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吧,世界!第一章 人类在做些什么(六)如何明辨善恶

觉醒吧,世界!第一章 人类在做些什么(六)如何明辨善恶

00:00
10:02
如何明辨善恶

在佛陀对天人的回答中,我们看到“停留”与“挣扎” 的字眼。现在,我们都明白瀑流是什么,你们理解佛陀的意思了吗?

“停留”是指做导致投生到四恶道的不善行。
“挣扎”是指做导致再次投生到人间、天界或梵天的 善行。

为了更清楚明了,让我们看看大多数人是如何生活的。 他们在做些什么? 他们通常在造作善行还是恶行? 恶行! 对吗? 让我再问你们一个问题:
人们真正知道“善”与“不善”的区别吗? 许多人会 说:“是的,当然。甚至常人都知善恶之别。”你们同意吗? 让我引用佛陀的话〔来说明〕。

一次,佛陀被问及, 所有人都想要快乐,但为什么大多数人却不快乐。佛陀回答这是因为妒忌与悭吝。 由于这些烦恼,许多人为自己找寻快乐,但他们却忽略了他人的幸福,甚至到伤害别人的地步。然而,以错误的方式寻找快乐,带来的愉悦很少,痛苦却很多。最糟糕的是,他们通常并未意识到自己是错的,因为他们善恶不分。你们也许不同意。若是如此,我再问你们几个问题。
当你早上读报时,新闻教给你什么? 当你晚上看电视时,电视教给你什么?这并非针对你个人。媒体教导我们如何为自己的贪助燃。它轰炸我们,无休止地传递一个信 息——只要长养并满足感官欲求,我们就会找到快乐。它也宣扬和美化暴力。在追求感官满足的过程中,暴力常伴左右。简而言之,报纸与电视的内容充斥着增长贪瞋痴的教说。在媒体强有力的影响下,许多人迷失并误入歧途。

但是,过错真的在于大众传媒给我们所灌输的吗? 毕竟,它只是给人们提供他们想要的和他们认为是好的。然而,孰好孰坏往往并不取决于我们如何认为。佛陀在许多经中指出了这一点。
一次,一位名叫答喇补德(Tālāputa)的著名舞台监督兼演员去见佛陀。他告诉佛陀,他的老师曾说因为演员 用虚构的故事令人们欢笑,他们死后将投生为笑天人。他请教佛陀对此的看法。佛陀叫他不要问了。但是,这位舞台监督坚持,同样的问题问了三遍。于是佛陀告诉他,如果该业成熟,他将投生到笑地狱。原因是他将有烦恼、被 污染的快乐带给大家,增长他们的贪瞋痴。

因此,佛教带给人类的利益之一是明辨善恶的智慧。 这种“正见”对于自他幸福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只有具备正见,我们才知道如何走在正道上。

听佛陀说完,舞台监督答喇补德放弃了他的演艺事业, 出家成为比库并修行。不久,他证得阿拉汉果。此即以正见行于正道的例子。

无正见之人常常基于无明而行事,追逐欲乐、渴求名声、饮酒赌博:这种不加约束的自我放任导致痛苦。相反, 有正见的人做善行,比如布施、持戒、培育慈悲,以及通过禅修净化其心:这带来快乐。

在《法句》第 316 与 317 偈中,佛陀说:

三一六 不应耻而耻,应耻而不耻,怀此邪见者,众生趋恶趣。
三一七 不应怖见怖,应怖不见怖,怀此邪见者,众生趋恶趣。12
佛陀的这些话正是当今社会的写照。比如说,许多穷人以贫为耻,许多富人恃财而骄;其貌不扬者羞于其丑, 容颜出众者因美倨傲。难道金钱和美丽就是羞耻与否的标尺吗? 当然不是! 无论贫富美丑,若一人有德,则无以为耻; 若一人无德,即使他富可敌国又相貌堂堂,亦无以为 傲。了解这些后,你们应时时省察自己将要做的是善还是 不善。

【注释】:
12 引自叶均居士翻译的《法句经》。但第 316 偈叶均居士的译文为 “不应羞而羞,应羞而不羞,怀此邪见者,众生趋恶趣”,巴利 lajja 的意思为“耻辱”,羞与耻虽然都有不光彩,感到羞愧之意,但羞还有因被人笑话感到不自在、难为情的意思,故在此将“羞”改 为“耻”。

希望这能帮助你们明白为什么人们并不真正清楚善恶之别。他们通常认为自己喜欢的就是正确的(善),不喜欢的就是错误的(恶),但善与不善无法通过喜恶来断定。对的不会错,错的也不可能对;善本身就是善,恶本身就是恶。个人的喜好并不能改变它们。

回到经文中来,天人的第二个问题是: “你如何不停留、不挣扎,渡越瀑流呢?” 佛陀回答: “朋友,当我停留的时候,我下沉;朋友,当我挣扎 的时候,我被卷走。朋友,我不停留、不挣扎,渡越瀑流。”

“当我停留的时候,我下沉”是指若造恶,他将堕入 四恶道;“当我挣扎的时候,我被卷走”是指若行善,他将仍投生为人、天人或梵天人;正是藉由既不停留也不挣 扎的方式,他渡越瀑流。

根据佛陀所说:心自身原本是清净的,但由于与不善的心所相关联,如贪、瞋、痴、慢、妒与悭,它被污染。并几乎总是倾向于不善行。

在相关联的不善心所中,贪, 即渴爱,引领这个世界。因此,我们看到世界各地都有人上街游行,索求他们所渴望的。有些寻求更好的薪酬,有些伺机报复,有些提倡残酷又另类的惩罚,有些支持死刑 或政治改革,有些希望改良教育制度,有些甚至要求堕胎的权利。所有这些索求都根植于对欲望的饥渴,以及想将 个人的观点看法付诸实施的愿望。

显而易见,要满足所有 这些欲求是不可能的。然而,当所求不得,人们会又气又 恨,瞋怒在他们心中生起;相反,当得偿所愿,他们则乐且自傲。若他人成功,他们常生妒忌;但要是自己成功了 又如何?他们往往变得目中无人。人们从早到晚一直在造作身语意的不善行,若是我们都因而受尽煎熬,又有什么 好惊讶的呢?

【注释】:
心自身原本是清净的,但由于与不善的心所相关联,如贪、瞋、痴、慢、妒与悭,它被污染:《增支部·一集·第 49 经》中说:“诸 比库,心是明净的。它为客来之随烦恼所污染。”(Pabhassaramidaṃ, bhikkhave, cittaṃ. Tañca kho āgantukehi upakkilesehi upakkiliṭṭha.) 在《增支部注》(Manorathapūraṇī,《满足希求》)中解释说:“明 净”是指洁白、清净;“心”是指有分心;“客来”是指非俱生的, 而是后來在速行的刹那生起的。所以从阿毗达摩的角度来理解, 这句话是指:有分心原本清净无染,但由于后生的速行心被贪、 瞋、痴、慢、妒、悭等不善的心所所染污,所以使心有尘垢、有 杂染。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