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眇解》15.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怎样的呢

《道德经眇解》15.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怎样的呢

00:00
04:26


第四十三章 至柔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世间最柔软的情感,能够融化一切负面的坚冰。

柔者,远胜于刚强,因为柔软已经揉化在了百炼之钢中。经过数百次锤炼的钢铁,能够变成非常柔软之物,在手指上缠绕。人的心性若想从刚硬、强势变得柔软、处下,同样需要千百次的锤炼。这样,柔软的心性中便会隐含着百折不挠的力量。

未经磨砺,哪得宝剑出鞘露锋芒;

未经苦寒,哪得梅花绽放扑鼻香;

未经痛苦,不足以谈人生。

世事艰辛,亦步亦趋,定能驰骋、跨越至刚至柔二者之巅峰。在与人、事、物相处的过程中,也不会有无法融入的疏离感。因为他已经掌握了游离于至柔与至刚之间的分寸,能够找到自己最适合融入的角色与度量。

我深知“行无为之事”对天下人的益处。“无为”是不刻意去“为”,无为而无不为。以无为之心,行不言之教。用一颗“我无所作为”的心去默默地做事,用身体力行去感染、带动身边的人,而非“有意而为之”。

“无为,无所作为”,是即使自己做了很多,但他在心中仍旧认为自己什么都没有做过。

无所作为,是不刻意为达到目的去做任何事情,而是出于本心和本能,源于爱的流动。因为爱,愿意去付诸行动,去给予,去奉献。能达到此种“无为之境”的人,天下少有。若有,天下人应该以此为榜样,向他看齐。




第四十四章 立戒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追逐名利与修养身心相比,哪一个更能给心灵带来快乐与幸福呢?身心所流露出的真诚与快乐,与身外的财物所能带来的幸福快乐相比,哪个更长久、更珍贵呢?一个人获得了很多的财富、名利,而后又看着这些财富名利逐渐损耗、消失,二者相比,哪个更让人难过与心痛呢?

所以,不管是对物质、对名利或者对某个人的喜爱与追逐不能过度。一旦过度,必然会给自身带来损耗。因为过度向外求取,同时必会忽略内在能量的平衡与成长。同样,过度地隐藏自己,将所有好的东西都归于自身,不肯与外界分享,也必然会导致能量的失衡,让自身所聚集的财富、金钱等好的能量逐渐消亡。

那么,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是怎样的呢?

知足少欲,同时也不会对名利、物质产生对立与蔑视,而是更加懂得万物不为我所有,但可为我所用。当在追逐一个目标的时候,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停止下来,放慢脚步,调整心态,但又不会半途而废、停止不前。有如此的人生态度,生命的能量将会得以长久保全,人生、事业也会顺遂地发展。



文章来自未来生活学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