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收听本节课程,我是杨早。
照例还是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中国古代哪一个朝代最富有?
告诉大家,是宋朝。你可能会说这不科学,很多史学家口中积贫积弱的宋朝,怎么能跟汉唐比呢?但其实,宋朝的人均收入远远高于别的朝代。
宋朝经济为什么强大呢?这个问题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澶渊之盟的故事背景。
宋朝经济强大的秘密,就在宋朝与辽、金、西夏这些北朝的关系之中。
▲宋太祖画像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宋朝跟北边的辽国的关系,其实跟汉朝一开始跟匈奴的关系非常相似。宋太祖建立了宋朝以后,一直扫荡南方,像南唐、吴越,这些地方都被扫平了。宋太祖有句著名的话叫作“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意思是:我自己的床铺旁边,怎么能容得下别人呼呼大睡呢?因此,北宋周边的国家都是他要去征伐夺取的对象,尤其是五代时期,被后晋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这是宋朝前几个皇帝都迫切想收复的一个区域。所以宋朝建国以后,宋就与辽国一直发生边境的冲突。
▲宋真宗皇帝画像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公元1004年(北宋景德元年 ),辽兵大举攻宋,深入了宋境,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濮阳。此时的宋朝是宋真宗在位,他特别害怕,他的大臣们也很害怕,于是许多大臣就劝宋真宗说:那咱们还是迁都吧。迁都有两个方向,一方主张迁到南京,另一方主张迁到成都,这些都是好地方。此时,有一位名叫“寇准”的大臣站了出来。寇准力劝宋真宗北上亲征,他认为只要北上亲征,鼓舞战士的士气,辽国一定打不过黄河来。
宋真宗是北宋开国第三代的皇帝,还是有几分血气的,因此宋真宗真的被寇准拉着北上,在澶州跟辽军对峙。
▲寇准画像
故宫博物院藏
这时候辽军的日子也不好过。他们的统帅萧挞凛(辽国大将,兰陵郡王,南京统军使),巡察阵地的时候被宋军射死了。更关键的是,辽军一路打下来,并没有把沿途所有的北宋城池都占领,也就是说他们身后还有敌军,如果宋军全面反击的话,辽军就是腹背受敌,这种长途奔袭深入敌境,最讲究速战速决。现在一看,宋朝连皇帝都亲自来了,于是辽国就有心议和了。宋朝听到议和,也是巴不得。本来局势不利,甚至都想迁都想逃跑了,既然对方提出议和,当然也愿意。
要议和,要谈判,得有底线。宋真宗就同议和代表说:只要宋朝不割地,给多点儿钱没关系。代表说:那您给个准话,说说到底多少钱可以呢?宋真宗说,实在不行的话,每年一百万贯我也给。但是,寇准悄悄地跟这个议和的使者说:虽然皇上说了一百万贯都可以,但是如果你谈下来超过了三十万贯赔款,我就砍你的头。
后来这个使者同寇准谈判完回来,宋真宗就派一个宦官去问:辽国要我们赔多少钱?使者一时来不及回答,就比了三个手指头,宦官回去禀报,宋真宗误以为是三百万贯,当时吓坏了,连说太贵了太贵了,后来才知道是三十万贯,于是非常高兴,然后就奖励了这位使者。
宋朝和辽国签订的这个合约,因为是在澶州签订的,澶州古称“澶渊”,于是就叫“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的具体内容有四点。
第一,宋辽结为兄弟之国。辽国当时的皇帝年纪比较小,就认宋真宗为哥哥,以后两国皇帝,就是看谁年纪大,谁就是哥哥。
第二,边界保持现状不变,双方的越界的盗贼或者逃犯都不能隐匿,就是说,这是一条引渡条约,我们这边的人犯了罪抢了东西,跑到边界对面去,你们也要把他送回来。双方都一样。
第三,每年宋给辽国提供十万贯钱,二十万匹绢,加起来是三十万贯,这个叫岁币(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也指地方每年向国家缴纳的钱物)。每年都向辽国提供的无偿援助。但这不能称为进贡,因为是兄弟之国,不是君臣关系,不能算进贡。
第四,边境设置榷场(榷场就是两国可以自由贸易的市场)。
现在看起来,澶渊之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胡汉之间的平等合约。因为以前要么就是胡人强盛、汉人弱小,汉人要送公主送钱财来求和,那肯定是不平等的;要么就是汉人武力很强征服了胡人,也就谈不上什么平等条约,直接称臣就可以了。
但这一次的条约两样都不是。它是一个平等的条约,你可能会说,宋朝不是要给钱吗?为什么是平等的?
首先,用钱买的和平代价更小。大家想一下,南方的经济强,北方的经济弱,如果没有条约保证的话,北方去抢南方那是肯定的。澶渊之盟保障了宋辽之间长达一百二十年的和平,在这期间不打仗,宋朝就节省了巨额的战费开支,每年三十万贯岁币只是战时军费的百分之一。“百分之一”这个数据不是我说的,是宋朝的宰相富弼(1004—1083,他曾出使辽国,拒绝割地要求,推行庆历新政)说的。打一年仗可能需要三千万贯钱,所以你说是不是用钱买的和平代价更小!
▲清明上河图(局部)
北宋张择端绘,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展现了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及汴河两岸商贸繁华的景象
其次,澶渊之盟的第四条是两国边境之间设置一个用于商业贸易的榷场。当时宋朝贩卖香料、犀牛角、象牙、茶叶、瓷器、漆器、稻米、丝织品等物品。辽国能出售羊、马、骆驼,就只有这些。我们可以想想商品种类和技术含量之间的区别,所以单凭互相的贸易,宋朝每年除去给辽国的三十万贯,还可以从辽国那里赚八十万贯,一百二十年间宋朝就获得了数千万贯的收入。
所以现在算一算,到底是谁更划得来呢?
▲《出猎图》
辽胡瓌绘,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澶渊之盟是第一个胡汉平等合约,翻开了胡汉关系的一个新篇章,但澶渊之盟是双方的事儿,辽国为什么会同意这个条约呢?
一方面,宋朝并不是那么好打的。宋朝的武器装备在汉人王朝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强大,相比之下辽国未必有这个财力。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辽国本身完成了一个从游牧民族向征服朝代的转型。以前我们讲的匈奴、突厥,这些北方游牧民族,都是对土地没有要求的,跑到汉族地方来抢一把就走,不需要管理占领的土地,所以他们也没有必要改变自己的规则,适应被占领土地上民众的习俗和情况。但是辽国不一样。辽国是一个征服朝代,它占领了中国的北方,并且统治管理这片区域,它不能总是扮演一个掠夺者,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民情和习俗,它需要跟平等国家,比如宋朝,有一个对等的交往,所以它会跟宋朝签订一个平等条约。
辽国的情况有点像南北朝时的北朝,都需要面对汉化和胡化的问题。但是辽国的策略跟北魏又有所不同。怎么个不同法,我们下一讲再讨论。
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讲的内容。
第一,宋朝跟辽国打交道,是北强南弱。
第二,澶渊之盟是第一个胡汉之间的平等合约,它保障了宋辽之间长达一百二十年的和平。
第三,这种用钱赎买的和平揭开了胡汉关系的新篇章,而这种新篇章是由北方游牧民族的变化带来的。
留一道思考题:宋朝不仅向辽国赠送岁币,后来向西夏、向金国也同样赠送岁币,数额还比给辽国的大,宋朝吃亏了吗?为什么呢?谢谢收听本节课程,我们下节课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