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课:中庸不可能

总结课:中庸不可能

00:00
17:11

大家好,我是杨早,欢迎收听本节课程。


这一讲是总结课,总结一下我们第二板块的内容。


你可能还记得,咱们这门课的第二板块,是叫做“极端的年代”。这一板块我们讲了十个人,我们可以把这十个人分为五组,来讨论一下为什么这一板块叫“极端的年代”。


但在讨论人物之前,我们先来说说这个板块的时代背景。


在从唐到明的这个历史阶段,儒家确定了自己的伦理领导地位,而且是越来越确定,到宋明理学,儒家的话语权到达了最高峰。


那么儒家最理想的人格状态是什么呢?两个字:中庸。


中庸是什么意思?中,是不偏,放在中间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调和。庸,意思是不易,毛不易的不易,不易就是不变。合在一起,你可以把中庸翻译成“中和不变”。


什么是中庸呢?我们知道在南宋,正式将儒家的经典确立为“四书五经”,四书,就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明代以后,所有的科举考题都必须从这四本书里出。所以《中庸》是儒家的经典中的经典。


《中庸》里有句话,叫“执其两端,而用中”,意思是君子明白两头的道理,却用中间的手段来治理国家。这就是要求人不要走极端,而是要使用调和的角度。所以孔子有一句话说“过犹不及”,如果超过了,就跟不到位,是一样的,都不好。中庸的道理引申到做人上面,就是说人不要走极端的,但是要“择善固执”,自己认为对的,就一定要坚持。不走极端是中,固执己见是庸。


在儒家看来,中庸是一个非常高的要求。孔子又说了一句话,他说“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意思就是一个人可以把天下国家的权力都分给别人,也可以拒绝高官厚禄,甚至可以刀架到脖子上,都不畏惧,不惜牺牲生命。但是能做到这些,也还算不上中庸之道,为什么?因为中庸不是光凭勇气可以做到的,中庸的关键在于分寸的把握和矛盾的调和,所以这是儒家最理想的一种处世态度,也是人格形态。


我们来看看这一板块,我们讲的这十位人物,有没有做到中庸?


很显然,这十位人物都带有他们的极端性。可以说,他们都是反中庸的。


首先我们来看这一对,这也是我们面孔中国30多个人里面,唯二的两位女性,一位是武则天,一位是李清照,一个是古代唯一的真·女皇帝,另外一位是古今第一才女。这两位的政治功绩和文学才能。基本上千古以来大家都没有什么可批评的,武则天比大部分男性皇帝不知道好哪去了。李清照的文学才华,放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第一流的,这点都没有问题。


但是你发现没有,这两个人留给后世的所谓的污点、缺点,都跟她们的私生活有关。武则天是因为有不少所谓的面首,或者说换成男性君主,就是有好多的嫔妃。男皇帝三宫六院没关系,但女皇帝多宠幸几个男人,就是道德败坏。


鲁迅也说了,即使到了1930年代的上海,报纸社会新闻在报道一些民间风化案件的时候,还会使用“奇淫不减武则天”这样的形容,这种双标,非常有意思。


李清照,我们讲了,对于她离婚再婚的事情,后世的争议非常巨大。一开始指责李清照不守妇道,简直是个荡妇。后来李清照的文学地位高到不可撼动了,批评者就换了一种方式,一口咬定再婚这件事是假的,是别人诬陷李清照的,总之就是不肯承认这位千古第一才女,有过再婚、离婚的事实。


所以你看,武则天李清照这两位伟大的女性,只是因为私生活方面不同于当时和后世的所谓妇德,一直都会收到这样的道德负面评价。

▲明弘治年间《历代古人像赞》中的武则天


第二对人物,是王安石和沈括。这两位其实都是中国古代士大夫群体里面,执行力特别强,特别能够做实事的代表。不管是政治上的变革,还是科技上的发明,这两个人都可以说超越了时代。


但是这两位也是骂名满身,受到强烈的道德批评。连王安石的节俭和不讲卫生都会成为士大夫攻击的材料,说他是奸党,还说北宋的亡国,都是因为王安石变法弄的。沈括也是这样,沈括的办事能力、科技才华大家都承认,但历史几百年来,给他的待遇非常的低,原因就是认为他品德不好,是个小人,有告密的嫌疑,而且还怕老婆。


这就是我们上一次总结课说的“政治伦理化”的评价方式。只要吃瓜群众觉得你私德不好,管你功高盖世,还是造福人类,一概都打差评。这有点像现在的明星,只要一出轨被发现,歌也不能唱,影视也不能演,连录好的节目画面都要被ps掉。

▲王安石肖像画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第三对是李白和杜甫。这两个人我们是放在一起讲的。这一对CP的特点,就是他们刚好经历了中国历史的一个大的变革点,安史之乱。李白基本上算是安史之乱之前的人物,杜甫算是安史之乱后的人物。他们两个人也分别代表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人格特质。李白代表了盛唐气象,就是安史之乱之前那种勇武的、豪放的、自由的文人风范,而杜甫代表了唐中期之后的沉郁的、忧患的、收敛的文化品格。


有意思的是,后世的评价,杜甫远远的超过了李白,这就看出了中华民族的人格气质,随着时代的变动,也发生了一个转折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结果,就因为群众更加喜欢那种收敛的人格,而不是张扬的个性。一个人像李白那么狂放,我们就说他“少年轻狂”,如果他像杜甫中年以后那么稳重忧伤,我们就夸他“少年老成”。


这种风气形成之后,人人都会压抑自己的天性,努力让自己变得又成熟又稳重,说话做事都循规蹈矩,最好还能时时表现出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的高尚品格。如果不能发自内心地这样做,那就学会表演这种状态。这就是为什么宋明之后,士大夫群体普遍变得越来越虚伪的原因。

▲《李白行吟图》,南宋梁楷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第四对是慧能和苏东坡。惠能是一个没啥文化的人,但他把佛教本土化了,提倡抛弃知识的束缚,去寻求智慧。这种改变对中国人的人格特质,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


正面影响是让很多人舍弃繁文缛节,能够更真实地面对内心;负面影响就是容易迷恋玄之又玄的感悟,瞧不起那些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慧能创立的禅宗,后来跟文人士大夫的关系是最紧密的,一般老百姓还不见得能够领会什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而文人士大夫就很能接受这种学说,因为可以帮助他们从儒家死板的教条规范里解放出来,获得心灵的自由。

▲慧能画像,明戴进

辽宁省博物馆藏


苏东坡就是一个能够把儒家、道家、佛家结合得近似于完美的实践者,所以苏东坡成为中国历史上文人的人格典范,到了苏东坡这里,我们说中国人气质中的儒道互补,再加上佛家,这三家的融合达到了一个高峰。后世的文人士大夫,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苏东坡那样,但是文人士大夫都很向往像苏东坡那样,才高绝顶,通达应变,热爱生活,潇洒风流。所以苏东坡是中国文人性格的一个集大成者。


最后一对人物是冯道和朱元璋。冯道是当时公认的大儒,但是冯道一辈子,核心价值观是我要保护自己和百姓。除此以外,什么君君臣臣,忠君爱国这样的情怀,在他那里都没那么重要。


当时的士大夫对冯道非常的尊敬,但是一旦到了理学建立起价值感权威以后,冯道又被说成了史上最大的奸臣,因为他完全对皇帝缺乏那种从一而终的忠心,这是后世的儒家不能容忍的。但是冯道式的做法,在乱世并不少见,只是大家因为要政治正确,都不敢像冯道那样坦荡,文天祥和史可法才是乱世士大夫新的偶像。


朱元璋是另外一种极端。因为朱元璋出身农民,他的一切的政策、法令,几乎都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国的农业,朱元璋真是为了中国保持农业大国的地位,呕心沥血,无所不用其极。


他把整个中华帝国,从宋朝和元朝已经开始向商业发展的方向,狠狠地给拉回了一个他理想中的完全农业化国家,比如说明朝的禁海令规定“片板不许下海”,一艘民间船只都不能下海,不但阻碍了中国向外的扩张,而且造成了中国的封闭。朱元璋跟秦始皇,又像又不像。像的地方是他俩对国家都有强大的控制欲,不像的地方是秦始皇热衷于扩张,朱元璋则总想着怎样让所有人按部就班地世世代代不挪窝儿。

▲明太祖民间画像


总的来说,我们这一板块里面讲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跟时代的潮流是相反的,要不就是超前,要不就是后退,总之他们跟时代的潮流形成了一种对抗的关系。


但不管这些人在历史上留下美名也好,骂名也罢,他们的存在,其实代表着中国人的性格特质形成过程中的边界线。这十个人就好像界桩一样,每个人都代表一个点,这些点连接起来,就是一张中国人性格特质的地图。


如果说第一板块里的人物,像孔子、庄子、秦始皇、曹操这样一些人,构成了中国人性格特质的核心的话,那么这一板块讲的这些人,共同为中国人性格特质的变化扩张,描画出了一张地图。


到了下一板块,我们要讲的,是叫做“破局的年代”。因为到了晚明之后的近代,中国人的性格特质,又开始发生了一些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打破了中国性格地图的固有边界,让中国人变得跟从前有很大的不一样,尤其是西方学问与智慧的进入,让中国人的气质,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天地。


这就是第二板块的回顾。总结一下:

第一,从唐到明,中国人的气质开始固定下来,而且越来越严格;

第二,很多初期可以被接受的人物及其行为,到了后期,会变得让主流不可容忍;

第三,正是这些从“可以接受”到“不可容忍”的人物性格特质,为我们描画出了一张中国人的气质地图。


让我们一起来期待下一个板块的面孔中国。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