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00:00
23:51
受传统“天人合一”思维模式的影响,在审美境域构成过程中,中国美学注重心灵体验,“贵悟不贵解”,讲“目击道存”“心知了达”与“直觉了悟”,其核心是“悟”。而“悟”的极致则是禅宗所标榜的“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中国古代哲人认为宇宙万物的生命本体是“道”,而“道”即先天地而生的混沌气体。它是空虚的、有机的灵物,连绵不绝,充塞宇宙,是生化天地万物的无形无象的大母。它混混沌沌,恍恍惚惚,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它是宇宙旋律及其生命节奏的秘密,贯注万物而不滞于物,成就万物而不集于物。在审美境域构成中审美者必须凭借直觉去体验、感悟,通过“心斋”与“坐忘”“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庄子·人间世》),排除外界的各种干扰,以整个身心沉浸到宇宙万相的深层结构之中,从而始可能超越包罗万象、复杂丰富的外界自然物象,超越感观,体悟那种深邃幽远的纯粹原初构成域“道”,即宇宙之美。可以说,正是这种对“道”的审美体验,才使中国古代美学把审美境域构成的重点指向人的心灵世界,“求返于自己深心的心灵节奏,以体合宇宙内部的生命节奏”,并由此而形成中国美学独特的审美体验方式和传统特色。
受此影响,中国美学史上的诗文评论大都采取随笔、偶感、漫谈或者点评的方式,而且通常是“比喻的品题”(罗根泽语),
诸如“清新”“俊逸”“雄浑”“高古”“芙蓉出水”“错彩镂金”“横云断岭”“草蛇灰线”等等,虽是精言妙语,富有形象性,但缺乏严密的适用界域和确切的内涵,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接受这些思想,就跟审美欣赏差不多,得靠空寂的心灵,靠直觉和悟性。当然,应该说它的缺陷在于宽泛笼统,不能“证伪”,难以厘定,以致注释之学在中国得以叠床架屋般发展,而且长盛不衰;它的好处在于点到即止,毋庸辞费,为受者的悟性发挥留有较大的余地,而不像西方人那样用切二分割的方法硬套一切,勘天役物,凿破自然天趣。中国人拥有“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文心雕龙·神思》)和“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五灯会元》卷一)般的高雅情趣和艺术精神,这一点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历历可见。可以说,不了解这一点,就无法了解中国的哲学和艺术,也找不到这个古老民族的文化心灵。
本书由李天道主编。撰稿人员为:李天道、钱才芙、丁建鹏、邱明丰、杨晔。全书由李天道修改统稿,最后审定。
四川省教育厅热情资助本书的出版。本书的责任编辑周晓慧女士对本书的出版给予极大的帮助,特表示真诚的谢意。


李天道
2007年8月4日于静安路3号电梯公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