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过分依赖怎么办?

孩子过分依赖怎么办?

00:00
19:17

做超能父母,从懂孩子开始。你好,欢迎来到写给父母的《儿童心理学——超级父母训练课》,我是番茄妈妈—金茜。


欢迎继续收听番茄育心的《人生第一步——独立力》课程。在第一讲中,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独立力的重要性,和对孩子发展的影响。如果你错过了,建议回听,以便跟上学习节奏哦。


今天我会和你分享,孩子不独立?都有哪些表现?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一个新生命,从孕育到呱呱坠地,再到未成年的一长段时间,是有赖于抚养着才能存活下来的。因此,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是孩子走向独立的必经之路,也是必要条件。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正常的依赖,是存在于亲子间的依恋关系,不仅能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幸福,还能为孩子走向成熟和独立打下基础。


相反地,如果孩子与母亲早期的依恋关系缺失,那么,就会发展出假性独立,也是所谓的过分独立。假性独立的人表面上看似成熟老练,但是他们很难与他人产生长久稳定的亲密联结。


由此可见,正常范围内的依赖,是一件好事。然而凡事超过了度,难免物极必反。


上一课我们就讲过,如果孩子对父母过分依赖,生活上不独立,以后精神和人格上就很难独立,永远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被人批评为“巨婴”。



所以,我们有必要及早判断一下孩子是否太过依赖,会有哪些表现呢?


表现一:力所能及的事却不愿意做。


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都比较好,很多孩子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情都不帮父母做,哪怕是毫不费力的家务活儿都不肯做。这也是孩子过于依赖父母的表现之一。


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从小番茄会走路开始,我就让她自己扔尿布,拿故事书;三岁就可以整理自己的衣服,和收拾玩具;五岁就让她自己洗澡。而且,每次我们出门,都会让小番茄帮忙拿东西,比如一袋垃圾;或者从超市回来,让她拿一袋面包或则纸巾之类轻便的东西。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家里的部分工作。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这个准则适应于每个家庭成员,爸爸也需要根据情况参与到家庭劳动中。这些都对孩子的成长有非常多的好处。


对孩子而言,如果不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有百害而无一利。不但会让孩子养成好吃懒做的坏习惯,还会阻碍孩子的健康成长。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做家务和不做家务的孩子,在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却为1:10,并且,爱做家务的孩子,成年后的离婚率低,心理疾病的患病率也更低。


表现二:不愿尝试新事物。


有的孩子胆子小,别人的孩子都敢去的地方,敢玩的游戏,他只会眼巴巴看着,不管怎么鼓励都不敢去尝试。不仅如此,社交能力也很差劲,不敢和新来的小朋友打招呼,总是表现得畏畏缩缩的,让父母看了很不放心。


如果爸爸妈妈发现自己家的孩子有这样的表现,有必要反思一下,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是否处于对孩子安全的考虑,而过度保护了孩子?


心理学相关研究指出,一个人成年了,还无法实现人格上的独立,与他们在6岁前接受的不当养育方式有关。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并非无稽之谈。因为学前教育理论表明,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个性在6岁以前就基本定型。儿童6岁以前,一旦养成依赖父母的习惯,那么长大以后再培养他独立、自信、顽强的品格就会难上加难。


比如,孩子刚开始学穿衣服,父母因为嫌孩子动作慢,怕迟到,或者觉得总是到最后还要家长重新穿一遍,就剥夺了孩子的权利,自己代劳了。


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表面看是对孩子的爱护,但其根源是养育者怕麻烦,或者没有耐心,剥夺孩子了学习基本生活技能的机会,也打击了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自信心。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形成依赖心理。


表现三:特别黏人。


常听到一些妈妈说:“我家孩子特别黏人,一刻都离不得我,我走到哪里,他就要跟到哪里,上厕所都要黏着,不然就哭闹不休,这也太不独立了,我就和他说,你是个男子汉,要勇敢…….”。


其实,这是孩子开始出现了“分离焦虑”。是指婴幼儿因与亲人分离(尤其是母亲)而引起的焦虑、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这是幼儿阶段正常的反应,因为孩子开始明白了虽然看不见妈妈,但妈妈是存在的,所以就要黏着妈妈,一看妈妈不在,就会感到焦虑,从而哭闹着到处找妈妈。这样的情况通常发生在两岁左右,如果两岁半以后,在安全的、熟悉的环境下的孩子还特别黏人,多数原因是孩子过于依赖父母。


那么,我为什么强调安全的、熟悉的?


其实我们都知道,孩子三岁上幼儿园对孩子是个巨大的考验,经常是哭声一片,这是因为这个分离场景和三岁前的分离是不一样的,三岁前的分离,多是在孩子熟悉的环境下,比如自己家中,或爷爷奶奶家中,周围依旧有爱他和他熟悉的人陪伴;可是三岁入园的分离,环境是陌生的,照顾者也是陌生的,他需要重新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你听听下面对儿童分离的阶段划分,是不是和现实情况一样呢?




英国心理学家将婴幼儿的分离焦虑划分成3个阶段:


1.反抗阶段:哭闹不止,踢打他人;

2.失望阶段:哭泣吵闹减少,表情冷淡,不愿意搭理他人;

3.超脱阶段:对外界的排斥感减少,愿意进食、玩耍等。一旦看见父母又表现得很伤心。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粘人、焦虑,也不要轻易贴上“不独立”的标签,我们要理解他,给他充分的爱和安全感。帮他建立对外界的信任,和内在的自信。


表现四:过于敏感。


我们会发现,有些孩子太娇气,不够大方,被其他小朋友稍微碰一下就哭,甚至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都能被他敏感地捕捉到,伤心委屈的不得了。


此类情况,也容易让我们感到担忧,觉得孩子太脆弱,不够坚强,怎么面对成长路上的风雨坎坷。




以上是孩子过于依赖父母的几点表现,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孩子过于依赖父母,从而为孩子将来走向独立打下基础呢?


我们在孩子尚小时,就有意识地不能让孩子太过依赖父母,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第一点:不要将孩子摆在家庭的第一位;


赵薇曾经在综艺节目《中餐厅》中和几个妈妈交流育儿经,有个妈妈说:“昨天问孩子,以后要不要跟我一起去玩,孩子说不要。”赵薇问:“为什么,他看不上你哪里?”妈妈说:“他哪都看不上,我在家里的地位被排到最后。”赵薇说:“你不能让一个孩子在家里的地位这么高,将来你老了,他也觉得你没那么重要。不能太把孩子当回事。”没错,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的地位越高,父母的地位就越低,教育孩子时会更越困难。


有些家庭对孩子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无形中把孩子推上了家庭的第一位。


比如买了什么好吃的,就第一个让孩子吃,有什么好的演出,父母宁可自己不去,也要让孩子去。他们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完全以孩子的需求为导向,将父母的需求降到了次要地位。


这样的家庭很难培养出独立自主的孩子,更有可能培养出的是自私自利,只知索取不懂付出的败家子。


父母照顾孩子,宠爱孩子本无可厚非,但凡事都有个度,一旦超过了,那么必定会物极必反。


德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在一个家庭中,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爱,比他们(伴侣)之间的爱重要得多,爱的法则就会被扰乱,家庭就会面临不能正常发挥功能的危险。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夫妻之间的爱要享有优先权。”


因此,我们应该把夫妻的关系置于第一位。夫妻关系融洽,家庭的功能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避免孩子把自己当成家庭的中心,宇宙的中心,否则孩子自然会轻视父母,认为父母必须有求必应。


第二点是不能过度保护孩子。


冯梦龙在《古今谭概》中讲了一则“翠鸟移巢”的寓言:翠鸟为了避免灾祸,开始时往往把它的巢筑得很高。小鸟孵化出来以后,翠鸟非常喜爱它们,生怕它们不小心掉下来摔坏,就把鸟巢移低一些。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疼爱它们了,把鸟巢移得更低。这样,人们轻而易举地就把小翠鸟捉走了。


因为网络的日趋发达,我们每天都可以接受到很多信息,从各种各样的社会新闻中,我们也会知道一些社会乱象。


比如一些贩卖儿童的人贩子,伤害孩子的垃圾人,让我们深感周围的环境危机重重,缺乏安全感。因此,我们对孩子的安全,可以说提心吊胆,生怕有所闪失,这样的警惕心是必要的也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过度保护孩子,同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无数研究早已证明,儿童自我保护的能力,是与生俱来的。在心理学上有个非常经典的视崖试验:研究人员在透明的玻璃板下面,放了一个带格的有立体感的图像,这图像给人视觉上的差异,好像悬崖一样,当儿童在爬过玻璃板的时候,他会观察,预测危险。


浅处,儿童很容易就爬过去了,如果发现下面显示得很深,像一个深沟一样,儿童就会停止不前,观察对面母亲的神态,如果母亲的脸色是紧张的,孩子不会往前爬,如果母亲面部表情是愉悦的,是鼓励的,孩子会勇敢地爬过去。


相关试验结果表明,婴儿在4个月大时,就已经有了规避风险的自卫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必须被使用。就像胎儿在母体的羊水里具备游泳的能力,但是出生后很长时间不让孩子游泳,孩子的这一能力也会退化,直至完全丧失一样。


因此,我们要做的不是把孩子当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养着遮挡风雨,而是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激发孩子自我保护的本能。这样,孩子才能真正地学会保护自己,我们也会更加放心。


第三点:不能对孩子有求必应。


湖南卫视的《变形计》节目中,有一期的城市主人公赵迪,让整个节目组都特别头疼。他不但在学校打架、顶撞老师,回到家里,对着父母,也是搬起椅子就往地上砸,叛逆得不像话。而他的父母,对他说什么话都不管用,完全没有约束力。面对这个问题少年如今的种种行为,他的父母在镜头前后悔不已。原来,孩子刚出生时,家里很穷,父母只好外出打拼。因为没能时时陪在孩子身边,他们出于补偿心理,只是不停地塞钱。很多时候,因为对孩子的内疚,对孩子有求必应,甚至会不顾自家的实际情况,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孩子的高需求。


我们需要分清有求必应的溺爱和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是有区别的,爱是精神上的,只要孩子需要,我们就要尽可能的,无条件满足;而溺爱更多是物质上的,不管要求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无限制满足。


比如,小番茄8岁时候想要一个手机,手机是现代社交的必须工具,我觉得需求合理,但是,我告诉她这个不是必须品,想要的话,你可以用自己的零用钱买。当时她零用钱每个月有200元,她研究后,在某东分期贷款买了一部小米手机,每个月还80元。后来她可能听同学炫耀水果手机有多么好,也特别想用,就央求我让我把闲置的水果手机给她,我觉得这是个不合理需求,就坚定拒绝了。虽然我们希望把世间美好的都给孩子,但在物质给与上一定要有所节制。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有经济实力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可以溺爱。其实,如果稍微思考一下就清楚了,没有人可以永远满足他人的所有需求,即便你满足了孩子所有的物质需求,总有一天你无法满足他的精神需求,比如他要某个人做女朋友……就像《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里,即便拥有了世间的一切物质财富,渔夫的老婆还是要做女王来实现她的精神追求。


很多父母抱怨自己养了几十年的孩子,长大了却成了白眼狼,这样的家庭闹剧,从来都不是个例,每个家长都需要反思,是不是自己对孩子的有求必应,让孩子变成只会索取,而不想自己努力的人。


最后一点:就是不能过于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包办孩子的一切。


这点最重要的是,我们父母就要想清楚,孩子学习是为了自己以后可以选择做喜欢的事,过更有意义的人生。他的人生目标绝对不仅仅是钢琴过十级,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因为孩子的未来有无限可能,如果我们这样给孩子定目标的话就低了。


人生的目标一定是出于自己的天赋、喜爱,和自我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样的目标才是长久的,可持续的。有了目标,孩子才会有发自内心的动力去学习,去工作,去生活。


所以,有了这样的意识,我们就不会把所有关注点都放在技能和成绩上,而忽视对孩子其他能力的培养。


每年到大学生入学时,每个大学都会爆出某学生因为生活无法自理,不得不让父母在校外租房陪读;还有的学生父母常年事无巨细一切包办,结果孩子到了大学不能适应突然的改变,生活没有目标,只能每天沉迷网络游戏,叫外卖度日,最后挂科,不得不选择退学。


十年寒窗苦读,到头来却因为生活上不独立,思想上的迷茫,而让多年的奋斗付诸东流,彻底与父母当初的愿望背道而驰。

虽然道理人人都懂,但是 “知易行难”。在我们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走弯路,好在出于对孩子的爱,我们还是愿意不断去学习、反思,不断地去改进。


总结



今天的课程就要结束了,我们来一起回顾一下:


父母需要和孩子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如果过度,就是依赖,孩子没有独立的行为,很难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过分依赖父母的孩子会有特别黏人,且过于敏感,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愿意做,也不愿意尝试新事物。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日常教育中,千万不要把孩子摆在家庭的第一位,有求必应,包办他的生活。


亲爱的你,现在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过分依赖了吗?知道该如何处理和孩子的依恋关系了吗?教会孩子独立,是我们能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如果你不想错失这份礼物,就跟随我一起继续学习吧。在下一讲里,我会和你分析:为什么孩子什么都做不好,甚至不愿意做?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