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深夜,急诊室门口吵吵嚷嚷。原来,是65岁的孙师傅在家中突然昏迷,被家人送到了医院紧急抢救。
经急诊检查发现,孙师傅的昏迷原因是因为血糖含量过高导致的,所幸发现及时,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被抢救了过来。
看着被抢救回来的孙师傅,惊魂未定的家属们有些困惑不解,跑去咨询医生:“医生,我们家老孙得了糖尿病好多年了。平时一直坚持吃药的。饮食方面也很注意啊,一直常吃素菜。就连过年过节的时候,我们吃大鱼大肉,劝他多吃一些,他都不怎么动筷子。这次怎么会弄成这样,搞到还要进医院抢救?是不是老孙吃的药不管用了呀!”
听到家属这么说,医生也有些疑惑。患者的血糖管理不佳,肯定是有原因的。详细了解了孙师傅的生活细节、饮食习惯之后,医生点出来了真正的原因:你们家病人啊,没少踩中“控糖雷区”,而且长期“错吃”了素食。这才酿成了今日的祸!”
一、糖友控制不好血糖,会有哪些危害?
很多人不清楚血糖过高会对身体造成哪些损害。我们可以用一个比喻来形象理解一下。
我们要是将一个新鲜的苹果放入纯净水中,或许还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若是将其放入糖水中,糖对苹果产生的影响是---变成蜜饯。
同理,糖尿病患者的血液含糖量高,产生的损伤是全身性的。患者很容易出现像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足等大血管并发症。除了大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还会造成微血管并发症,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所以控糖是极其重要的。
同理,糖尿病人的血液中含糖量很高,会对全身造成系统性损害。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等都是常见的并发症。因此,控制糖分非常重要。
二、控糖2大雷区,个个在“催命”
具有多年糖尿病史的孙师傅,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一直在坚持控糖。这次进医院,医生了解了他的生活习惯之后,发现他踩中了控糖的3大雷区。
雷区1:坚持吃降糖药即可,无需复查
很多患者都跟孙师傅一样,确诊糖尿病之后一直坚持服用降糖药。自以为坚持服用降糖药就控糖无忧、万事大吉了。但是,患者的病情不是一成不变的,之前使用的药也不一定适用当下的情况。如果不注意定期复查,病人的血糖出现异常的上升和波动,还很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糖尿病并发症,甚至会对人体造成致命伤害。
雷区2:血糖一高,就自行加大药量
据医生了解,早在之前,孙师傅就有几次感觉身体有不适。一测量血糖值可把他吓了一跳!看到自己的血糖值如此高,慌张的孙师傅第一反应就是多吃一两颗降糖药来稳住血糖。事后再去测量血糖,果然回归正常,孙师傅这才放下心来。
时间久了,这样的“操作”次数也就多了起来。但自行加大药量的话,患者不仅可能出现低血糖反应,还容易出现更大的药物副作用。
而且这种血糖控制不佳就靠加大药量来“强行”降糖,容易让患者处于反复、剧烈的血糖波动当中,对身体健康的损害也是加倍的!
三、这几种素菜,是控糖“刺客”
除了在服药方面不停“踩雷区”,孙师傅的饮食习惯也被医生点名批评。他还觉得很委屈:“我明明平时吃的都是素食,都不敢沾油荤。怎么还说我没有好好控糖呢?”其实,这是因为他“错吃”了素食造成的。其他糖友也要引以为戒,慎食以下3种“素食刺客”!
素包子
素包子分为两种,分别是市面上售卖的素包子和家庭手做的素包子。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1个大约90~100g大小的素菜包子的热量在160~180千卡左右。家里手做的素包子,糖油盐等调味料加的少,整体的热量、脂肪值都不高。
但很多患者看到素包子个头小小的,两三口就可以将其吞入腹中。进食速度越快,咀嚼次数越少,血糖飙升得也很快。
而市面上售卖的素包子呢,比家庭手做的素包子,在调馅儿上更加“用心”。看似里面没有肉,但鲜味远超家庭手做版。原因就是里面添加了大量糖油盐等各式各样调味料,热量、脂肪含量没有外表这么“无害”。如果一不小心吃的数量多、吃的速度快,对控制血糖也h是不利的。
干煸四季豆、干锅包菜等干煸/干锅类
确诊糖尿病之后,常吃素菜、少沾荤腥的孙师傅很快就觉得嘴馋了,总觉得自己吃的菜都没啥味儿。在这一因素影响下,孙师傅开始常吃干锅包菜、干煸四季豆等素菜。
比起普通水煮、清炒的蔬菜,干煸蔬菜、干锅类菜肴更进味,能让他胃口大开。可是,干锅、干煸类菜肴的制作流程需要用到大量的油,不利于控制血糖。
地三鲜等复合型“控糖刺客”
为什么说地三鲜是复合型控糖刺客呢?因为这种菜肴的做法是先油炸一遍再炒,所需的用油量很高。另外,主要食材是茄子、土豆、青椒等“吸油大户”,更加不利于控制血糖。
同理,如果用相同的烹饪方法来处理好几种淀粉含量高的根茎类蔬菜,对血管的伤害也加倍了!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