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薄西山,从敦煌三危山主峰顶远眺,茫茫沙漠矗立着成百上千只眼睛。余晖中,这些眼睛静谧又神圣,仿佛能抵御千载风沙的侵袭。这些眼睛,正是敦煌莫高窟的七百多孔洞窟。而那名远眺者,则是用半生守护洞窟的“敦煌女儿”樊锦诗。
这一幕出现在传记电影《吾爱敦煌》的开篇。该片由苗月执导,韩梅担任总制片人,陈瑾主演,根据“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的工作生活经历进行改编创作。
“我这一生就做了一件事,就是守护、研究、弘扬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这是最大的幸福。”从青丝到银发,樊锦诗跨越世纪的坚守,成就了不朽的声名和伟大的功绩,更是将莫高窟文化艺术更好地传承下来。
她的故事曾感动无数国人,但通过银幕这一媒介,近距离感知她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与抉择,与作为“圣人”的坚守与伟大,《吾爱敦煌》则为我们提供了一把生动又深刻的钥匙。
与樊锦诗有关的人生素材浩如烟海,从任何角度都可以展开,成就一部个人传奇。选择最能彰显人物精神,同时对当下的现实还有所呼应的创作视角,是对主创提出的一个考验。
《吾爱敦煌》的回答是选择了一个非凡的着力点:它将焦点放在樊锦诗成为第三任院长后,莫高窟所面临的复杂又严峻的挑战。
经济腾飞,旅游兴盛,敦煌的旅游公司视莫高窟为“肥肉”,试图令其完全开放,广纳游客,以实现彻底的商业化。洞窟内部不同外界山水,若游客激增,会加速壁画脱落。樊锦诗不得不站出来,以瘦弱却坚定的身躯,抗拒经济洪流对莫高窟的侵蚀。一次次奔赴、争辩、反对,请求相关单位对莫高窟的保护。她的委屈让人心疼,她的努力让人敬佩。最终,她抗住阻力,护住了莫高窟。
人力或许能克制经济的野心,可是莫高窟还面临一个更高的挑战——时间,莫高窟迟早会湮没在岁月的长河中。年逾六十的樊锦诗,要向时间发起一场宏伟的战争,只能依凭技术。当她听到“数字化”这一新名词时,敏锐地想到唯有为莫高窟建立数字档案,成就一个“数字敦煌”,才能让这里的艺术永传后世,乃至传播到全世界。
与时俱进,只是表象;与时间赛跑,才是真相。65岁的樊锦诗开始了她下一阶段的守护工作。她用一生践行着自己初到敦煌心里发下那句宏愿,“我愿用我的心来温暖这冰冷的洞窟,去承接这文明之火。”
她做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主创以一种近乎独创的方式,在虚构的演绎中增添樊锦诗的口述,打通了纪实与剧情的界限;同时,利用敦煌莫高窟文物工作者的老照片,以及纪录片片段表现出历史的真实,实现了历史与当下的对话。樊锦诗的银幕形象,因此变得异常真实可信。
本片虽以樊锦诗的经历为主要改编对象,但仍塑造出一群为保护莫高窟而默默奉献的敦煌儿女们。他们是第一任院长常书鸿、第二任院长段文杰,还有更多的无名专家、学者、匠人、工人、学生等。
此外,围绕在敦煌儿女身边的亲情和爱情也让人动容,如樊锦诗的丈夫彭金章,两人“相识未名湖,相爱珞珈山,相守莫高窟”,他对樊锦诗的支持与爱护,也让观众体会到,守护莫高窟绝不仅仅依靠枯燥的、冰冷的技术,真正能撼动时代潮流与时间流逝的,是人间的爱与真挚的情。
随着片尾音乐响起,扮演者陈瑾与樊锦诗竟同时出现在一个画面,震撼的情感瞬间引发银幕前观众的强烈共鸣,似乎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成为了敦煌莫高窟的守护者,共同承担起让这文明之火生生不息的使命。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