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够、睡不好已成为当代人的“通病”。数据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
褪黑素作为人体中天然存在的物质,自带“健康催眠”光环,相关产品甚至被奉为“老幼咸宜的助眠神器”。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褪黑素的真正作用,并列出适用人群。
受访专家
江苏省人民医院主任药师 蒋宇利
大连市中心医院医学部主任药师 张士红
上海中医失眠症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 施明
很多人都在滥用褪黑素
只要在社交平台搜索“失眠”一词,就有“经验贴”推荐褪黑素。在各大网购平台,一些大品牌的褪黑素保健品月销量在一万单以上。
《生命时报》记者走访线下药店发现,褪黑素作为“畅销品类”,通常摆在店内显眼位置。
不同药店的主打品牌不同,产品形态包括软糖、片剂、胶囊等。多家药店工作人员表示,褪黑素属于成熟产品,“和维生素差不多”。其中一家药店职员说:“褪黑素是‘健’字号产品,安全无副作用,小朋友也能吃。”
褪黑素滥用普遍存在,使用者也不只成人。《美国医学会杂志·儿科学》发表一项新研究,研究对约1000名美国家长访问后发现,近30天,近1/5儿童在睡前吃褪黑素。
褪黑素产品是一种外源性激素,长期额外补充可能导致以下几种情况:
!
加重失眠症状
长期服用会导致机体褪黑素分泌减少,继而形成依赖,引起睡眠功能紊乱,加重失眠症状。
!
带来肝肾负担
超量使用褪黑素,会加重肝肾负担,还可能发生头疼、胃肠道反应、抑郁焦虑精神症状等不良反应。
!
降低生育能力
长期大量服用会造成低体温、释放过多泌乳激素导致不孕、降低男性生理欲望。
!
影响精神状态
外源性褪黑素会导致精神不佳,出现注意力分散、反应速度和敏感度降低、白天嗜睡、头痛头晕等现象;还可能影响其他激素,加重焦虑抑郁。
!
干扰其他药效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不建议使用褪黑素,它们之间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影响二者疗效。有凝血障碍、抑郁症、癫痫等人群尤其不建议服用褪黑素。
两类人适合使用褪黑素
褪黑素是由大脑松果体合成的一种激素,被称为“黑夜荷尔蒙”。作为一种内源性激素,其主要功能是提醒人们该睡觉了。
褪黑素的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夜间浓度比白天高3~10倍。一般褪黑素在晚上9~10点分泌,凌晨2~4点达到峰值,第二天早上7~9点逐渐减少。
年龄也会影响其分泌,35岁以后,褪黑素分泌量会明显下降,平均每10年就会降低10%~15%。老年睡眠障碍患者的褪黑素下降则更明显。
出差旅行时,时差也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
外源性褪黑素自1950年问世后,曾在全球掀起热潮,约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才进入国内市场。
有两类人适合使用褪黑素:
倒时差和倒班人群,比如空姐、跨时区旅行者、三班倒职员等,合理使用既能缓解时差反应,又能起到同步睡眠节律的作用;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大脑松果体逐渐萎缩直至钙化,分泌的褪黑素减少,适量补充可改善睡眠。
临时或短期服用褪黑素,如连续1~2个月在睡前服用2毫克、每天1次,通常是安全的,但超剂量或长期使用就属于滥用。
怎么保证人体褪黑素分泌
褪黑素产品在我国属于保健品类,推荐用量为每天1~3毫克。在全球范围内,美国等少数国家将其视为保健食品;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多数国家持谨慎态度,将它作为处方药严格控制。
专家建议,可将褪黑素与其他安眠药物同等对待,遵医嘱使用。
//
失眠患者常陷入两个误区:
一是尝试自行解决,走投无路才看医生,但近90种病症与长期失眠有关,一旦失眠需尽早寻求专业帮助。
二是无法区分失眠和失眠症,通常一周出现2~3次失眠、持续一个月以上,才能判定为失眠症。
失眠症状较轻的人可以先采用物理疗法,如改善睡眠习惯,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症状较重的人可以配合物理、心理及药物多种方案综合治疗。
想要保证身体褪黑素正常分泌,建议做好以下几件事:
将卧室的窗帘换成遮光窗帘;
睡前避免吸烟,不要饮用浓茶、咖啡、酒精等含咖啡因较高的饮品;
不要空腹或大量进食,不要吃得过于油腻或难以消化;
睡前2小时不要做大量运动,可进行适当放松,如热水泡脚、听助眠音乐等,给自己建立一个良好的入眠状态;
睡前半小时尽量不要接触手机和电脑;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