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敦煌 亦爱“敦煌女儿”樊锦诗

吾爱敦煌 亦爱“敦煌女儿”樊锦诗

00:00
09:06

“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这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有“敦煌女儿”之称的樊锦诗当选“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时的颁奖词。从1963年到2023年,生在北京、长在上海的杭州人樊锦诗,在西北戈壁滩上守护莫高窟,飞沙走石、黄土漫天不改初衷,整整60年。 从明眸皓齿的青春少女,到满头白发的耄耋老人,她“择一事、爱一人、终一生”的故事,深深感动着无数年轻人。

敦煌,这座位于沙漠边缘的古老城市,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 11月15日下午,由峨影集团出品的电影《吾爱敦煌》在敦煌举行首映礼。11月14日,封面新闻记者前往敦煌采访。刚出机场,记者迎头赶上了敦煌本年度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让戈壁大漠平添了不少浪漫色彩。

《吾爱敦煌》是一部以樊锦诗为主角的人物传记电影——将电影故事片与纪录片结合,通过剧情与纪录穿插进行的创新方式,展现以樊锦诗为代表的敦煌守护者们数十年来保护、研究、弘扬敦煌文化的不凡人生。片中尤其重点呈现了樊锦诗用一生专注于敦煌文化研究保护事业,从青丝到白发的生命经历。

在初雪的敦煌偶遇樊锦诗

11月15日上午,首映礼开始之前,封面新闻记者前往敦煌研究院,探访包括樊锦诗在内的敦煌人工作的地方。这个工作区在电影《吾爱敦煌》里也有不少镜头呈现。值得庆幸的是,记者恰好偶遇从外面返回住所的樊老。

刚刚下过初雪的敦煌,空气清新,天空一碧如洗,鸣沙山上覆盖着皑皑的白雪。其实在前往敦煌研究院的路上,出租车司机听闻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专程来敦煌采访,很是热情。司机是敦煌当地人,对莫高窟非常熟悉。提到樊锦诗,他赞不绝口:“前些年,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修建的时候,我还见过樊锦诗本人。虽然没有跟她说话,但从她的言行举止能看出她为人非常谦和,没有架子。前几天,父母在电视里看到她,我们还聊到了她。她很了不起,刚来我们敦煌的时候还是很年轻的小姑娘,现在都已经80多岁了。”

敦煌研究院

来到目的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敦煌研究院”几个大字。走进工作区和生活区,可以看到一栋栋低楼层建筑,外观以淡灰色为主,风格质朴雅致。建筑与建筑之间,有高大笔直的白杨树和灌木丛。一阵风吹来,树上的积雪在阳光下飞扬。

临近中午,敦煌研究院的多位工作人员们开始陆续走向食堂吃午饭。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封面新闻记者,平时天气好的时候,樊老会出来,晒晒太阳,散散步。“但今天因为刚下过雪,地上有冰,太滑,她应该是不会出来了。”

话音刚落,几分钟过后,记者恰逢樊老从外面返回住所。只见她从车上下来,在同事的搀扶下,小心翼翼走向大概二三十米远的家门口。樊老脸上笑意盈盈,场面温馨。尽管当时只与樊老相隔几米,但考虑已是午休时间,记者没有走近打扰。

导演苗月讲述“温暖的重逢”

从2018年冬天至今的5年时间里,导演苗月因为拍摄《吾爱敦煌》与樊老有过多次近距离接触。《吾爱敦煌》这次在敦煌举行首映礼,苗月作为主创人员参加,有机会重返敦煌,再次见到樊老,她很是激动。她在朋友圈称这次见面为“温暖的重逢”。

樊锦诗与演员陈瑾

苗月向封面新闻记者透露,当天上午,在电影首映活动开始之前,她和演员陈瑾以及峨影的几位同事一起来到敦煌研究院,一行人专门拜访了樊老,大家交流了大约30分钟。

《吾爱敦煌》开机拍摄于2020年11月。“那一年冬天,敦煌的雪来得很晚,一直到了元旦前后才下雪。没有想到,如今我们带着电影来敦煌首映,遇到了敦煌今年冬天的初雪,而且下得很大。我们看到了雪景中的莫高,雪景中的敦煌,很美!在初雪带来的美好氛围中,我们又见到樊老。室外银装素裹,室内温暖如春。这次真的是温暖的重逢。”苗月说:“相比两三年前,樊老说她如今双腿没那么有力了,但她的精神依然那么饱满,思维依然那么敏捷,散发出老一辈卓越知识分子的美好气质,令人钦佩。”

苗月还透露,其实樊老对拍她的电影是不太愿意的,几年前刚要开拍的时候,她是这么说的,此次重逢,她又向苗月一行人再次强调同样的话。樊老说:“我只不过是一代又一代的莫高窟守护者中的一个代表。没有‘前辈’哪来的我这个‘后辈’,没有大家哪有个人。我唯一感到庆幸和欣慰的是,我这一生没有虚度光阴。”

苗月说,老人家的那种低调、谦逊的美德,让人深受感动。“她说她承接了前辈交给她的接力棒,到她这儿要保证把自己手里这一棒跑好,现在她把这一棒交给了新的一代守护者。”

电影敦煌首映 樊老亮相掌声热烈

樊锦诗在首映礼上

15日下午4点,“我心归处是敦煌”——《吾爱敦煌》敦煌首映礼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举行。临近4点,樊锦诗乘车来到中心大门口。只见她穿着黑色棉上衣,黑色裤子,一双休闲鞋,手中拿着一跟拐杖。透过眼镜的双眼穿透力很强,整个人精气神儿十足。当樊老走进中心,出现在首映礼的那一刻,现场瞬间响起热烈的掌声。

观影环节结束后,樊老上台分享了她对这个电影的看法。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樊老说话的口音基本是上海话和西北话的融合。“这个电影不好拍。时间跨度长达60年,而且既要表现具体的个人,又要表现群体,很难拍的。你们制作人员很不容易。当然电影到底拍得怎样,还是要看公映后观众的反应和评价。不过刚才放映期间,观众席多次响起掌声,说明效果是不错的。感谢你们的劳动。”

樊老还特别提到,这个电影最让她感到满意的是,“没有拔高,没有吹牛,这让我放心。我个子不高,嗓门也不大,我接受不了对我拔高和吹牛。人都是吃五谷杂粮,世上没有完美的人。我也不是完美的人,有优点也有缺点。我再强调一下,敦煌的文物保护和研究,如今能取得一些成绩,不是我一个人做到的事情,是很多人的心血付出。如今敦煌研究院受到很多表扬,越是这样,我们越要头脑冷静。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国家、社会各界的很大支持和帮助。”

千里送来记录“四川情谊”的珍贵瞬间

四川与敦煌关系密切,川籍画家张大千曾到敦煌临摹壁画,很多来自四川的有志青年去敦煌,比如有着“敦煌莫高窟第二代守护人”之称的敦煌研究院前院长段文杰就是四川绵阳人,他也曾坚守敦煌近60年,为敦煌文物保护、研究和弘扬事业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贡献了毕生心血和精力。如今,樊锦诗守护敦煌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四川的电影人,这也是这部由峨影集团出品的电影《吾爱敦煌》的由来。

2016年12月,樊锦诗还曾来到成都,前往成都博物馆助阵“丝路之魂——敦煌艺术大展暨天府之国与丝绸之路文物特展”。在那次行程中,她还在成都博物馆做了一场精彩的“观展导览”讲座,为现场超过500名观众讲解《敦煌莫高窟及其文化价值》。讲座一开场,樊锦诗就说到了自己和四川的缘分,“我们的甘肃有很多石窟,四川也有很多石窟,甘肃有很多文物,四川也有很多文物。”她还提到,敦煌莫高窟最初成立的时候,主力人员就有不少四川人的身影,“所以应该说我们跟四川很有感情。这次敦煌石窟艺术能到这儿来展览,是我们敦煌研究人的荣幸。”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陪同樊锦诗来到成都的还有她的先生彭金章。在成都博物馆参观期间,两人形影不离,樊锦诗在前面参观,彭金章默默跟随其后,在身后也会不时补充,讲解壁画的冷知识。这样的细节,也让当时在场的封面新闻记者捕捉到。

这次来到敦煌采访,封面新闻记者不远千里带来了当年拍摄樊老在成都博物馆珍贵瞬间的老照片,以及华西都市报刊发当时报道的版面,交给樊老本人。看到照片和报纸版面,樊老说:“我还记得,那是2016年在成都。”看到其中一张照片是爱人彭金章,樊老脸上浮现了笑容,“这是老彭”。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