

思维导图:




开头引入:


2013年7月23日,在北京某公交车站,两个男的因为停车而和一个女子发生了冲突,在争执过程中,其中一个男子,叫韩磊,就打了这个女子,还抓起婴儿车内的女童,举过头顶摔在地上,导致女童严重受伤,最终身亡,韩磊最后也被判了死刑。

这个故事其实挺不可思议的,一般在路上就跟陌生人吵两句,怎么就杀人了呢?有媒体就分析韩磊这个人,说他14岁时第一次被行政拘留,是因为偷了一辆自行车。18岁第二次被拘,只是因为跟朋友坐公交车时,遇到了“一个男子用胳膊肘跟我们较劲,下车后我们打了他一顿”。1996年,自己因无期徒刑进监狱后,曾反思自己从小脾气不好、特别冲动,他觉得主要因为自己知识不够。他朋友说他,“一开始也没看出来有愤怒什么的,但过了一会儿,我再一看,他俩已经动上手了”。

为什么有的人攻击性这么强呢?像韩磊,他朋友说一开始也看不出他愤怒,那准备发起攻击的人有什么信号能识别出来吗?


概念理论:

说起攻击,你可能会想到战争,可能会想到两个人之间互殴、对骂等等。没错,攻击指的就是一个人给其他个体造成了心理上或者是生理上的伤害行为,包括了任何有意进行伤害或破坏的身体或口头上的行为。

这是从攻击的行为结果上讲的,大家应该都没有异议吧。但是,是什么让人们产生了攻击行为呢?也就是说,什么会引起攻击呢?这个问题,一直是心理学的热门研究话题,我们来看看不同的理论流派都是怎么解释的。

首先,精神分析理论。也就是弗洛伊德提出来的,攻击是人的本能之一,也就是说,人的力比多的积累,可能是产生攻击行为的根本原因。

第二,生物学的流派。认为一个人攻击性的多少,是和生理因素有关的,也就是大脑中的神经递质,或者是某些特定的脑区相关。这和我们前面讲过的人格理论接近。比如,人体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水平如果出现问题的话,可能会削减大脑调节消极情感和冲动行为的能力,从而使人们更容易做出高危的行为。大脑的额叶有抑制攻击的作用,如果该系统受损、没有活动或被切除,攻击行为更容易产生。

第三,挫折-攻击理论。认为挫折是先于攻击产生的,当我们经历了挫折,就会诱发攻击行为。这里说的挫折是一种广义上的挫折,不仅仅指那种经历的不顺利或者失败,而是和情绪类似,当我们有一些负性的感觉,包括身体上或者是心理上的,就会容易诱发攻击行为。比如说,身体疼痛,或者是燥热的天气等等。有研究人员从已有数据总结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全球温度每升高约2摄氏度,就会使美国增加大概5万起攻击和谋杀事件。


内容细化:

当然和为什么会出现攻击行为有关的理论不止这三个,下面我想重点再讲两个理论流派,其中一个认为,我们的攻击行为是对外界线索的一种解释;另一个则是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先来看第一个,攻击行为的线索解释,可能来自于认知的流派。也就是说,我们如何解读外界环境与他人的行为,这决定了我们在这个情境下的攻击性的强弱。比如,我们一开始看的摔婴案,韩磊这个人,可能对于一般其他人会解读为中性的行为,他会解读为是有攻击性的,甚至是挑衅意味的。而当他觉得别人在挑衅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我要打回去。可能他把那个女子看了他一眼,这样的一个行为,就解读成了,这个女人在攻击我,在挑衅我。一个攻击性强的人,会把更多的中性线索解读成富有攻击性的,并且觉得自己应该反击。

比如,一个熟人从你面前走过而没有打招呼,你就觉得他忽视你,看不起你,就在心里愤愤不平;你要是暴躁一点,可能还会追上去质问他,甚至打他。换做另外一个人,可能就会觉得他是不是太忙了,没看到我,把这当成一件很小的事情就过去了,根本不在意。

第二,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这个理论认为,我们的攻击行为是习得的,通过学习而获得的一种认识或者说对事情的处理方式。班杜拉曾经做过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来论证这个理论——波比娃娃实验。

研究人员让斯坦福幼儿园的一些小朋友做一项有趣的绘画活动,同时一个成年人在房间的另一个角落,那里有组合玩具——万能工匠、一个锤子和一个充气娃娃。在玩了一分钟万能工匠之后,成年人站起来用锤子对娃娃进行了10分钟的攻击,一边还大叫着:“揍他的鼻子、把他打翻、踢死他。”目睹了这次突然爆发之后,小朋友被带到另一个屋子里,里面有很多漂亮可爱的玩具。但在两分钟之后,研究人员打断了小朋友,说这些是他最好的玩具,他必须“把它们留给别的小朋友”。受到挫折的小朋友会被带动另一个房间,里面有可用于攻击和不可用于攻击的玩具。如果小朋友没有看到成年人富于攻击性的示范,他们很少表现出攻击性的言语和行动。但是,那些观察到成年人攻击行为的小朋友,他们更有可能学会拿起锤子击打玩具娃娃的行为。

这个社会学习的实验告诉我们,观察学习对一个孩子行为的塑造有多重要。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比如,很多研究者关注的暴力游戏对孩子和成人的影响,都基于这个理论而来。的确,也有研究者发现,玩过暴力游戏的大学生面对真实世界中的暴力视频,诸如杀人、射击和监狱斗殴等等,表现出较弱的反应,也就是说,他不再觉得那是一个不应该发生的事情,他会觉得这很稀松平常。这也说明了,游戏让他们对暴力影响脱敏了。这种影响既会使这个世界更加暴力,也会使人们对暴力的反应更加麻木。可能其他人看了杀人的报道、社会案件,会非常愤怒;但是,经常玩暴力游戏的人就没有这种反应,他们对真实世界的暴力行为不再敏感,觉得无所谓了。


方法应用: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们更加关注的还是如何识别周围那些攻击性很强的危险分子?以及万一发现真的有这种人,我们该怎么办呢?

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既然生物学相关的理论证明了攻击性有生理因素的变化,我们就能从这个人的外表和行为上观察出一些端倪出来,尽管我们无法看到他身体里面肾上腺素、以及大脑里面神经递质的变化,但是我们只要细心,还是能看出来,这个人外显的生理变化,比如有没有出汗、牙关紧咬、颤抖、呼吸急促、握紧拳头、瞪大眼睛、坐立不安、声调变化,等等;此外,更容易发现的还有行为上的改变,比如,大声的讲话或叫喊,用手指指或戳,咒骂/辱骂,对所说的话过于敏感,攻击性的姿势,语调改变,跺脚,敲打/踢东西,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观察的线索,而这些线索可能就会提示我们某个人发生了一些情绪上的波动了,而能不能提前留意到,关键就在于我们的观察能力和细心程度了。

第二个问题,怎么面对,我们可以设法缓和攻击。具体来说,通过一些肢体、眼神、动作上的操作,稳住对方的攻击趋势。比如,注意你自己的肢体语言,摆出一个没有威胁、开放的姿态,在这种情况下,双手抱拳、俯视对方就是非常危险的攻击姿态,一定不要轻易尝试;双手摊开、面露微笑可能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还可以保持良好的眼神交流,但要确保这一点不会显得对抗性,比如温和的看着对方,但是不能盯着对方看。如果你和他离得太近的话,可以尝试缓慢平稳地移动,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保持身体动作平和。


概括总结:

攻击行为这节课我们就讲到这里了。总结一下,我们从精神分析、生物学流派、挫折-攻击理论、认知流派以及社会学习理论,这五个理论探讨了为什么会出现攻击行为;并且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尝试提出了识别与应对的方法,也就是通过观察对方外显的生理特征与行为特征来看他有没有攻击行为;同时通过一些肢体、眼神、动作上的技巧来缓和对方的攻击性。


结尾互动:

最后,有些人可能会问,那些天生就比较好斗的人,是不是就一定攻击性很强啊?怎么知道人跟人之间是不是攻击性不一样呢?其实啊,一个人的攻击性大小,是可以通过测量得出的,比如,我描述一个情况,你看看自己是不是符合,完全符合的时候,就给自己打5分,完全不符合的时候,就打1分。比如,“当人们干扰我时,我会毫不客气地指责他们”、“很自责时我会惩罚自己”、“如果有人故意找我麻烦,严重时我会揍他”。

其实,这几个问题,来自Buss开发出的攻击性量表,这个量表一共有30道题目,分别从身体攻击性、言语攻击性、愤怒、敌意和自我攻击性这五个维度探讨了一个人攻击性的高低。当然这个量表的计分方式有点复杂,我就不一一说了,大家可以简单理解,总分越高,你的攻击性可能就越高。我把这个量表放在了文末,听完课之后,你可以滑到最后,自己试着自测一下。我是张昕,我们下节课见。


附录:Buss和Perry攻击性量表

指导语:前面的30个问题有关您的行为和思考的方式,请您从“不符合”、“较少符合”、“一般符合”、“较多符合”、“完全符合”五个答案中选择一个最适合您情况的答案。答案不存在对于错,请不要花太多时间思考每个问题。如果您不太清楚如何回答,请尽量估计。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