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管综 第56题:只用赏罚就能治理好臣民吗?

2017年 管综 第56题:只用赏罚就能治理好臣民吗?

00:00
04:06

2017年,管理类联考第56题的题目。

      如果我们把古代荀子、商鞅、韩非等人的一些主张归纳起来,就可以得出如下一套理论:  

      人的本性是“好荣恶辱,好利恶害”的,所以,人们都会追求奖赏、逃避刑罚。因此,拥有足够权力的国君只要利用赏罚就可以把臣民治理好了。

      既然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的,那么在选拔官员时,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去寻求那些不求私利的廉洁之士,因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人。廉政建设的关键,其实只在于任用官员之后有效地防止他们以权谋私。

     怎样防止官员以权谋私呢?国君通常依靠设置监察官的方法。这种方法其实是不合理的。因为监察官也是人,也是好利恶害的,所以依靠监察官去制止其他官吏以权谋私,就是让一部分以权谋私者去制止另一部分人以权谋私,结果只能使他们共谋私利。

     既然依靠设置监察官的方法不合理,那么依靠什么呢?可以利用赏罚的方法来促使臣民监督。谁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就奖赏谁,谁不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就惩罚谁,臣民出于好利恶害的本性,就会揭发官员的以权谋私。这样,以权谋私的罪恶行为就无法藏身,就是最贪婪的人也不敢以权谋私了。


第56题的范文参考。

            只用赏罚就能治理好臣民吗?

    材料中,论述者以“人性本恶”为前提,通过一系列论证得出“只用赏罚就能治理好臣民”的结论。其中存有许多漏洞,现分析如下:

    首先,“人的本性是‘好荣恶辱,好利恶害’的”不一定推出“人们都会追求奖赏、逃避惩罚”。毕竟,即使人性本恶,如果追求奖赏所要付出的成本过高,逃避惩罚所带来的利益太少,那么理性人未必会做出如是行为。况且,人的本性未必都是“好荣恶辱,好利恶害”的。

    其次,即使“人的本性是好利恶害的”,如果能够用完善的机制规范人们的行为,并且附加良好的教育引导,那么未必不会培养出“廉洁之士”。就算真的“不存在廉洁之士”,不代表“不存在相对更廉洁的人”,从而不代表“没有必要寻找廉洁之士”。

    再次,“廉政建设的关键”未必只在于“防止他们以权谋私”。廉政的建设是有多方面要求的,除了防止官员以权谋私外,还有塑造公平、公正的政治局面,高效的法律机制等。更何况,仅仅防止以权谋私的行为而不指导官员塑造廉洁的思想,也是无法从根本上建设廉政的。      最后,“实施赏罚的机制”并不意味着就会“揭发以权谋私的官员”。毕竟这种机制的实施有可能会带来诬告的现象。同时,被揭发的官员如果实施打击报复,并且这种报复给揭发的臣民带来的代价高于其所受的奖励,那么臣民有可能不会揭发官员。

     由于存在诸多漏洞,论述者得出“只用赏罚就能治理好臣民”的推理过程值得商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