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别人更愿意帮助自己?

如何让别人更愿意帮助自己?

00:00
14:28

思维导图:




开头引入:



今天,我们来讲一节新的内容,叫做利他行为。08年汶川地震,可能是我们一代人的痛。当年,地震发生时,无论是正宗的灾民,还是其他地区的老百姓们,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灾民,也出现了一些非常值得尊敬的人和事。

比如,四川汶川映秀镇小学29岁的数学老师张米亚:在大地震来临时用双臂紧紧搂住两个小学生,同样以雄鹰展翅的姿势护住孩子,以自己的死换来两个孩子的生。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忍痛把张老师的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来,两个孩子得以生还。张米亚老师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生前最喜欢的那一句话:“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后来,他被称为全中国最美丽的翅膀,是每个人心目中的英雄。

面对危险,有人选择牺牲,但是也有人选择了自我,我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心理学是怎么解释利他行为的。


概念理论:

利他行为指的就是人们在没有考虑自身安全或利益的条件下进行的亲社会行为。我们从小都会被教导要乐于助人、与人为善。不仅我们国家,国外大部分地方的人多少也都能看到友善的特点。我们人类用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方式把利他行为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可是,如果我们认真思考的话,仍然会有疑问,为什么利他行为会被传承?利他行为是人类独有的吗?该怎么解释这一类的行为呢?

首先,其实这个疑问一直是困扰心理学家的问题,也就是为什么人类会出现利他行为?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一个核心观点,人都是自私的。可能我们对《自私的基因》这本书也比较熟悉。生命的本质是使得我们的基因存活下来,但是,它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和利他行为,有的时候,并不矛盾。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我们的资源比较丰富的情况下,这个时候,自私的基因可能会更容易发挥作用。因为资源充足,所以每个人都想着自己的生命应该能够存活、能够延续,因此是相对自私的。

但是,如果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情形就完全不同了。你可能会想,万一是资源匮乏的情况,是不是会更加自私?那大家还不得拼个你死我活,抢个头破血流?但是,真实的情况,恰恰相反。当环境比较匮乏、或者说比较严酷的时候,利他反而会成为主导的因素。

关于这一点,2011年,在中科院心理所的一位老师,曾经做过一个研究,他们就考察了,在严酷程度不同的环境下,比如一个是非洲的,一个是美国的,个体的助人行为,或者是利他行为,到底是怎么样的。结果印证了刚才所说的观点,当环境越严酷,其实利他的行为是越多的。


内容细化:

那你可能会有疑问了,为什么会出现和进化心理学相矛盾的观点呢?关于这一点,可能在社会心理学当中,还有其他的理论可以对此作出解释。比如,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就把利他行为看做和其他社会行为一样,是由代价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的追求所驱动的。也就是说,我们很多的利他行为并不纯粹为了利他,而是用利他的形式做利己的事情。就好像我们在对别人做一件好事的时候,我们往往在心里可能会有一个内隐的想法就是,我这次帮助他了,他下次同样可能也会来帮助我。

同时,我们刚开始也说了,我们人类已经把这种利他行为用文化和道德规范的形式给传承下来了,也就是说,除了相对原始的心理本能倾向的利他,我们还进化出了一套规则,被称为互惠的规则,或者是社会责任的规则。

比如,在真实的场景下,我们帮助别人之前,并不会在心理计较,他下次会不会也帮我。反而是比较理所当然地感觉到,我“应该”帮他。比如,隔壁搬来一个女孩子,正在拎一个大行李箱上楼,那我出门看到了,肯定会上去搭把手,因为我感觉自己应该帮新来的邻居搬家。其实,我并不一定会期望她以后会帮助我,可能我只是在遵循一种社会规范。这样的社会规范可以是我应该帮助新来的邻居,也可以是男生应该帮助女生。或者,有的时候,在路上捡到钱包,就去交给附近的警察叔叔,因为我们应该归还捡到的钱包;这些所谓的“应该”其实就是我们内化了的社会期望,是社会责任下的规则。

这三个理论,都可以帮助我们深刻地理解我们为什么会利他。那除此之外,我跟合作的研究者最近还发现了另外一个可能的影响因素,我们把它总结为自我控制。这里所谓的自我控制,也就是说,你会不会经过一些非常深思熟虑的思考。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当一个人自我控制比较低的时候,同时恰好又在比较不利的环境中,比方说危机的情境下,那这个人更容易利他;而相反,一个人在非危机的情况下,自我控制比较低,那他可能表现出更利己的行为。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啊,结合刚才我们提到的几个理论,可以得出一些解释。

比如,在危机情形下,同时自我控制较低,这个时候,我们大脑深处激活的是进化论所提到的,在危机中,我们应该更团结,保证我们的基因都有机会传递下去。而自我控制低,指的就是这种利他是你不假思索做出来的行为。而相反,在非危机的情境下,如果自我控制低,不假思索,那本能就会觉得,我已经有足够的资源可以活下去了,那为什么我要帮助他人呢,所以你会更利己。但是,如果你的自我控制比较高的话,也就是,你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这个时候,社会规范又开始起作用了,所以,你又会变得更加利他了。


方法应用:

那解释了这么多,我们理解了为什么会产生利他行为,以及什么条件下更容易诱发利他行为。那下面,我们想和大家讨论,有没有一些小技巧,可以使其他人更愿意帮助我,或者更加促进被人的利他行为:

第一个,人们倾向于帮助与自己相似的人。这是因为我们更容易设身处地的去共情跟我们相似的人。因此,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找那些和你拥有共同点的人,就更容易成功。比如相同年龄、相同家乡,或者通过谈话,挖掘相同的特点、人格特点、爱好等。这些可能更容易帮助你。

第二点,人们更愿意帮助那些愿意对自己敞开心扉的人。这也是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的一个特点,我们让一些人去求助,其中一部分人跟被求助者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私人信息,比如他的经历或者现状,而另一部分人没有分享,只是说我需要帮助。这时候,我们发现人们更愿意帮助那些做了分享的人。所以,如果下次你需要别人帮忙,不妨多说一些自己的事情,这样更可能打动别人,愿意帮你。

第三点,站在一棵树下,因为敬畏感能够减少人们对自身的关注,从而更愿意表现出利他。2015年一项研究让参与者经过一片巨大的树林里,抬头看了树木一分钟。比起看到普通建筑物的人,经过树林的人发生了更多的助人行为。研究者推测,敬畏的感觉让人们将注意力从关注自身转移开来,从而增加了助人的行为。下次,如果你在街头需要问路或者求助的话,不妨多走两步,站在比较茂盛的道旁树下,获得帮助的概率可能会更大呢。

第四点,选个好时机。这个时机包括了环境因素以及我们选择的求助对象的特点。先来看环境因素,因为有研究显示,在天气好、温度适宜的情况下,人们普遍地助人行为会更多。而求助对象的特点,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对方的神色、动作来观察他是否悠闲、有时间。最好,要选择有时间、不匆忙的人求助,如果是熟人,那要选择他有时间的情况把事情说出来。因为早在1973年的时候,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就通过实验发现,在特定的情况下,有没有帮助别人,其实根本不是因为这个人善不善良,而是他有没有足够的时间。

研究者招募了一批神学院的学生作为被试,对他们的要求是去一个地方做一个简短的即兴演讲,并且,告诉其中一些人,你已经迟到了,观众在等你来;而另一些人则告诉他们时间还非常充裕,你可以慢慢走过去。但是,这个研究中最关键的,不是他们怎么去做这个即兴演讲,而是研究者在这些学生去演讲的必经之路上,安排了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他坐在门口,低着头、闭着眼,也不能动弹,这些学生经过他的时候,能够清楚地听到咳嗽声和呻吟声。结果,在迟到组,只有10%的人停下来帮助他,而时间充裕组,有63%的人停下来帮助他。


概括总结:

这节课就讲到这里,我们来总结一下:利他行为指的就是亲社会行为,我们从进化心理学、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责任规范,这三个理论出发,探讨了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和诱发因素,发现这其中可能有环境是否资源丰富、我们人类内心的利益互换考量、以及社会文化与道德规范等等因素在起作用;第三,有一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在需要求助的时候成功获得他人帮助,比如说,向与自己相似的人求助、求助时分享自己的一些私人信息、站在树下,提升对方的敬畏感、以及挑选一个好时机等等。


结尾互动:

最后,除了我们提到的这些方法,大家可以留言分享一下,还有什么好的方法技巧吗,如果有,欢迎留言交流。我是张昕,我们下节课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