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不爽,俄罗斯不听?中国调停俄乌冲突为何总是难以成功?

乌克兰不爽,俄罗斯不听?中国调停俄乌冲突为何总是难以成功?

00:00
06:35

这个世界破破烂烂,只有中国在缝缝补补。除了厉行环保事业,为全世界的“碳中和”做出巨大贡献,中国在世界各地烽火连天的环境下,始终奔走在调停冲突,推动世界和平的道路上。

作为举足轻重的大国,在不直接参与战争的情况下,调停是凸显大国担当,扩大大国影响力的最佳选择,所以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始终没有放弃调停战争的努力,尤其是2022年2月爆发的俄乌冲突。

然而,虽然中国很卖力,但调停效果却始终一言难尽,不仅乌克兰不买账,俄罗斯也对中国的调停嗤之以鼻。

对于中国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尴尬的结果。那么为何会出现如此匪夷所思的情况呢?静夜史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美国在捣乱

俄乌冲突之所以打了600多天还没个下文,直接原因在于美国不想让俄乌双方偃旗息鼓。

作为综合国力鹤立鸡群的超级大国,美国虽然没有直接参与俄乌冲突,但却始终活跃在煽风点火的道路上。某种程度上说,正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上蹿下跳,才让战争一发不可收拾,如果没有美国的插手,战争可能早就结束了。

而美国之所以不想看到战争结束,根本原因在于俄乌冲突不仅以肉眼可见的方式在削弱俄罗斯,更对追随美国的欧盟形成了猛烈冲击。

想想今天的欧盟,因为失去了俄罗斯天然气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实业纷纷外逃,以及战争的不安全性直接导致欧盟资本外逃,美国的嘴就咧到了耳朵根。

而没有欧盟的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自然稳如泰山,所以美国不想看到战争停止,哪怕战斗到最后一个乌克兰人。

因为美国的捣乱,以及美国综合国力强于中国的客观因素,中国的调停难有成效。

2、时机有误判

很多人说,救溺水的人,最好的方式就是立刻下水,毕竟。早一秒救援就多一秒生的希望。但现实情况是,落水的人为了活下来,会拼命纠缠救援者,甚至在求生本能下会拉着救援者一起罹难。所以最好的救援方式就是等落水者筋疲力尽后,直接将其捞上来。

同理,俄乌冲突最好的调停时间是战争爆发之初就出手,将战火消灭在萌芽状态吗?静夜史认为当然不是,否则两国也不会走到兵戎相见的地步。战争作为政治的延续之所以会爆发,只能说明非战争手段已经用尽,只能通过激烈的厮杀决出输赢。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调停的最好时机,就是等俄乌双方打得筋疲力尽,一来两国充分认识到战争解决不了问题,从而会对调停饱含期望;二来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彼此都渴望和平,调停也更容易成功。

所以,中国的调停之所以没啥用,就是因为介入的时机太早。虽然此举闪耀着捷足先登的光芒,但没有效果的调停除了刷脸还真没啥卵用。

3、方法有缺陷

我们都知道,调停的本质是劝架,但劝架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很多人说,劝架不就是让双方各退一步然后各自满意吗?听起来没错,毕竟只有双方都满意,才能达成妥协。

但问题是,战争从来不是势均力敌的厮杀,否则战争就成了无穷无尽的拉锯战。在有强有弱的情况下,该什么样的妥协才能让双方都满意呢?静夜史认为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毕竟对于强者而言,如果牺牲利益去满足弱者,那干嘛还要接受调停?

所以静夜史始终认为,调停的本质不是和事佬,而是拉偏架,具体来说就是拉拢强者,压制弱者。具体到俄乌冲突,就是拉拢强势一方的乌克兰,毕竟乌克兰的后方,站着整个北约,压制弱势的俄罗斯,让其吐出乌东四州甚至克里米亚。

而我们,却提出了“就地停火”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主张,这让乌克兰怒不可遏,而俄罗斯对中国也颇多不满,毕竟中国没有帮助其实现鲸吞整个乌克兰的目标。

所以,毫无底线的调停,像极了左右摇摆的胡锡进,注定得不到有力支持,当然也就更不容易成功。

很多人说,扶持强者,难道不就是二战前扶持德日法西斯的套路,难道不是助纣为虐吗?听起来有一定道理,但想要实现真正的大国复兴,也就是像今天的美国那样,就必须把美国的崛起之路重温一遍,这是大国复兴之路上的必然修行。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小敬_vd

    这集有水平

    静夜史 回复 @小敬_vd: 老铁过奖啦!

  • 听友459854335

    语音听着不舒服,是机器人讲的吧。改良一下会更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