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国也能乳法?中法海防之战,国民党军是如何暴揍法国侵略者的?

弱国也能乳法?中法海防之战,国民党军是如何暴揍法国侵略者的?

00:00
20:41

法国,一个眼低手高的国家。

1885年6月9日,李鸿章代表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在天津与法国政府代表兼驻法公使巴德诺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也称《中法新约》或《李巴条约》。

对于积贫积弱的清王朝而言,从鸦片战争以来签订不平等条约似乎司空见惯,毕竟屡败屡战却屡战屡败。但1883年到1885年的中法战争,日薄西山的清王朝却是名副其实的胜利者,除了刘永福的黑旗军在越南不断斩杀法国鬼子,冯子材率领清军更是取得了镇南关大捷等一系列胜利,迫使法国总理茹费里等内阁集体垮台,是真正的扬眉吐气。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胜利者的清王朝却在与法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除放弃了清王朝对越南的宗主权,更导致西南门户大开,为法国的进一步渗透埋下了祸根。中法战争也真正成为清朝“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战争。

作为名副其实的“半海权半大陆”帝国,大航海时代以来的法国既有海权帝国的扩张欲望,又兼具了陆权帝国的凶猛强悍。

所以从鸦片战争以来,英国对中国做过的恶,法国基本样样不落,比如在1844年强闯澳门迫使清政府签订中法《黄埔条约》,开启了掠夺中国的步伐;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伙同英军火烧圆明园并迫使清政府签订中法《北京条约》,攫取了更多利益;1895年甲午战争结束后伙同沙俄和德国“三国干涉还辽”,帮助清王朝收复失地的同时讹诈大笔资金;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法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将中国推向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深渊。

可以说,法国对中国犯下的罪行同英国一样罄竹难书,因此有英国强取豪夺的的地方,几乎都有法国狼狈为奸的身影。但由于法国本土与欧洲大陆山水相连且缺乏纵深,因此欧洲大陆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让法国风起云涌,而法国由于本土安全的顾虑,不仅在对外扩张方面远不及作为岛国的英国,在陆权强国建设方面也力不从心。

所以结果就是,法国虽然两头都占却两头都不沾,这是法国在中法战争中军事惨败的重要因素。事实上除了拿破仑战争时代,法军的表现确实一言难尽,这也为法国在1871年惨败于普法战争,掀起法德世仇并在二战期间被纳粹德国灭国打下了坚实基础,而法国在二战期间长达38天的抵抗,也成为战后短短几十年时间,国际社会乳法段子层出不穷的动力和源泉。

对于这一点,法国人民一度非常愤怒,然后狠狠惩罚了那些和纳粹德军有染的法国女人。那么法国男人呢?理论上当然要在战场上报仇雪恨,用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找回失去的自尊。

然后,法国男人用实际行动证明:所谓的报仇雪恨,也可以很丢人,以至于成为见光投降的又一铁证。而南京国民政府,就一度是战后法国的噩梦。

话说中法战争结束后,经过法国侵略者一系列的“开疆拓土”,终于将野心勃勃的越南以及越南的扩张所得柬埔寨收入囊中,而后法国从暹罗手中割取老挝,组成了印度支那,西贡作为法国殖民统治中心,号称“东方小巴黎”。

然而,再美丽的殖民地,都抵不过其他列强的觊觎。由于二战爆发后法国本土为捍卫“没人能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的红线,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举手投降,于是作为纳粹德国盟友的日本迅速行动,不由分说地劫收了法国在亚太地区的殖民所得,尤其是印度支那。

虽然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运动一直在运动,但奈何维希法国才是法国正统,于是法国就这么一直躺到了赢,并借助英国牵制美苏的“东风”踏进了安理会五常的门。

由于审时度势及时投降,法国相比于被一夜打回解放前的英国,反而保存了较多的实力,这让法国感觉野心萌动。

于是法国除加班加点地重返非洲殖民地的“工作岗位”,更马不停蹄地投入到进驻印度支那,重新作威作福的行动中。

然而,由于法国长期缺勤,美国主导的盟军早已在战后将亚太局势安排得有条不紊,比如越南根据1945年7月的《波茨坦公告》,中英两国以北纬16度线为界分别接受日军投降,并托管到越南南北独立建国,法国被排除在外。

本来印度支那的法国侵略者追随本土脚步光速投降后,是立刻与日本帝国主义展开深度合作的,毕竟此举对日法两国都有利。然而就在盟军高歌猛进的1945年3月,法国伪政权却被日本推翻,部分法国人狼狈逃亡中国避难。

于是当得到中英两国分别进入越南南北受降的消息时,身在中国的法国殖民者高层想尽一切办法重返越南北部并要求南京国民政府提供支持,遭到了南京国民政府的严词拒绝。

日本无条件投降后,南京国民政府将驻守云南的第1集团军扩编为一方面军,辖滇军的第60军、93军,中央军的第52军、广东的第62军及3个独立师共计20万人,由卢汉统领,负责越南北部受降事宜。

而在越南南方受降的英军,则为法国大开绿灯,他们纷纷将法军从日军的集中营中解救出来,然后整装待发的法军开始了向越南北部的战略机动。

彼时的越南北方,局面相当复杂,除了长驱直入的20万国民党军,由越南东洋共产党、社会党、国民党、各界救国会等组成的抗日统一战线“越南独立联盟”曾在日本投降后发动“8.19”起义,即“八月革命”,宣布北越独立。

由于和国民党军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双方相处还算融洽,对法国即将到来的侵略同仇敌忾。而蒋介石政权为铲除“云南王”龙云的割据势力,在将滇军调往越南北部受降,同时将缅甸的中央军调回云南“反客为主”发动政变后,炮制了所谓《占领越南军事行动及行政设施十四条》,允许法国重返印度支那重新实施殖民统治。

委员长出卖一方面军及北越换取美英法支持其发动内战的操作,让法国看到了卷土重来的希望。于是法国在1946年2月28日与南京国民政府达成《中法协定》,虽然有法国承担中国军队入越军费,提前交还广州湾租借地,收回滇越铁路云南段以及保证在越华桥地位等条款,但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军事行政权移交法国,并从3月1日至3月15日开始交接防务,最晚于3月31日完成交接,为法国公然重返越南北部提供了可能。

面对背叛,卢汉缺乏杀回云南的胆略,只能服从南京国民政府命令到东北打内战,但出于对北越的同情,要求法国必须与胡志明领导的越南民主共和国达成协议方能交防,并特派53军副军长赵振藩主持越法谈判,在赵振藩的主持下,越法与1946年3月5日夜达成协议:

法国承认越南为自由国家,越南加入印度支那联邦。

双方约定在3月6日下午2点签字,一方面军则允许法军于3月7日由海防登陆。

但法国舰队司令阿巴奴中将却要求提前登陆,也就是3月6日,并阻挠越法协议签字,毕竟法国要的是殖民地,而不是伙伴国。而且,法国作为一心想要凸显影响力的国家,由于此前投降了日军的前科且不在《波茨坦宣言》的战胜国和受降国之列,因此中国拒绝邀请法国殖民地代表参加受降仪式。这让高傲的法国人感受到了奇耻大辱,于是法国一心想要在其它地方找回面子,拳头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更重要的是,根据法国的设想,由于1945年3月9日被日本鬼子灰头土脸地踹出了河内,所以法国决心一定要在1946年3月9日卷土重来,所以要留出足够的提前量,登陆海防时间当然要提前。

于是,法国高调宣布要以陆海空军占领越南北部。虽然在面对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主义时,法军的表现不堪一击,但此时的法国志得意满,并坚信中国还是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法国不仅能打得赢,更能稳稳地赢。

然后,他们做到了,并成功地让中国人民和在越华侨欢欣鼓舞。

虽然委员长为了争取所谓的国际援助打内战,根本不会为了早一天晚一天的问题和法国交恶。但对于驻守越南北部的一方面军而言,抗战爆发以来法国殖民者勾结日本侵略者狼狈为奸,甚至公然作恶伤害中国的罪行历历在目,再加上法国军队作为败军之将还趾高气扬,一副目中无人的模样,于是前线战士无不咬牙切齿、秣兵厉马,随时准备给这些寡廉鲜耻的洋鬼子们还以颜色。

法国一边,虽然看不上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但为了确保登陆战的胜利,法国还是作出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部署,那就是明面上同一方面军谈判,暗地里调兵遣将,共纠集了20000多人,预计3月6日凌晨赶到海防港。

彼时代表中国的陈修和将军正与一方面军万保邦、曾泽生、卢睿泉、周福成四位将军一起,同法国代表萨利少将进行着激烈的谈判,面对法国执意要在3月6日登陆海湾港的无耻要求,陈修和严正警告:

“当前中法两国政府谈判尚在重庆进行,我军并未获得上峰命令,如法军一意孤行强行接防,必将遭到我军全力抗击。”

眼见恐吓不成,萨利恼羞成怒,不成想陈修和直接起身送客:

“让我们在战场上再见吧!”

彼时驻防海防的是53军130师,师长为王理寰少将。

王理寰,1894年出生在辽宁辽阳,东北讲武堂毕业后长期在东北军任职。在西北期间曾与我党多次接触。

全面抗战爆发后,王理寰率部多次与日军激战,1943年被任命为130师少将师长后,加入中国远征军对日作战,率部参加腾冲战役。抗战胜利后,驻防越南海防,并在此创造了彪炳史册的胜利。

3月5日,法国临时代表阿夫申来到130师师部,蛮横要求130师撤出海防,限明天拂晓前完成。

法国的无理要求,被王理寰严词拒绝,表示未接到交防命令,并警告法军“如不听劝告,本师守土有责, 只有履行职责,一切后果由法方负责。”

但法国人的种种强硬表态,还是让王理寰产生了怀疑,于是暗地查看,果然发现法国人已经密谋武装接防。

为防止法国阴谋得逞,王理寰立刻关闭海防所有灯塔,防止敌军侦查;同时封锁港口,命令全城士兵进入备战状态;最后将海防港内的所有船只开入内河,防止被炮火所伤。

准备好一切后,法国也急不可耐地开始了挑衅和入侵。

3月6日早8点,13艘法国军舰(包括6艘步兵登陆艇,3艘坦克登陆舰,4艘运输船)载着法国殖民军第9师、远东海军陆战旅和一些支撑单位共计20000余人,浩浩荡荡地杀向海防。

面对法军的入侵,王理寰立刻报告并得到“如敢强行登陆,给予迎头痛击”的命令,同时集结在码头附近准备前往东北的第60军炮营也加入防守序列严阵以待。

由于港口只有两条水道,法国军舰只能鱼贯而入,并对岸上目标进行猛烈轰击,造成大量越南平民伤亡。

更过分的是,法国军舰的猛烈炮击,引爆了岸上缴获的日军弹药库,整个海防港地动山摇,彻底激怒了中国守军的怒火,于是王理寰命令338团猛烈还击。

不过,陆军的步枪和机枪,根本奈何不了皮糙肉厚的军舰,虽然勉强打退法军初次进攻,终归还是力不从心。

关键时刻,驻守弹药库的184师警卫连2排上士班长杨金在死里逃生后,找火力加强连要来一支火箭筒,在法军第二次大摇大摆地开入港口时扛起火箭筒,依靠高超的射击技术击中法军“海狮”号运兵船弹药库,直接导致“海狮”号在一阵猛烈的爆炸后迅速倾斜沉没。

紧接着,正在附近操练的60军184师和21师两个山炮营自发参战,24门94式山炮在不到2000米的距离内对法舰展开猛烈炮击。

法军没有想到中国守军的炮火如此猛烈,于是紧急倒车退出码头,并在外海重新组队分成3个波次进攻。

面对法军的贼心不死,码头正面的1连守军按照连长赵敬武的命令,等到3组法舰全部进入码头后才发起猛烈反击。

由于战术指挥得当,再加上一线将士的猛烈反击,3艘法舰很快中弹起火,剩下3艘则不顾一切地向后逃遁。

由于军舰中弹起火,舰上的法国鬼子们抱头鼠窜、乱作一团,很多人更是慌不择路跳入水中,并很快遭到了1连将士机枪和步枪的猛烈射击,海面上法国鬼子鬼哭狼嚎的声音此起彼伏。

然后,在王理寰师长的命令下,1连发起了痛打落水狗的猛烈冲锋,并再度看到了法国将士们黝黑的胳肢窝。

眼看法国舰队的退路被山炮营再度封锁,法军旗舰“亚达尔克”号挂上了早已准备好的白旗。待到午时三刻,中法海防之战终于落下帷幕,此战中国守军伤亡30余人,法军则伤亡500多人,被俘2500多人,光辉的投降案例上再度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战后,法国舰队司令阿巴奴在美国中校的陪同下上岸到130师部谈判。除了要求中国国旗与白旗交相悬挂,逼迫中国承认违背协定,还要求中国军队同意他们打捞3艘已失去战斗力的军舰并抢救伤员,最后允许他们体面撤退。

一个干啥啥不行,咋打打不赢的军队,竟然还有着比战胜国还夸张的盛气凌人,对面的中国将领们都被气笑了,这都一帮什么玩意儿?门外的中越民众都沸腾了,看来这帮孙子今天没想走出这个门!

面对这帮净想屁吃的败军之将,王理寰给予了有理有据的驳斥,并把拟定好的协议文件甩在阿巴奴面前,内容为法军赔偿海防市内居民的所有损失,承担事件责任,并保证今后绝不再来偷袭海防。

面对中国代表的威严,阿巴奴只能签下协议,狼狈退回,并在打捞完尸体后退回西贡,法国的国际地位再度蒙上一层阴影,中国军队则打出了国威,得到了中越民众的热烈拥护,更令国际社会刮目相看。

然而,如此扬眉吐气的局面只维持了11天。3月17日,国军130师撤离海防,法军随后于18日进入。

5月,国民党军全部撤离越南,法国再度“不胜而胜”。而后背信弃义的法国与北越在1946年11月22日全面开战,这就是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