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毛主席评价为“力挽狂澜”的国民军高级将领,都是谁?
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进入尾声,由蒋介石带领的国民军队伍也开始撤出大陆,最终去往台湾驻守。
而国共双方从1945年打到此时,彼此的情况也出现非常明显的改变。
从兵力来看,当初内战打响时,国民军队伍足足有上百万人,而我党当时的兵力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我党的队伍越来越大,而国民军直到退守台湾时,人数大约剩下几十万而已,这其中还包含一些随军家属。
那么,为何会造成这种局面呢?毛主席曾对此进行评价,表示在蒋介石手下有三员悍将,但凡蒋介石能重用其中之一,都不会输的这么惨。
能得到毛主席如此高评价的三个人,分别都是谁?他们都有什么经历?
骁勇善战常遭排挤
在国民党的一众将领中,有不少人都是骁勇善战的,这其中大部分人都能受到重用,或者最后成为蒋介石的心腹。
在这其中,就有一个叫做薛岳的陆军上将是个例外。他虽然骁勇善战,但是时常遭受排挤,再加上他的出身始终未能让他受到蒋介石的重用。
薛岳出生在广东,从小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早早的就确立了自己的目标,那就是要成为像岳飞一样的人物。
很早的时候,薛岳就跟在孙先生手下,参与过北伐,后来又成为国民党内的高级将领。此后在抗战中,薛岳的骁勇善战得到充分的体现。
在武汉会战中,万家岭是最激烈的一战,当时这一战的胜利,打破日军在当时“战无不胜”的记录,而薛岳就参与其中。
1938年6月开始,我国军队对日军展开反攻,当时蒋介石任命薛岳为第九战区第一团的司令。
8月开始,薛岳负责鄱阳湖沿岸的防卫工作,在他一系列巧妙的布防以后,当时直接全歼日军一个师团大部。
随后,薛岳又及时防住想要卷土重来的敌人,将日军的铃木联队全部剿灭。随后又指挥队伍继续作战,直到胜利拿下此次战役,歼灭日军一万多人。
当时得知这个好消息后,作为薛岳的老朋友、同时也是新四军军长的叶挺,给薛岳去电表示祝贺,表示他的战功必然会永垂不朽。
此后,薛岳又接连在三次长沙会战中取得胜利,这次的成绩堪称薛岳人生的“高光时刻”。因为这次胜利,薛岳还被称为国军队伍里,抗日的十大名将之一。
既然如此骁勇善战,为何薛岳没能得到蒋介石的重用呢?
薛岳的个性非常耿直,只知道行军打仗,对于一些人情世故并不上心,因此他虽然功劳不小,但是也因为成绩太漂亮而在同僚之间遭遇排挤。
再加上薛岳出身于保定军校,而非蒋介石最喜欢的黄埔军校,因此薛岳虽然偶尔会受到重用,但是始终无法得到蒋介石真正的信任。
也就是说,薛岳虽然打仗厉害,但是在国民党内部属于“边缘人物”,没什么话语权。
直到国民军退到台湾后,薛岳也对世事看淡了,渐渐地远离政治,只是平静的过着自己的生活。和蒋介石及其家族之间,也保持着不咸不淡的关系。
或许正是因为看得明白、想得开,薛岳一直活到102岁才去世,算是比较长寿了。
与薛岳因出身而不被重视相比,白崇禧倒是国民党队伍里的主要人物,但他和蒋介石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复杂的。
与蒋介石关系飘忽不定
在长达八年的抗战中,国民军将领白崇禧在其中做出许多重要的贡献。
在民国时期,白崇禧就以智勇双全闻名。他既深刻了解兵法策略能实际运用,而且还能指挥大兵团作战,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猛将。
抗战时期,白崇禧经常亲往前线,参与了不少重要的战役,比如我们熟知的淞沪、台儿庄、南昌、长沙战役等等。因为他在战争中不凡的表现,当时队伍里称呼他为“小诸葛”。
除了参与战争,白崇禧在抗战中还编写了一系列军事教材,都是有关游击战和陆军教育的,而这些著作也都在此后培养人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白崇禧还主张设立空军学校、在家乡桂林设立各种针对抗日战术的组织,为当时中国抗战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如此重要的国民军人物,和蒋介石之间又有什么纠葛呢?
首先是在日军向我国发起侵略时,当时蒋介石选择“不抵抗”的行为,让白崇禧大感不快,于是他和李宗仁等人组建一支抗日救国军,联合向蒋介石进行施压。
当时,白崇禧等人要求蒋介石对日发起宣战,算是在一定程度上促成蒋介石抗日,这次行动就是大众熟知的“两广事变”。
后来蒋介石几次“下野”,其中也有白崇禧的“功劳”。
1927年,蒋介石就“下野”问题,准备将李宗仁和白崇禧召回商量对策,谁知李宗仁直接同意这一决定。
蒋介石随即召开会议,提出作战意见后,白崇禧不同意他的意见,因此两人吵了起来,白崇禧顺势也表示让蒋介石“离开一阵子”。
而其他人也赞同这一点,此后蒋介石离开了南京。
随后,蒋介石和白崇禧所在的桂系队伍发生冲突,两边的斗争相对来说还是非常激烈的。而李宗仁和白崇禧二人再次将蒋介石赶下台。
可以说蒋、桂之间的纠葛还是非常复杂的,一直到抗战开始后,白崇禧才愿意和蒋介石进行合作,一起对抗日军。
到了解放战争中,蒋、白二人的分歧越来越大,这也是国民党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
往台湾撤退之前,蒋介石曾经派人带着大笔钱财劝说白崇禧,让他跟着自己一起到台湾,还承诺会给他高位。
但是白崇禧跟着到台湾以后,蒋介石却并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反而把白崇禧晾在那里不管不问。
而且白崇禧的职务基本都被撤销,只留下一些空头虚名。无所事事的白崇禧只能靠一些娱乐来打发时间,一直到1966年病逝。
关于白崇禧的病逝,有很多人猜测是被蒋介石所害,不过这一说法始终未能得到有力的证实。
名将被诬陷软禁
最后一位被毛主席称为蒋介石麾下猛将的,则是孙立人。
孙立人和前两位不同,他家世代都是读书人,孙立人的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后来甚至考入清华土木工程系。
毕业后,孙立人又得到公费留学的机会,并前往美国一所著名军校读书,从此开始自己的军旅生涯,属于“弃笔从戎”。
回国的孙立人加入抗战队伍,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美国军校所学的教育方式,和中国传统教育相结合,制定一套属于自身部队的训练计划。
在淞沪站长中,孙立人因为想要提前设伏,结果被敌人发现将其炸伤,后被送往香港进行养伤。
伤愈后,孙立人继续参加保卫武汉的战斗,随后又进入队伍中参与训练,几年后晋升为少将师长,由他带领的部队也成为当时的主力之一。
1942年,孙立人率部赴缅甸作战,再次立下赫赫战功。
而他和蒋介石之间的裂痕,也是从内战时期开始的。
这一时期,和蒋介石有联系的美国非常看好孙立人,想要让他取代蒋介石。而蒋介石为了获得美国进一步的援助,于是给予孙立人高位。
然而,蒋介石的心里早已对孙立人产生怀疑,还时常担心他会在美国的支持下,实行推翻自己的行动。
因此,后来的蒋介石开始有心削弱孙立人手中的权力,想让他远离战场。
直到退守台湾以后,孙立人被人用一封“密信”告发,称其要开展“兵变”,而蒋介石也趁机问罪孙立人。
随后孙立人被软禁,他的一众心腹都被调离原职,或者被以各种理由进行查办,当时受到牵连的大约有300多人。
孙立人被软禁在一处住宅里,身边还有一些名为副官,但实际是进行监视的人员。
在最初的两年时间里,孙立人连薪水都被停了,平时只能种一些水果,再靠妻子拿出去变卖来维持家用。
就在这样不杀、不问、不判也不放的生活中,孙立人过了33年。期间蒋介石去世,孙立人提出想去进行吊唁,也不被允许。
而他几次递交辞职信,想要辞去自己在国民党内的职务,最后也都被退回。
1988年,孙立人终于重获自由,结束了自己长达30多年的软禁生活。但是恢复自由身之后,孙立人也只过了两年的舒心日子,就在1990年底病逝。
直到多年以后,孙立人当初被莫名安上的罪名,才得到间接平反。
其实蒋、孙二人的分歧,并不只是因为猜忌和不满,孙立人曾经向身边人透露过自己对蒋介石的看法。他认为蒋介石早期的确是英明的,但是后来膨胀了,不向自己低头的人蒋介石就不用,这样的用人方式显然并不合适。
结语
通过这三位国民军高级将领的经历,其实就可以看出,蒋介石在用人方面并不是完全的“知人善用”,相信这也是国民党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用人方面,蒋介石虽然也考虑此人有没有真本事,但更多的还是从出身、忠诚度出发。
例如薛岳来说,他骁勇善战却不是从黄埔军校、不是从蒋介石手下带出来的,所以就不被重用;而白崇禧、孙立人则是不符合蒋介石的标准,对自己不够完全忠诚,最后也沦为“弃子”。
然而,假如蒋介石真的善用这几员猛将,内战的结局就会改变吗?实则不然,国民党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其本身已经丧失民心,人民群众通过一系列的实例比较,最终选择了真正为民着想的共产党。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