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血管有斑块的年轻人变多了?6个因素升高风险

为什么血管有斑块的年轻人变多了?6个因素升高风险

00:00
06:52

很多中青年人体检后,报告显示“颈动脉中膜增厚”,但由于还没确诊“斑块”,且坏胆固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指标都正常,对检查结果不以为意。

近日,一项新研究提示,即使是早期发展阶段的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也会明显增加。

《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动脉硬化的早期表现,并总结降血脂方法。

受访专家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 薛竟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张海澄

本文作者 | 生命时报记者 李珍玉

本文编辑 | 卞磊

长斑块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

“门诊中,我经常遇到一些三四十岁的中青年人,虽然没有慢性病,血压、血糖、血脂、尿酸等指标正常,身体也没有不适,但体检时却发现有斑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说。

动脉硬化是各种原因导致动脉血管壁增厚并失去弹性、进而管腔缩小的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硬化的一种重要类型,容易引发冠心病和脑梗塞。而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特征性病变。

张海澄说,从前多数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是老年人。如今,长斑块的中青年人越来越多。

一方面,人们吃得好了,但动得太少、压力也大,不良生活方式影响血管健康。

另一方面,由于浅表动脉检查方便,也能反映全身血管状况,不少职工体检中加入颈动脉超声项目,斑块检出率在近年有所提升。

根据标准,颈动脉中膜厚度在0.9~1.5毫米,诊断为颈动脉中膜增厚,属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厚度大于1.5毫米,诊断为斑块形成。前者是后者发展的前期,即便没有临床症状,只要出现颈动脉中膜增厚,就已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特征。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发表的这项新研究纳入4000名40~54岁健康人群,发现63%受访者的颈动脉、主动脉、股动脉和冠状动脉中,存在至少一处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随访3年,无症状人群中有41.5%可观察到动脉粥样进展。

另外,40岁的健康人群特别是男性,就可见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45~49岁人群中,至少有50%的人存在至少2处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进展或不稳定,是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发展成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甚至发生急性缺血事件的关键中间环节。”广东省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薛竟宜介绍。

评估斑块危险性主要关注两个指标:

斑块的负荷,即堵塞占据血管腔的比例,如果占比50%~70%,可造成缺血症状;占比70%以上,可造成严重影响。

斑块稳定性,不稳定型斑块为软斑块,表皮纤维薄,易破损,炎症明显,或者斑块有新生血管、内出血;而稳定型斑块表面是硬的,表皮纤维厚,或有钙化。

即使血管狭窄不严重,一旦斑块脱落,易引发供血不足。

若斑块脱落,堵在心脏,可诱发心绞痛;堵在头部,可诱发脑梗塞;堵在肠系膜上,可导致肠系膜动脉综合征;堵在腿上,可能导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若斑块脱落诱发急性血栓形成,可导致心脑血管急性缺血事件,即出现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

控制6大危险因素

动脉粥样硬化具体处于何种发展阶段,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但能确定的是,危险因素越多,动脉粥样硬化进展越快、程度越重。

遗传因素、年龄和性别因素,为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可干预因素:

有家族史人群发病风险是普通人的2~6倍;随着年龄增长,血管会发生重构和硬化;由于缺乏雌激素对血管的保护作用,男性比女性进展得更早。

此外,还有6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是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

肥胖会促进炎症因子表达,导致代谢异常,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吸烟包括吸二手烟是常见的危险因素。

饮酒会通过升高血压等引起慢性炎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精神压力大可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在青年冠心病患者中,长期睡眠质量差是复杂冠脉病变的独立风险因素。

川崎病、某些维生素缺乏等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诱因。

好习惯是降血脂的基础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此前发表研究显示,个体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负荷和风险,与“坏胆固醇”的累积暴露量成正比,可通过一个公式衡量:用年龄乘以“坏胆固醇”血浆含量。

如果算出数值小于5000,提示10年内发生冠心病风险较低;但若数值大于5000,风险呈线性增长。

比如一位45岁中年人,如果“坏胆固醇”数值为3.4毫摩尔每升,那么通过公式算出数值超过5000,意味着未来10年发生冠心病风险较高。

“坏胆固醇”增高是较强致病因素,应结合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评估结果以及斑块特性,采取不同强度的降脂治疗。

无论处于动脉粥样硬化的哪个阶段,建立良好生活方式都是延缓疾病进展的基础。

1

合理膳食

饮食对血脂影响较大,每日摄入烹调油总量20~25克,即比健康人群少5克;可用不饱和脂肪酸,代替饱和脂肪酸,避免摄入反式脂肪。

增加果蔬、全谷物及鱼类摄入;少吃动物内脏和大脑等。

2

戒烟限酒

远离烟草、二手烟和电子烟,避免过量饮酒,甘油三酯高的人要严格限制酒精摄入。

3

坚持锻炼

上班族餐后不要立刻平躺,可利用上、下班或午休时间快走或爬楼;已发生心血管事件人群要根据医生指导康复训练。

4

学会放松

可选择冥想、听音乐等方式解压;睡前半小时调暗室内灯光,关掉电子设备,保证睡眠质量。

如果已经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想要实现斑块“逆转”,除了生活方式干预外,可考虑加用降脂药物,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药物是我国人群降脂治疗首选策略。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