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自传》福特成功的“四大原则”
欢迎来到“富豪列传”书单。我是孙思远,让我们一起品读全球顶级富豪的人生故事,破解他们的财富密码。
上一期,我们讲了亨利·福特创办福特汽车公司的经历。1903年,福特正式创办了属于自己的汽车公司。在公司创立后的5年时间里,福特一共推出了8款汽车,大部分销量都很不错。
1908年,福特又设计出了一款爆款车型,T型车。这款车面世的第一年,销量就超过了1万辆。1909年,福特决定把其他所有的车型都停产,只生产T型车这一款车,这一决定主要是为了实现“单一品种、超大规模”的战略目标。
为了把T型车的产能提上来,福特在1913年把流水线引进到了汽车生产当中,取得了巨大成功。之后,T型车开始以每年几十万辆的销量横扫整个美国,甚至全世界。据统计,从1908年T型车面世,到1927年T型车停产,这20年的时间里总共卖出去了1500万辆,这个数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占据着汽车销量榜的榜首。
因为福特汽车的畅销,福特的财富也水涨船高,成为了汽车行业里走出来的第一个亿万富豪。然而在进入20世纪20年代之后,福特汽车却开始走上了下坡路。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汽车行业的新变化,算是外部原因。当时的美国,已经出现了贷款买车的促销方法,这种销售方式大大降低了购买汽车的门槛。但是因为福特一直对金融行业有很强的抵触情绪,所以他始终坚持全款卖车,不跟进贷款买车的行业新趋势,这导致福特汽车的竞争力远不如从前。
第二个原因是福特汽车自己内部的管理问题。前面我们说了,早在1919年的时候,福特就把公司总裁的位置让给了儿子爱德塞。但是福特一直让位不让权,公司大大小小的事情还是由他说了算。有时候就连儿子提出的很多正确意见,他也要直接否决。
比如说,爱德塞曾经强烈建议福特汽车也推出贷款买车的服务,但是福特却始终不让步,这导致福特汽车流失了很多的客户。这样固执的决策还有很多,比如始终坚持不设计新款车型,只卖T型车等等,这让爱德塞的工作压力非常大。
1927年,随着T型车的销量越来越低,固执的福特也不得不停止了T型车的生产,开始重新改造A型车,之后也开始研发新的汽车款式。但这时候的福特汽车已经错失了很多机会,就连汽车行业龙头老大的地位,也逐渐被通用汽车给取代了。
1943年,福特唯一的儿子,在公司兢兢业业干了一辈子的爱德塞去世,年仅49岁。这对福特的打击很大,在这之后,他才开始真的放权,把公司的指挥权移交给自己的孙子。孙子的名字也叫亨利·福特,因为重名,所以一般叫他亨利·福特二世。
1947年4月3日,83岁的福特因为脑溢血去世,这位传奇的“汽车大王”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在葬礼的那一天,美国所有的汽车生产线都停工了一分钟,用这种方式来纪念这位开创了汽车工业的“先行者”。
福特去世之后,他的孙子福特二世开始对福特汽车公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福特汽车也在他孙子的手里再次复兴。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虽然也经历了几次波折,但至今依然是全球顶尖的汽车品牌,年销量仍然高居全球销量榜前十。
好,到这里,关于亨利·福特的人生经历就给你全部讲完了。其实纵观福特的一生,可以明显地分成两个阶段,60岁之前和60岁之后。
60岁之前的福特,热衷于发明研究,志向远大,很早就想研制出替代马车的交通工具。在制造出汽车之后,他也不想把汽车当奢侈品来买,而是希望造出人人都能用得起的汽车。
用他自己的话说,他要为95%的大众服务,而不是占少数的那5%的有钱人。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他才能开创性地把流水线生产引进到汽车工业当中。从此之后,汽车就成为了一个标准化的工业产品,而不再是类似手工艺品的存在。
除了引领汽车工业的发展,福特在汽车公司的制度建设方面也做了很大的贡献。福特汽车是第一个给顾客提供售后服务的汽车厂家,他认为一个企业最重要的不是考虑利润,而是应该考虑自己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当你能够用自己的服务满足顾客的需求时,财富就会自然而然地到来。反过来,如果一个企业只考虑利润,却不思考自己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那即便一开始挣到了钱,也注定不会长久。
当时,其他的汽车制造商,完全没有售后服务的概念,车子卖出去就跟工厂没有任何关系了。如果有人对车子不满,那只会被当成讨厌鬼,或者摇钱树。之所以是摇钱树,是因为当厂家帮顾客检修车子的时候,还能再次收取费用,甚至很多修理厂还会故意坑顾客的钱。
这在福特看来完全是本末倒置,为了扭转这种现象,福特表示只要买了福特车,不管出了什么问题,福特汽车都会在第一时间给顾客维修好。正是这样的服务,让福特汽车的销量远远超过了同行,最后也倒逼其他汽车厂商提供同样的服务。
除了对顾客,福特对自己的员工也很慷慨。他是第一个主动提出给工人高工资和高福利的汽车厂商。早在1913年的时候,他就把员工的日薪涨到了5美元,这是当时美国工人平均工资的两三倍。在1918年,福特汽车卖得最好的时候,福特又把工人的日薪涨到了6美元。
当时,福特的涨薪举动遭到了很多同行的抗议,但是福特依然我行我素。事实也证明他的行为是明智的,因为高工资和高福利的加持,福特汽车公司永远都不怕工人流失,福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很高,这让福特汽车的生产效率明显高于同行。另外,因为员工的收入提高,很多员工也成为了福特汽车的消费者,进一步带动了福特汽车的销量。
总之,60岁以前的福特,是一个三观非常正确,充满正义感的人,是美国那个时代实干家的典型代表。他在书里总结了自己能够成功的4个原则,这些原则每一个也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首先,第一个原则是:对未来不要惧怕,对过去予以尊重。福特认为,一个恐惧未来、害怕失败的人,只会作茧自缚。过去的失败,只不过是打开了一扇门,可以让我们更加理智地重新开始。过去的失败,并不会让人蒙羞,害怕失败才是最可耻的。
第二个原则是:不要理睬竞争。就是说,首先要做好自己,而不是破坏别人的利益。不管是谁,哪怕是竞争对手,只要他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就应该让他去做这件事。企图阻止别人获利的行为,是一种犯罪。言外之外,福特更注重于做自己,而不是搞恶性竞争。
第三个原则,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提供服务优先于获取利润。福特并不否认利润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也不反对获取利润,而是强调服务必须在利润的前面,利润并不是企业的出发点,而是服务的自然结果。
第四个原则是:反对低买高卖。在福特的眼里,商业的过程应改是这样的:以公平的价格买进原料,生产中尽可能节省成本,将原料转化成可消费的产品,再向消费者出售。背离这个过程的赌博、投机和耍花招,都不会让一个人成功,只会阻碍商业的发展。
这就是福特认为自己能够成功的四个最基本的原则,是不是听上去都很正气凛然。其实,福特不光是这么说,也的确是这么做的,这些富于理想的原则,也的确让他在创业的时候走得比别人更远,给福特汽车奠定了一个百年企业的基础。
但是60岁之后的福特,已经明显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晚年的福特,变成了一个过于贪恋权力,并且非常自负和固执的人。他始终坚持自己过去的经验,却不顾汽车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导致福特汽车的创新能力大大降低,最终也让福特汽车进入了一个漫长的低谷期。
在福特生命的最后两年时间里,福特汽车已经处于连续亏损的状态,每个月的损失高达1000万美元。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甚至还考虑过由美国联邦政府出钱,来帮助福特汽车度过难关,保证战时的生产。
幸亏他的孙子亨利·福特二世在掌权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又把福特汽车给救了回来,不然的话,福特很可能会在晚年亲手葬送自己创造的伟大企业。福特的故事也再次证明一个道理,没有任何一种具体的企业经营模式是长久不衰的,再优秀的企业和制度,如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等待它的结局就只能是被时代所淘汰。
当然,福特晚年的错误并不能抹杀他的功绩。在福特的思想中,很多让他取得成功的原则至今也依然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区别之处只是怎么让这些原则适应我们所处的时代而已。毕竟,一个像福特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在具体的事情上可能会出错,但他身上的理想主义光芒是永远都不会过时的。
哪怕在福特去世很多年之后,他也依然在美国享有盛誉。1999年,《财富》杂志就把他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2005年,《福布斯》杂志公布了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20位企业家,亨利·福特也是名列榜首。由此可见,他在美国的影响力有多强。
好,到这里,这本《福特自传》就给你全部解读完了。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大单品
不怕未来失败、不理睬竞争、用户服务优先于利润、本分。最后,福特没有把自己的经营原则文化制度化,吸取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