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史话 159 反法同盟又破产,第一执政要卖地

欧洲史话 159 反法同盟又破产,第一执政要卖地

00:00
20:25

大家好,我是枫落白衣,上集我们说法国大革命最后很滑稽地走向了独裁,而人家英格兰100多年前的光荣革命却形成了君主立宪,美国的独立战争更是一步到位,走向了共和,为啥?为什么大家都嚷嚷着“革命了”,结果却不同?这事儿在我来看,就是一句话,社会基础不同。

一、各国革命为什么结果不同


英国啥基础?从盎格鲁撒克逊人在英格兰耀武扬威的那一天开始,它的王权就是受限的,早期有贤人会议,公认的一种遏制王权膨胀的政治形态,后来的贵族也是不断和国王争权,自无地王约翰签署大宪章以来,王权和贵族之间就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有没有君主立宪的那个宪法,英国国王他从来都不是一言九鼎的,可以这样说,英国是一直走在君主立宪的道路上,再加上孤悬海外,几百年没有本土战争的安全保证,用咱们老祖宗的话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全占了,光荣革命的君主立宪制可谓是水到渠成。


美国和英国是截然相反的,那块土地上,几乎都是由一群极度反感王权社会的人组成的,想当年要不是看这个乔治,那个路易不顺眼,怎么可能跑出大欧洲,来到这片蛮荒之地?所以,它的国王(也就是英王)几乎没有任何权力,传统贵族更是影响不到这里,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在一个群体上,就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或者说二道贩子加地主老财,而这些人的利益是一致的,诉求也极其简单,彻底地摆脱国王和贵族的束缚。社会基础简单,目的明确,最后走向资产阶级新贵共和,那也是顺理成章的。


但1789年的法国却很麻烦,一直以来,它的君权都十分强大,凌驾于贵族和教会之上,所以当路易十六感觉到王权受到了威胁,他没有像英国后来的君主那样,寻求一种妥协的解决方案,而是强硬地试图维护王室的权威,里子面子全想要。


国王和贵族不知道妥协的斗争艺术,那么老百姓呢?或者说代表他们的第三等级呢?很遗憾,他们也不知道,两边都像是干柴,一堆堆地摆在那里,三级会议就是那个火星子,一瞬之间,革命的大火就点了起来。


除了不知道妥协,法国人民还不知道自己的目的是啥,或者说没有一个统一的,坚定的革命目标,一开始的目的可能是君主立宪,像英国那样;但后来激进派一忽悠,就变成砍下君主脑袋,直接走共和道路了;再往后,共和也忘了,成了第三等级专政了,谁不服就咔嚓你,整个社会充满了暴力美学,甚至是人人自危,恐怖异常;这种日子当然过不长,折腾一番,又觉得古罗马的制度也不错,弄出督政官,元老院以及相当于罗马公民大会的500人院;等到拿破仑推翻了督政府,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别管啥玩意,别折腾了,您说啥是啥。


我们说即便是到了今天,英国光荣革命,美国独立革命以及法国大革命三者的革命过程和形势,对我们还是很有启迪作用的,尤其是法国大革命,后来法国总统密特朗曾经说过:“法国大革命就像生活本身一样,是一个混合物。它既鼓舞人心,又令人难以接受。在大革命中,希望与恐怖交织,暴力与博爱杂陈。”为什么一场因为追求平等,自由和民主而掀起来的大革命是这个样子的,再联想到后来其他国家的一些革命,这个问题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

二、拿破仑对阵第二次反法同盟


言归正传,拿破仑当选为第一执政之后,面对的第一件事就是如何对付第二次反法同盟军。一番琢磨之后,拿破仑还是把主攻方向定位在奥地利身上,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奥地利相当于欧洲大陆上的旗手,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地利大公一旦失败,整个欧洲的其他势力都会罢手;第二个原因就是奥地利这帮怂货比英国人好打多了。

就这样,1800年6月,拿破仑带领法军翻越了阿尔卑斯山,进入了意大利,一场马伦哥战役(法语:Bataille de Marengo)下来,奥地利损失了15000人左右,彻底丧失了在意大利半岛和法国争雄的能力。


前面说过,英姿雄伟的拿破仑同志,在跨过阿尔卑斯山的时候,胯下骑的是一头驴,而不是威风凛凛的大白马,实际上,耐力更好的驴才是长途行军,翻山越岭的首选,马匹都是用来冲锋的。顺便说一句,拿破仑本人最善于使用驴这种动物,进攻埃及的时候,他就下过一道命令,“让驴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为啥?因为知识分子和驴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对于拿破仑很重要,二是很弱小,走在中间,一旦有遭遇战,可以受到外围士兵的保护,当然,你偏偏说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有倔脾气,我也同意。


继马伦哥战役之后,1800年末,另外一位法国将军莫罗在霍恩林登战役(Battle of Hohenlinden)里击溃了奥地利6万大军。这样一来,奥地利丧失了和法国继续作战的勇气,不得不退出了反法同盟,双方签订了《吕内维尔条约》,除了重新划定了边境,还强调说从此之后,一定要和平、友好和互相理解,当然,谁都知道,欧洲历史上这种契约多如牛毛,但基本都是废话一箩筐,随时可以撕掉翻脸。


奥地利不打了,他的小弟们自然也停手了,剩下的就是英国人了,本来英国人也不想打了,可它这时候的情况却有点特殊,咋特殊呢?它的国名又变了,变成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这事儿是这样的:


法国人一闹革命,爱尔兰王国的天主教徒就坐不住了,他们也跟着起来造反。在这一点上,英格兰国王和贵族之间是高度一致的,必须拍死,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爱尔兰的暴动很快就被平定了。可事后国王乔治和大臣们一商量,法国佬这个革命看起来没完没了的,如果我们这边一不留神,爱尔兰说不定就和法国的革命者穿一条裤子了,那咋办?干脆,也别搞什么国家邦联了,直接把爱尔兰吞并算了。


就这样,在英格兰的高压和爱尔兰内部“爱奸们”的努力之下,双方议会最终通过了《1800年联合法令》(Acts of Union 1800),规定从1801年1月1日起,正式成立一个新国家,就是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当然,国王还是乔治三世,这哥们还是相当宽容的,说在爱尔兰,信仰自由,也就是承诺不迫害天主教徒,这也是爱尔兰为什么同意合并的先决条件。


新的联合王国国旗,和今天英国国旗是一模一样的,就是你在电视里经常看到的米字旗,但这面旗咋来的,却是值得说一说,也挺有意思的。


本来呢,英格兰历史上是没有国旗的,最早勉强可以算是国旗的,还来自当年的狮心王理查,他在加入十字军进行东征的时候,得到了热那亚共和国的很多资助,一来为了感谢,二来也因为那时候热那亚极其强大,整个地中海上,无论是国家,还是海盗,都必须给它几分面子,所以呢,狮心王就把热那亚共和国的旗帜插到了自己的船头。随后不久,整个英格兰就开始使用这面旗作为国旗,很简单的一个图案,就是白底红十字,又称为圣乔治十字(St George's Cross);


等到把苏格兰吞并之后,国旗的式样就换了一下,把苏格兰的蓝底白色X的图案加在了英格兰国旗之上。苏格兰旗帜上面的白色X大有来历,叫做圣安德鲁十字(Saint Andrew's Cross),而圣安德鲁是耶稣的第一位徒弟,也是十二门徒中的老大,据说这位圣人当年殉道的时候,钉死他的十字架不是端端正正摆放的,而是转了一个角度,看起来是一个X的造型,所以苏格兰人就一直崇拜这个X十字架。顺便说一句,这个圣安德鲁在中文语境里不出名,但他一直到今天,也是俄罗斯、乌克兰、希腊等国的守护圣人,地位在那边是相当地高。


等到这次英格兰又把爱尔兰揽进自己怀抱之后,猛地发现,原来这群家伙也有自己的圣人,名字叫圣帕特里克(St. Patrick),传说中,那是第一位把基督教带到爱尔兰岛的圣人,并且这位圣人也有自己的十字,那就是圣帕特里克十字(Saint Patrick's Cross),白底上面一个红色的X。


这下就有意思了,大家都是圣人,分一个你高我低那肯定不合适,咋整呢?没啥好办法,再往上叠加就是了,就这样,今天英国的米字旗就变成这个样子了,是三大圣人的十字叠加结果,中央的红十字,是圣乔治的,属于英格兰;白色的那个X是苏格兰的圣安德鲁十字;而红色的那个X是爱尔兰的圣帕特里克十字,三大十字,那自然是很辟邪的。


在乔治三世完成了这个大十字合并工作之后,下面自然就有拍马屁的人,恭恭敬敬地上书曰:陛下应该称帝,名号我都想好了,就叫“不列颠群岛皇帝”。不过乔老三还是很谨慎的,委婉地拒绝了。这里面的原因很简单,那时候称皇帝,必须是罗马教皇点头的,也必须和当年罗马扯上一点关系,可英国早就脱离天主教,另立新的门户,和罗马更是八竿子都打不到,估计教皇是一定不会颁发“不列颠群岛皇帝”证书的,不仅得不到皇帝的头衔,还肯定会招来欧洲其他国家的嘲笑。


所以,思来想去,乔治三世放弃了当皇帝的想法,而且,这哥们在思考皇帝头衔的时候,还想到了他们英格兰国王一直坚持的法兰西国王称号,几百年了,法兰西是肯定拿不回来了,继续坚持下去,也只不过是一个笑话,这导致他又非常明智地放弃了那个头衔,只保留了大不列颠国王的称号。


可是放弃法兰西国王这事让乔老三心里还是很不舒服,加上他也需要在刚征服的爱尔兰人面前得瑟一下,这两个原因驱使他决定这时候对法国态度强硬一下。


就这样,即便是1801年奥地利等国家退出第二次反法同盟,导致联盟事实上的崩溃,英国也还是没有放弃,而且乔治三世依靠强大的海军,真的取得了比较辉煌的成绩,在1801年的埃及海战中,把法国的埃及远征军打了一个落花流水,迫使这支军队举起了白旗,灰溜溜地回到了法国,结束了法军在埃及为期三年的占领。

三、1802年的停战协议及海地独立


这场战争有一件事情值得说一下,那就是法国远征军里有一件从埃及得到的宝贝,被英国强硬地据为己有,鼎鼎大名的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


前面讲过,拿破仑带到埃及的远征军里,有160多位学者,他们在埃及进行了很多次刨人家祖坟的活动,很偶然地,这群盗墓的发现了这个罗塞塔石碑,之所以说它是一个宝贝,是因为这块石碑上刻有三种文字,分别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埃及老百姓用的草书,还有就是希腊文,三种文字记录的是同样的内容,都是托勒密五世颁布的一道命令。


那为啥说三种文字就珍贵呢?原因是那时候吧,已经没有人认识古埃及的象形文了,但是希腊文大家却是认识的,这样看来,罗塞塔石碑就相当于是一本字典,可以解开埃及象形文字之谜,法兰西大头兵不知道它的珍贵,但在和驴一样地位的学者眼里,那可是无价之宝。很明显,英国海军里面也有识货的,无比霸道地把石碑运回了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


今天的大英博物馆,已经成了伦敦的地标,游客必须打卡的地方,提起它的由来,也挺有意思。1753年的时候,一位英国爱国收藏家斯隆爵士(Sloane),在垂死之际,把自己收藏的将近8万件藏品全都捐给了国家。可他蹬腿之后,英国政府却发了愁,八万多件,堆积如山,这可往哪儿放啊?最后当时的首相想了一个办法,号召民众捐款,建了一座宫殿,用来放这笔飞来横财,这也是大英博物馆最初的由来。后来随着英国在全世界占领的殖民地越来越多,抢劫事业飞速发展,抢来的古董珍玩也越来越多,全世界的好东西都好像长了翅膀,飞到了伦敦,这个大英博物馆地方就不够了,还不是一次不够,前前后后,扩张了好几次,开了好几个分馆,才算是把抢到的东西都放进去了。


今天你要是去参观大英博物馆,你就知道,那里面中国古代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就连讲解员都会一脸自豪地说:“中国古代最好的瓷器都在这儿了”。这话虽然很刺耳,但也是事实,不过实话实说,它总是让我想起另一句话,“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言归正传,英国海军的胜利也并不能掩盖一件事,那就是第二次反法同盟实际上已经彻底破裂。于是,见好就收的英法两国在1802年3月,也签署了一个协议,《亚眠和约》(Treaty of Amiens)。和约自然还是那两件事,一个是重新规划一下势力范围,另一个就是车轱辘话,再次确认“和平,友谊和互相理解”,当然,后面的事实证明,无论是英法,还是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这些家伙从来就没想过遵守什么契约。


但无论如何,1802年的停战协议,也算是让欧洲人民暂时获得了宝贵的和平,这个和平对于法国人来说,尤其重要,大家太需要歇口气了。


很多法国人把这个功绩算在了拿破仑身上,这就让他很轻松地在1802年9月,修改了前面那个共和八年宪法,把自己改成了终身第一执政,相当于罗马的终身独裁官。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远在美洲的法国殖民地圣多明各(Saint-Domingue)出事了。


这个圣多明各的历史相当悠久,它是当年哥伦布登陆美洲的第一个落脚点,也是欧洲人在美洲建立的第一个殖民地。当然,这两个第一对于当地人和非洲奴隶那就不是啥好事了,法国人强迫他们在甘蔗园里没日没夜地工作,最高峰的时候,每年要运送600多艘船的蔗糖给法国,法国当时2500多万人口里面,大概有一两百万直接或者间接地依靠这个小小的殖民地生活,被称为世界上“最富有”的殖民地。


那这个殖民地出啥事了呢?简单,奴隶造反。受到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圣多明各的奴隶从1791年开始,就开始造反,1802年,终于达到了高潮,让拿破仑不得不派部队去平叛,而且数量还不小,整整4万人,拿破仑觉得这就是大炮打蚊子,肯定够了。


可惜的是,两件事导致他失算了,第一件事是当时法国军队里有不少波兰人,这些家伙因为三次瓜分波兰的行动,有家难回,只好加入法国军队混口饭吃,但看到圣多明各奴隶们的惨状,这些波兰士兵马上就起了同情心,最后居然集体叛逃,加入了叛军,调转枪口,开始打法国人;第二件事是因为当地为了大干快干生产蔗糖,从非洲搞过来太多的奴隶,导致1802年一种传染病正在流行,很遗憾,就像当年印第安人对天花没有抵抗力一样,法国士兵对这种称为黄热病的传染病,也没抵抗力,大批士兵中招之后悲惨地死去。


有了这两个原因,最终法国军队只能彻底放弃了圣多明哥。


圣多明哥独立之后,它的领导人让-雅克·德萨林 (Jean-Jacques Dessalines)称帝,国家的名字是海地第一帝国(Haiti),也就是今天的海地共和国。它是美洲第二个独立的殖民地,也是第一个全面废除奴隶制的国家。可也正是因为它废除奴隶制,导致美国当时的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很长时间之内,不仅不承认它的主权,还试图从国际上孤立它,为啥?因为杰斐逊担心承认海地独立的话,会导致美国境内的奴隶也跟着造反。你要是问,杰斐逊不是写了《独立宣言》,说人人生而平等吗?那我只能说,朋友,你太认真了,这样很不好的。


当然,你要是反过来说,海地废除了奴隶制,可真伟大,那我就要告诉你了,它的政府所有高层,都是奴隶出身,这些家伙翻身当上主人之后,在三个月内,屠杀了5000多名白人,包括那些曾经同情他们,帮助过他们的白人。只有两种人没杀,一是波兰人,因为这些家伙还在帮着他们打仗,还有就是自愿嫁给本地人的白人妇女,剩下的,全都咔嚓了。


现在我问你,海地伟大不?所以,历史和历史人物,从来不是计算机世界,只有零和一的。


言归正传,失去圣多明各这件事,让远在巴黎的拿破仑陷入了深思,他在想了很长时间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把北美洲法国最大的殖民地路易斯安那卖给美国人,而且必须是美国人,其他人出再多的钱俺也不卖。


当时的路易斯安那,可不是现在的美国路易斯安那州那么大点儿,它横亘在北美洲中部,大概是今天美国面积的四分之一那么大,换句话说,美国今天的国土,有25%是从拿破仑手里买来的,那当时美国人花了多少钱呢?1500万美元,相当于一亩地18美分。这个价格现在自不用说,和白给没有区别,就算是在当时,那也是惊人的便宜,因为一开始的时候,美国人打算从法国这块殖民地上购买的新奥尔良,出的价格都是200万美元,而那仅仅是一个城市而已。


那么问题就来了,拿破仑为啥以这么低的价格出售路易斯安那呢?脑袋被他骑的那头驴踢了?这个,我们下集再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枫落白衣

    【小助手】 欢迎加入枫落白衣福利群: 为答谢老铁们对节目的支持喜爱,枫落白衣老师想给大家开系列福利小灶,首次主题是:中华帝国制度随便聊,预计一个半小时,约在草长莺飞暮春三月的某个周末,大家先加小助手微信:ximajun2018,备注“史话”入群,了解详情,到时可获赠部分讲课资料,并和枫落白衣及众多听友同群吹水。

  • 三丫家的丫

    朋友你太认真了,这样不太好先生这样黑化杰斐逊也不太好吧

    西庐闲云_fs 回复 @三丫家的丫: 说到主子了?

  • 听友396585580

    历史和历史人物,从来不是计算机世界,只有零和一的… 精辟

  • zaze_rm

    英国光荣革命成功了,但还是保留了君主一直到今天。美国独立革命成功了,但还是保留了奴隶制,在当时并没有实现人人平等(当然现在也没实现而且我觉得这就不可能实现)。法国革命也成功了吧,但结果在当时也更不美好,只不过用更加集权更加专治的形式替代了国王的统治

    西庐闲云_fs 回复 @zaze_rm: 结果拿破仑还称帝了!拿破仑被搞掉之后,从此法国就衰败了,再也没有了昔日的荣光,二战直接变成投降国!

  • 吴承彧

    英国如果再往前倒倒,不也是砍了国王的脑袋吗?不也是形成了克伦威尔的独裁吗?法国不过是晚了一百多年而已

  • 阿良暴揍道老二

    前面不是说第一门徒是圣彼得吗

  • 西庐闲云_fs

    也只有白痴才相信欧美的契约精神!

  • 宗立_hg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是必须的代价

  • 董大ye

    来了

  • dgeythczr8yzq1qr4inl

    在微信听的,今天才发现这儿有文稿。以后不用为人名地名发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