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4年前,60岁的陈先生因便秘、腹痛难忍去医院做检查。等肠镜结果出来了,坏消息是陈先生有肠息肉,好消息是活检提示良性息肉、体积较小。
针对患者的情况,当时的主治医生给了两套治疗方案:一是定期随访、观察。二是直接在内镜下电切除,但是仍需定期复查。
陈先生寻思:反正都得复查,那就不切除了,不仅人少受罪,还能省点钱。等1年后再次复查,陈先生一看到自己的息肉基本没有变化,他便抱有了侥幸心理,觉得息肉也没啥大不了的。之后,他不仅没有选择切除肠息肉,甚至都不去复查了。
一晃5年过去了,陈先生因腹痛、便血持续1周,去了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当初1cm的小息肉已经长至3cm,表面早已糜烂破溃出血。病理活检提示为肠癌。事情到了今天这一步,只因为他忽视了定期复查这件事。
肠道里为什么会长出肠息肉?
什么是肠息肉?其实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肠道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长出了肉疙瘩。
首先,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慢性炎症会让我们的肠道粘膜水肿充血,溃疡愈合后形成瘢痕、凸起增生,诱发肠息肉。
另外,一些生理因素也会导致长出肠息肉。本来随着我们年龄增长,肠道黏膜的组织结构与功能退化,容易引起肠道黏膜增生了。如果我们再常吃很多高脂食物,促使肠道中胆汁酸、胆盐的大量分泌,肠道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殖,也容易诱发肠息肉。
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我们要是还坚持着长期饮食不规律、吸烟饮酒、久坐不动的不良生活习惯,就更容易发生肠道炎症反应,从而导致息肉的产生。
80%的肠癌都是由肠息肉而来的!
为什么建议大家对肠息肉提高警惕心,千万不能任其发展呢?因为这个敌人真的很狡猾。
首先,它擅长利用“地形”来隐藏自己。一个成年人的大肠长1.5米,从回肠开始,由盲肠、升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等部分构成,呈“门”型,弯弯曲曲,含有许多皱褶,便于藏匿。
而且,它还不给我们发出明显的健康预警。凭借自己小巧的身材和便于藏匿的位置,肠息肉喜欢“闷声干大事”。炎症型肠息肉可能会逐渐变大,出现便血、腹泻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起肠梗阻。腺瘤肠息肉数目增加、直径变大的话,仅需5-10年的时间,就有可能发展成大肠癌。
关于肠息肉,你可能会有这些误解
误区一:肠息肉老是复发,是不是代表要得肠癌了?
其实,刚刚我们在上文谈到了肠息肉的发病机制,这也从一定角度解释了为什么肠息肉容易复发。遗传、慢性炎症刺激、饮食、生活方式就像是肠息肉的“发病土壤”,即使我们接受了肠息肉切除术,这片“发病土壤”还是在滋养着息肉的。
所以肠息肉老是复发,不代表一定会得肠癌。但肠息肉不断复发,我们没有及时去医院就诊、处理,放任发展,那发生癌变的概率才是直线上升!
误区二:肠息肉必须摘除吗?
肠息肉太容易复发,切了又长,长了又切。这可怎么办?很多肠息肉患者都有这样的担忧。听说只有可能癌变的腺瘤性息肉需要切除,其他的息肉可以不用管?
其实,息肉主要分为炎症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癌变的概率远低于腺瘤性息肉。
一些炎症性息肉,在进行药物治疗之后就会自行消失,那就没必要摘除了。但那些发展到一定程度,已经引发长期便血、腹泻、肠套叠甚至肠梗阻等的炎症性息肉,还是需要摘除的。
误区二:肠息肉切除后就万事大吉了
顶级医学期刊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的研究结果指出,进行肠息肉切除术后,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依旧增加。尤其是无柄锯齿状息肉、管状绒毛腺瘤和绒毛状腺瘤这三种息肉表现尤为明显。
所以这个研究告诉我们尽管我们切除肠息肉,不代表就远离了疾病,万事大吉了。真正能保平安的手段,不是切除术,而是定期的检查。这样才能防止在复查间隙患癌,及时发现新的病变信号。
出现这些现象,你的息肉可能癌变了
腹痛腹胀
当息肉生长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堵塞肠道,导致肠道功能失调,甚至肠梗阻。所以病人常常会有下腹部的腹痛和腹胀,主要表现为隐痛和胀痛,疼痛感慢慢加重。
便血
肠道内的息肉尺寸变大、数量变大、发生癌变之后,患者容易出现便血分离的情况。而且跟痔疮、肛裂出现的鲜红色血迹不同,肠癌导致的便血颜色较暗、发黑、往往还伴有黏液。
排便习惯、形状改变
肠癌患者的排便次数、排便习惯都会因为肿瘤而改变。可能出现患病之前排便很规律,现在排便次数异常增多,或者交替便秘、腹泻的情况。而且如果肿瘤向肠腔内生长,粪便受到病灶挤压后会变细变长。
贫血
长时间的便血会导致慢性出血,再加上肿瘤掠夺了身体的养分,很多患者的造血功能跟不上,就会导致出现口唇苍白、无血色、消瘦、体重减轻、乏力、头晕等表现。
Dr.X说
长了肠息肉之后,为了保护我们的肠道屏障功能,平时要多吃一些蔬菜瓜果,少吃那些会刺激肠道黏膜的食物,比如辛辣、油炸食物。
太能说了
搬来我的小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