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评价蒋介石:他手下有三大悍将,重用一个都不会败得这么惨

毛主席评价蒋介石:他手下有三大悍将,重用一个都不会败得这么惨

00:00
12:33

如果说近代史上哪座学校最牛,想必有很多人都会想到黄埔军校这个名字。虽然黄埔军校仅仅招生6年,然而,却培养了上千名军事和政治人才。

作为黄埔军校的校长,蒋介石对这些人才有一定的“教养之恩”。然而,手下将官无数的蒋介石,最终还是落得个败守台湾的结局。

而毛主席在解放后期的一段话,揭开了蒋介石在人才任用方面失利的原因。他说:“蒋介石手里有三员猛将,但凡三个人里他重用一个,也不会败的如此之惨。”

那么,这三员猛将到底都是谁?为何能够得到毛主席的高度评价?蒋介石又为何没有重要他们呢?

孙立人:仁安羌战场 一战成名

这第一位猛将,就是在仁安羌战场一战成名的孙立人。孙立人,出生于安徽省庐江县一户富庶家庭。年幼的孙立人,从来不为生计担忧。因此当他长到上学的年纪时,便被父母送去了当地学堂。

好在孙立人本人聪明伶俐,靠着自己的专业技能,他成功考入了清华大学机械工程专业。清华大学的生活,是孙立人整个人生之中最平静的时光。

除了日常的课业之外,孙立人还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同时擅长篮球、棒球和足球,是学校当时的风云人物,被称为“三球选手”。

结束清华大学的课程后,孙立人决定继续求学,1923年,孙立人远赴美国继续钻研机械工程。在美国独自生活的日子里,孙立人不仅精进了专业知识,还对象牙塔之外的社会现实,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他看到,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大街,已经是高楼林立。而此时的中国,还处在混乱的民国时期,军阀当道,列强环伺,老百姓苦不堪言。

和其他年轻学子一样,孙立人开始权衡“求学”与“救国”的重要性。不久之后,孙立人就暂停了在机械专业继续深造的想法,前往弗吉尼亚军校,研读与国防军事相关的课程。

学成之后,孙立人决定返回中国,开启自己的戎马生涯。

由于受到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孙立人在军营里表现得极为突出,很快就从中央党务学校的上尉军训队长,成长为了侍卫总队的副总队长。

之后,孙立人被宋子文看重,担任了国民党税警总团的上校团长。1932年,日军初涉上海之时,宋子文将这支亲兵扩展至了8个团,孙立人的地位也因此水涨船高。

淞沪会战爆发后,孙立人手下的税警总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死守苏州河的过程中,这支具有特务营性质的税警团,捣毁了日本人的机械师,而孙立人,也因此成为了击败日本常胜军团的国民党英雄。

在此之后,孙立人又率领军队远赴缅甸,夺取“仁安羌大捷”。此战之后,孙立人收获了来自中国、英国和缅甸三国的嘉奖,甚至还被西方媒体称为“东方的隆美尔”。

不过,孙立人在收获西方人关注的同时,也遭到了蒋介石的嫉恨。

这个时候,身处国内的蒋介石屡次败于我军,遭到了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政界的质疑。而另一边风头正盛的孙立人,却透露出取而代之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只好把孙立人排挤出国民党核心,将其派去训练新兵。1955年,孙立人在台湾被蒋介石安上“反叛”的名头遭到囚禁,最终于1990年走完了自己辉煌又忿忿不平的一生。

白崇禧:军中小诸葛 广西三巨头

与孙立人的人生路径一样,白崇禧也出身富裕家庭,在年轻时投身行伍。

这位生于桂林长于桂林的年轻人,在革命队伍中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了威慑一方的军阀领袖。众所周知,在所有军阀势力刚刚崛起的时候,桂系与奉系是风头最盛的两个,奉系军阀以张作霖为首,而新桂系的灵魂人物,就是白崇禧。

不过,军阀出生的白崇禧,虽然一度成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但从与老蒋的关系上来说,并不如“黄埔系”和“浙江帮”那样亲近。

事实上,不光老蒋对白崇禧充满猜疑,白崇禧对蒋介石也并非忠心追随,其中最令蒋介石嫉恨的,就是白崇禧曾经三次参与到“逼蒋下野”的事件中。

尤其是最后一次,更是成为了老蒋心中过不去的坎。此时,解放战争已经接近末期,战场上的连续失利,导致蒋介石在国民党党内的支持率一路下降,而另一边,李宗仁的地位却水涨船高。

在热情支持李宗仁上台的人中,就有白崇禧的身影。

除了这件事之外,白崇禧还曾经推动国共议和,他认为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士气上来看,国民党军队已经不具备再战的条件,不如与解放军议和,说不定还真能实现“划江而治”。

“划江而治”的想法太过荒唐,我党听到之后立马进行了回绝。不过,由于白崇禧在桂系士兵中威望颇高,因此我军还是向其抛去了橄榄枝,试图以国防部长的职务换取他的起义。

不过,此时白崇禧仍然对国民党抱有希望。

然而,蒋介石此时也没有“划江而治”的想法,加上白崇禧又在公开场合支持李宗仁,背刺了他,两件事情加起来,蒋介石算是彻底记恨下了白崇禧。

不过,白崇禧与蒋介石的关系更像是“时友时敌”。李宗仁上而复下之后,白崇禧又开始转而支持蒋介石。尽管解放战争后期,老蒋一直在负隅顽抗,但是最终也难逃兵败逃亡的命运。

看着老蒋带领党政军要员出逃台湾,白崇禧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与蒋介石积怨日深的李宗仁,曾经规劝白崇禧“宁去地狱,不去台湾”,希望他与自己一同前往美国。

李宗仁认为,老蒋是个睚眦必报、唯利是图的人,如果有一天失去了价值,那么即使身为曾经的桂系领袖,白崇禧也可能会被第一个踢出局,

不过,此时蒋介石却以高官厚禄诱惑白崇禧,将台湾省行政院长的职位“特意”留给了他。白崇禧因此做了人生中最错误的一个决定,那就是带着20多名亲眷,前往台湾投奔蒋介石。

白崇禧到了台湾之后,行政院长的职位并没有落在他头上,取而代之的则是一项项罪名和全天候无死角的监视。

1965年,李宗仁从美国返回大陆。蒋介石知道李宗仁与白崇禧交好,因此加紧了对白崇禧的监视与看管。一年之后,白崇禧被发现死在了自己的床上。

白崇禧的暴毙,引发了外界的猜测。有一种说法认为,是老蒋手下的特务谷文正,买通了照顾白崇禧的护工,这则消息曾经由谷文正亲自公布,不过真实性如何还有待论证。

除了孙立人和白崇禧之外,还有一位国民党猛将薛岳,曾经被外媒称为“中国战神”,那么,他又为何没有得到蒋介石的重用呢?

薛岳:嫡系外来户 永远的背锅者

如果从早期资历上来说,薛岳和蒋介石在一个等级。薛岳出身保定陆军学校,曾经追随孙中山先生。

中山舰事件发生时,薛岳与蒋介石一样都成为了登上中山舰的核心人物,而薛岳所部还是保护宋庆龄的关键力量。从中山舰事件之后,薛岳与蒋介石的交集开始愈发增多。

不过,众所周知,蒋介石用人有派系之分。除了“黄埔系”、“浙江帮”和“保定系”之外,很少有将领能深受蒋介石的信任,而薛岳虽然出身保定系,但因为早先追随的是孙中山先生,又与蒋介石存在竞争关系,因此成为了一众嫡系中的外来户。

从另一方面来说,薛岳也不像白崇禧那样,有自己的军队傍身。薛岳从粤军中起仕,然而当他成长为国民党高级将领之时,粤军已经逐渐没落。

不过,薛岳本人却有着极强的军事指挥实力,还曾经数次重创我军。尤其是在长征过程中,薛岳一度成为我军“最头疼的国军将领”,就连毛主席都对他印象深刻。

“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单单薛岳就追了不下两万里。”这是当时我军对薛岳军队的评价,从这里也能看出此人在军事上的实力。

抗日战争期间,薛岳发明了“天炉战法”,将进攻长沙的日军打得丢盔弃甲,一度被日军称为“长沙之虎”。所谓的“天炉战法”,其实就是根据敌人的变化随时制定新的作战方略,与熔炉炼丹的原理类似。

而薛岳在抗日战争中的战斗实绩,也让他成为了日军口中的“中国战神”。

然而,解放战争爆发之后,薛岳的指挥战术却仿佛失灵了一般。尤其在宿北战役中,这位“国军战神”与我军战神粟裕展开了激烈的交锋,然而薛岳却是三战三败,手下将领戴之奇、马励武、李仙洲,更是死的死,伤的伤。

由于屡次出现败绩,本来就不受老蒋待见的薛岳逐渐被疏远,而备受打击的薛岳也因此萌生退意。

解放战争胜利后,薛岳与老蒋一同逃往台湾。然而,戎马半生的薛岳只收获了一个“总统府战略顾问”的闲职,逐渐远离了台湾政坛的权力中心。

然而,虽然远离政治中心,但是薛岳却没少遭到权力斗争的波及。尤其是在李登辉上台后,薛岳更是以97岁高龄被告上了法庭,究其原因,只是因为薛岳没有按时缴纳房租。

一代名将,最后却交不起房租,不免令人唏嘘。不过,与其他两人相比,薛岳至少算是寿终正寝。

结语

从两党领袖的用人之道上,后人也能窥见解放战争中,蒋败我胜的重要原因。

俗话说“治国之道,务在举贤”,老蒋手下虽然将领众多,但是他固守派系嫡系之分,将良将排斥在军事中心之外,落到“将虽多,但无人可用”的境地。

而毛主席则一直坚持“化敌为友”“不拘一格”,拓宽了吸纳人才的道路,为革命积累了不少良将帅才,助力解放战争的取胜。

作者:十一

编辑:十一

[1]夏保国. 孙立人与缅甸仁安羌大捷[J]. 皖西学院学报,2003,19:79-81. DOI:10.3969/j.issn.1009-9735.2003.03.021.

[2]王家宏. “小诸葛”白崇禧在抗日战争中的智与勇[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4-7,11. DOI:10.3969/j.issn.1006-9410.2018.06.003.

[3]史启蒙. 浅析薛岳与第三次长沙会战[J]. 青年时代,2018:19-20.

[4]张生,平欲晓. 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一次歼灭战--第三次长沙会战[J]. 军事历史,1994:13-16.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