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战国之商鞅变法

6-2战国之商鞅变法

00:00
08:33

6-2战国之商鞅变法

公元前361 年,秦孝公即位,决心在秦国进行一场经济、文化、军事、政治等方面的大变革,尽快让秦国强大起来。于是,他发布了一道“求贤令”,用高官厚禄吸引各国人才到秦国效命。“求贤令”发布后,陆续吸引了很多人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卫鞅。

卫鞅是卫国皇室之后,又称公孙鞅,他自幼研究法家的学问,学成之后,就去了当时的强国一一魏国。魏国丞相公叔痤(cuo 二声) 很赏识他,可没多久公叔痤就一病不起。临死前,魏惠王来探病,公叔痤推荐卫鞅来接替他的位置。魏王答应了,出门时却说:“公叔痤是病糊涂了,国政怎么能委托给一个毛头小子呢,实在是太荒谬了。”

魏惠王没把卫鞅当回事儿。后来秦孝公发布了“求贤令”,壮志未酬的卫鞅便去了秦国。

他第一次见秦孝公时,大谈顺天而成的尧舜的“帝道”,秦孝公听得直打瞌睡;五天后,卫鞅又向秦孝公推行儒家的“王道”,秦孝公还是不感兴趣; 第三次,卫鞅极力宣扬法家的“霸道”,才终于合了秦孝公的心意。

可推行新政遇到了不小的阻力,秦孝公只好把改革的事先放一放。两年后,秦孝公的政权已经稳固下来,他觉得时机到了,就命卫鞅任左庶(shu 四声)长,将推行新政的事情全权交给了他。

卫鞅很快就把变法方案制定了出来。孝公完全同意。卫鞅怕新法令没有威信,老百姓不相信,推行不开,就想了个办法。他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来高的木头,旁边贴了张告示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他十两金子。”不一会儿,木头周围就围满了人。大伙儿心里直犯嘀咕:

这根木头顶多百把斤,扛几里地也不是什么难事,怎么给这么多金子呢?或许是设了什么全套吧?结果谁也不敢去扛。卫鞅看没人扛,又把赏全提高到五十两。这么一来,人们更疑惑了,都猜不透新上任的左庶长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这时候只见一个粗壮的汉子分开人群,跨上前去说:“我来试试。”说完扛起木头就走。许多看热闹的人好奇地跟着,一直跟到了北门。只见新上任的左庶长正在那里等着呢。他夸奖那个大汉说:“好,你能够相信和执行我的命令,真是一个良民。”随后就把准备好的五十两金子奖给了他。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大家都说:“左庶长说话算数,说到做到,他的命今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啊!”

卫鞅知道时机已经成熟,就把新的法令颁布了出去。

新法令的核心是“农战”两个字: 取消贵族特权,官职的大小和爵位的高低都以打仗立功为标准,贵族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奴隶可以因军功恢复自由身;多生产粮食和布帛(bo 二声)的,免除官差;凡是为了做买卖和因为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妻子儿女都罚做官府的奴婢。

这样大规模的改革,让失去了特权的贵族和保守派们大为不满,他们联合起来抵制新法。秦孝公全力支持卫鞅,让卫鞅与贵族代表辩论。

贵族们说:“只有遵守古人的道理,国家才可以强大。”卫鞅义正词严地说:“现在和过去已经不一样了,情况发生了变化,如果还照老办法治理国家,是会亡国的。”卫鞅把贵族们驳斥得哑口无言,在秦孝公的全力支持下,卫鞅推进了第二次改革。

一是废井田,开阡陌。阡陌就是田间的大路,以前打仗用战车,后来战车用得少了,阡陌就没有用了。现在只留下田间必需的走道,把荒地、沟渠,都开成田地,种上庄稼。

二是建立由国家直接管理的县一级的权力机构。

三是为了便于向东发展,把都城从雍城迁到东面的咸阳。

经过这一系列法令的实施,秦国的农业得到了发展,军队的战斗力得以提升,国家的组织也更严密了,权力更集中了。同时,因为改革的范围很广,反对的人就更多了。

一次,秦国太子犯了法,卫鞅对秦孝公说:“法令必须上下一起遵守。如果上面的人不能遵守,下面的人就不会信任朝廷了。”太子是国家储君,不能用刑,卫鞅就让太子的两个老师代太子受刑,他们一个被割掉了鼻子,一个脸上被刺了字。此后,政令人人遵守,再也没有人敢批评新法了。

公元前341年,秦国和魏国交战,魏国战败,只好交出河西地区的土地求和。因卫鞅在这次作战中立了大功,秦孝公就把商地封给了他。从此,人们就称他为商君,也叫商鞅。

商鞅虽然让秦国富强起来了,可他的改革令贵族们对他恨之入骨。而异常严苛的刑法,比如“连坐法”,以及腰斩、抽肋这样的酷刑,又让他得不到百姓的支持。无条件支持他的秦孝公死后,积累了二十年的风暴终于爆发了。

贵族们诬告他谋反,商鞅只好逃回封地。他想投宿客栈(zhan 四声),却又不敢表明身份,客栈老板害怕连坐之罪,说:“新法规定,没有官府凭证的人不许收留。”当初,商鞅为了不让农民随意流动而荒废田地,规定只有朝廷的人才能带着凭证四处流动。

商鞅无奈,又逃到魏国,可魏国也不肯收留他。他走投无路,只好回到封地仓促起兵,被继位的秦惠王打败,抓回咸阳处死了。

商鞅虽然死了,可他制定的各项改革措施却在秦国延续了下去,秦国一天天富强起来,后来成了战国时最强的国家。

历史小启迪

商鞅变法虽然卓有成效,却简单粗暴、刑法严苛,甚至推行连坐法而刑及无辜,终于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死后也得不到秦国百姓的同情,以至于留下了“商鞅变法,作法自毙”的俗语。他既是改革的成功者,也是人生的失败者。因为他忘了,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安康,不能顾此失彼。

秦孝公为何要变法?你知道卫鞅的智慧如何刷新整个秦国吗?从身无分文到一言九鼎的左庶长,他是怎么做到的?更多故事,只在今天的播客里,幕后的奋斗和心酸,历史的巨轮如何因一人而转!深度揭秘,只等你来探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