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在菩萨”的观自在,出现在《心经》之内,虽短短二百余字却又意义深远,是佛教般若部的精华,相传在唐朝,玄奘大师机缘巧合得到此经,依靠此经完成取经壮举,并在古印度取得瞩目的成就。
而观自在菩萨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观自在菩萨的形象深入人心,看到那庄严的法相,让人心生温暖,陌生的是关于菩萨的一切,我们真正了解观自在的意义么?
玄奘大师为什么又叫做唐三藏,与我们看到的《西游记》的形象是不是相同?
取经路途艰险,玄奘大师有着怎样的奇遇?
骑乘宝象,万人空巷,古印度追捧的高僧大德竟是从东土大唐而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意义是什么?
曾经,我们讲了两个小时的观自在的观是什么意思?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又有着怎样的意义?
空是什么?真空是什么?空有是什么而空空又是什么?
在本期《智语》中,与各位听友慢慢道来…
主播:李智、大圣、张鑫
剪辑:张鑫
观是我想要看,加了我的念头。主播李智说的不究竟,有了一刹那的镜头,还需要在心里推演,就像以前的动画片,画出一张画,然后画出很多画,如果要呈现动画片联动的镜头需要很多画一起连续的展现。观的意思我在心里推演念头。看的意思就是一张画或者照片。
嗡阿惹巴扎那地 回复 @嗡阿惹巴扎那地: 可能表达有点问题。但是看就是一刹那的五官收集(照片)。觀照自身。
观,心和相不加着其他念头,好像照相机拍的照片,一下子就可以回光返照。
千手千眼也象征着,手生出方便的方法,眼在恰当实机的时候帮助到大家。
心是思想,精神,思考,归拢五感的处理器。心经是大纲!
嗡阿惹巴扎那地 回复 @嗡阿惹巴扎那地: 还有习性的问题,为什么小孩子从出生开始没有学任何东西,却又种种习惯?累世带来的习性!
心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释。因为每个人的缘分都是不一样的。世界上找不到相同的叶子。
之前在荔枝听过 今天复听一次后 感觉听到这里之后理解又有些加深了 不动念 不起心 不受眼前是非的干扰 坚持平定的内心 我觉得还有一种很好的办法去理解 就是想想印象中菩萨像中的眼神 没有睁大眼睛 直视前方的 都是半闭着眼睛 那种端庄 温雅 不怒自威 我觉得这就是观!禅定状态的观!
翻译一定要文学精通!而且精通各种语言!有五不翻译!
嗡阿惹巴扎那地 回复 @嗡阿惹巴扎那地: 般若波罗蜜多,到达智慧的彼岸。
李老师可以再继续安排一期心经的节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