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2-黑石集团的“第一桶金”

《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2-黑石集团的“第一桶金”

00:00
10:19


《苏世民:我的经验与教训》黑石集团的“第一桶金”


欢迎收听“富豪列传”书单。我是孙思远,让我们一起品读全球顶级富豪的人生故事,破解他们的财富密码。


上一期,我们讲了苏世民早年的人生经历。苏世民从小就是一个敢想敢做、野心也很大的人。他在学业上也一直不甘人后,虽然本科的时候没有被哈佛录取,但是最终还是在哈佛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


1972年,苏世民从哈佛商学院毕业后,就进入了著名的雷曼兄弟公司工作。 他的工作就是整天盯着各种资产负债表或者损益表,然后评估每家公司的经营情况。比如,每天翻阅《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算各种数据,评估各种公司业务,预测发展趋势等等。


1973年,雷曼公司换了一位新的董事长,他也兼任公司的CEO。这位新领导叫皮特·彼得森,比苏世民大21岁,但是和苏世民的关系很好,后来他也成为了苏世民的创业搭档。 


因为能力出众,苏世民在雷曼兄弟公司的发展很迅猛。1978年,刚来公司6年的苏世民,就已经当上了公司并购部门主任。那一年,他促成了一笔将近5亿美元的并购交易,这在当年是全球第二大并购交易。


年轻、有干劲、事业有成,跟领导的关系也好,如果不出意外,苏世民在雷曼兄弟公司肯定会继续升职加薪,日子越过越顺。但是过了几年之后,雷曼兄弟公司的经营突然出现了问题,公司内部的权力斗争也加剧了。


在这次权力斗争中,公司的CEO皮特和苏世民都被卷了进去,最终他们两个人都从雷曼兄弟公司离职了。这一年是1985年,苏世民38岁。


离职之后,他们两个人就在一起琢磨,还能干点什么。那个时候,因为通货膨胀,在资本市场上收购一家企业远远比创建一家同样的企业成本更低。而且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推出了“经济复兴计划”,政府对金融管制比较宽松,再加上剧烈的竞争,于是美国就刮起了一阵“杠杆收购”风。


杠杆收购,就是收购的公司只出小部分的钱,用被收购公司的资产和未来的现金流以及收益作担保,从银行和其他机构借来大部头的钱用于收购。简单点说,就是拿别人的钱来收购别人,还本付息之后,剩下的钱就是自己的利润。


苏世民在雷曼公司工作的时候,主要负责的就是并购的事情,所以他对这块业务非常熟悉,于是他们就决定做杠杆收购业务。经过半年时间的酝酿,19851029日,苏世民和皮特在《纽约时报》上刊登告示,宣布成立一家新公司。


公司的名字是他们两个人姓氏的组合:苏世民的姓“施瓦茨曼”来自德国,在德语里是“黑色”的意思;皮特的姓是“彼得森”,这个姓可以追溯到希腊,在希腊语里意思是“大石头”。所以,他们就给公司取名叫“黑石”。


在黑石公司,皮特主要负责稳固人脉、拉资源,而苏世民主要负责具体的收购业务。一开始,黑石公司的发展非常艰难,在公司成立的前9个月里,一直都没什么业务。


但是他们两个人都没有放弃,1986年,他们决定开始筹集公司的第一个收购基金。也就是说服投资者,拿出他们的钱,由黑石集团替他们做收购,然后用利润回报他们。


苏世民的野心依然很大,他跟皮特表示,公司的第一个基金应该筹集10亿美元。皮特听了之后,就说他是在做梦,能有5000万美元就已经很不错了。


结果很快,苏世民就从英国保诚集团的手里拿到了1个亿的资金。然后又把目光瞄向了日本。他发现日本四大券商当中的一家非常想在美国做投资,但是他们对美国的公司一无所知,甚至连英语都说不好。


于是,苏世民就提出,可以和日本人成立一家合资企业,这样日本人就能建立起自己的并购业务,苏世民也可以拿到钱。就这样,苏世民又从日本人手里拿到了1亿美元的投资。之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又给他们投了1亿美元。


现在已经有3亿美元的资金了,但苏世民还是觉得不够。在之后的一年时间里,他还在努力争取投资者。等到19879月的时候,他已经拉来了30多个投资者,获得的资金也达到了8.5亿美元。虽然还没有实现10亿美元的目标,但已经非常接近了。


有了钱之后,黑石很快就展开了自己的投资业务。那具体投资什么呢?是做小投资还是大投资呢?苏世民当然喜欢大投资,他的目标总是那种大型的、复杂的,但是有潜在巨大回报的交易。


在这样的考虑下,黑石把第一笔大交易瞄准了钢铁行业。当时有一家美国老牌钢铁公司,原来叫“美国钢铁”,后来因为收购了马拉松石油公司,就改名叫“美国钢铁马拉松公司”,我们就简称美国钢铁吧。


美国钢铁有一块是铁路和驳船的业务,这些铁路和驳船是用来运输钢铁原材料和成品钢材的。美国钢铁想把这块业务剥离出来,单独成立一家公司。苏世民就决定收购这个独立的部分,最后黑石集团用差不多6亿多美元的价格,成功地收购了这块业务。


对于黑石的这一举动,很多人表示不解。毕竟那时候的美国钢铁行业 已经开始有点不稳定了,因为受到铁矿石、煤炭之类的原材料价格影响,钢铁市场总是忽高忽低的,谁也不知道将来能不能赚钱。


但是苏世民表示,他投资的不是钢铁行业,而是钢铁运输。钢铁的运输价格是根据数量确定的,你每运输一吨,就有一定数额的报酬;一旦钢铁动起来了,就算它们价格下跌,运输行业也没问题;而一旦钢铁价格上涨,那就能大赚一笔。


而且,这笔生意名义上虽然需要6亿美元,但其实黑石只投资了1340万美元的股本,剩下的钱大部分都是从银行借的,其中还有1.25亿美元是卖方融资,也就是美国钢铁公司自己出的钱。


这么看下来,这笔交易还是很值的。而且事实也证明了苏世民的判断,在收购之后不久,美国的钢铁市场就开始复苏了,运输业务也蓬勃发展起来,仅仅过了两年,黑石的收益几乎就达到当初投入股本的4倍;到了2003年,当黑石出售最后一批股份的时候,他们得到的总回报是当初投资的26倍。


不过这一次成功的投资,也让苏世民有点膨胀了。他以为自己很了解钢铁行业,没有他看不穿的问题,没有他预测不到的趋势。于是,当他听说老家费城有一个钢铁公司要出售的时候,就又动心了。


当时,对方的要价是3.3亿美元,苏世民觉得这个价挺也能接受。但是公司里一个新来的年轻合伙人跟他说:千万别收购这家公司,绝对是一场灾难;因为这家公司的利润都是钢铁价格上涨“催”上去的,你看着它像在盈利,那只是幻觉;他们内部经营不善,只要钢铁价格一落,就会破产的。


可惜苏世民根本就听不进去,他还是按照老计划,把那家钢铁公司收购了。结果收购完几个月后,钢铁价格开始暴跌,那家钢铁公司的存货每天都在贬值,黑石的这次投资也赔到血本无归。


万幸的是,这笔失败的交易只是黑石集团的交易之一,它赔了,其他的没赔,公司还有调整的机会。


因为这次失败的投资,有一个投资人还指着鼻子痛骂了苏世民一顿,那也是苏世民一生当中最最丢人的时刻。苏世民也没有做任何狡辩和反驳,他默默地承受了一切,然后在心里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现状,这种事以后再也不许发生了!


他开始仔细分析,这次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最后他发现,黑石集团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他自己。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他突然发现,整个黑石集团的行事风格和他自己太像了。毕竟在这之前,整个黑石集团都是由他来主导的。


不过这次的失败经历,让苏世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一个组织过于带有个人倾向,过于符合个人风格,决策权过于集中,那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就很可能会出问题,这样下去早晚要翻车。


发现了这一点之后,苏世民就果断定下了一个改革目标:要让黑石的投资过程“失去个性”。具体怎么操作呢?办法有两个:


一是不允许任何一个人单独做出重大决策,黑石内部所有的高级合伙人都必须参与投资决策讨论;


二是坚持任何意见的人都必须写一份详尽的备忘录,有理有据地说明为什么坚持这个意见,并且至少在讨论会议前两天分发给大家看。


除了限制自己的决策权,苏世民还下定决心,在任何潜在的投资项目上,自己绝不只跟主要合伙人交流。如果有详细的问题,他会打电话给公司资历最浅的人,就是那个处理电子表格、最接近原始数据的人。


他想通过这种打破等级制度的方法,认识公司里的基层员工,得到不同的观点。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这些投资理念和投资方式,成为了黑石集团投资决策的支柱。


好,关于黑石集团早期的经典投资案例和经营风格,就给你说到这里了。下期音频,我们再接着分析黑石集团后期的发展,以及苏世民的一些个人特质。


因为时间的关系,这期音频就先到这里了,感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