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经济增长
1 、经济增长
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具体理解,经济增长有以下两层含义:
(1)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经济体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增加, 即实际总产出的持续增长。若用 Yt 表示 t 时期的总产量, Yt-1 表示(t-1)时期的总产量,则总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可表示为: gy = (yt − yt -1)/yt -1式中,gY 为总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
(2)经济增长是指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实际产出(人均实际产出)的持续增加。若用 yt 表 示 t 时期的人均产量,yt-1 表示(t-1)时期的人均产量,则人均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可表示为: gy = (yt − yt -1)/yt -1式中, gy 为人均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出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 人均总产出增长率的高低则体现了经济效率的高低。
※补充: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
①经济发展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 的创新过程或变化过程。
②经济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③经济发展是通过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从而达到经济增长。
2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
①规模不同: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 提高。所以,经济发展涉及的内容超过了单纯的经济增长,比经济增长更为广泛。
②依据不同:经济发展的财富增长体现在国民生产总值,费用与时间在流通、管理、服务 等环节的分配与效率直接影响生产的质量与效率;因而,管理、服务与流通等环节越是精简、 廉洁和有效率,就越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 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
③影响因素不同 :经济发展是通过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达到 经济量的增长; 而决定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则是投资量、劳动量、生产率水平。
※注: 常考简答题和名词辨析。
2 、索洛剩余
索洛剩余又称索洛残差, 是指不能为投入要素变化所解释的经济增长率。 具体而言,索洛剩余是指在剥离资本和劳动对经济增长贡献后的剩余部分。一般认为,剩余部分是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部分。
索洛剩余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ΔA/A=ΔY/Y-α·ΔN/N-β·ΔK/K
式中,△Y/Y 为总产出增长率,△N / N 为劳动的增长率,△K / K 为资本的增长率,α和 β 分别表示劳动份额和资本份额,△A/ A为索洛余量。
因此,根据公式,当知道了劳动和资本在 产出中份额的数据,并且有产出、劳动和资本增长的数据,那么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就可以作为一个余量被计算出来。
3 、内生增长理论
内生增长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种, 它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不同,内生增长理论用规模 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一个国家长期经济增长和各国增长率差异,该理论认为经济 的长期增长依赖于储蓄率和其他因素, 而不仅仅依赖于劳动力的增长率。内生增长理论的重要 特征就是试图使增长率内生化。
根据其依赖的基本假定条件的差异可以将内生增长理论分为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 型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按照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内生增长模型,使稳定增长率 内生化的两条基本途径就是:
①将技术进步率内生化;
②如果可以被积累的生产要素有固定报酬,那么可以通过某种方式使稳态增长率被要素的 积累所影响。
※注: 不常考名词解释, 一般考简答题比较多,留个印象即可。
4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指通过对人的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 和技能的积累。
人力资本具有六大特点:
①需要有前期投入, 且是前期投资的结果;
②能够使生产率提高;
③能带来预期收益;
④人力资本是对人的投资,其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的;
⑤通过人的有效劳动创造的价值体现出来,失去劳动能力或不能劳动的人也就失去了人力 资本;
⑥遵循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人力资本收益应该按投资比例分配给个人、集体和国家。
5 、稳定状态
稳定状态是指长期中经济增长达到的一种均衡状态:投资等于资本扩展化水平,人均 资本存量维持不变。这个维持不变的人均资本存量 k* ,称之为稳定状态的人均资本存量。
在稳定状态下,不论经济初始位于哪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总是会收敛于该资本水平 k*。在稳定状态,由于人均资本存量保持不变,所以人均产出也保持不变, 即人均产出增长 率为零。
6 、资本的黄金律水平
资本的黄金律水平是指稳定状态人均消费最大化所对应的人均资本水平,是由经济学 家费尔普斯在 1961 年提出的。他认为如果一个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使稳定人均消费最大化。使消 费最大化的稳定状态值 k 被称为资本的黄金律水平,并用 kgold 来表示。
稳定状态的人均消费可以写为:
c ∗ = f(k∗) − (n + δ)k∗
人均消费达到最高水平的条件是:c∗对k∗求偏导= f'(k∗) − (n + δ) = 0
即在 kgold 处,曲线f(k)的切线应该与直线(n + δ)k平行。它表明,若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 最大,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增长率加上折旧率。
7 、加速原理
加速原理是指收入变动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引起投资变动的理论。当满足:
①不存在闲置未用的过剩生产能力
②资本-产出比不变
两个假定前提时,产品需求增加引致产品生产扩大,为了增加产量,就要求增加资本存量, 要求有新的投资。也就是说,收入或消费需求的变动导致投资的数倍变动。加速原理含义包括:
①投资并不是产量(或收入)的绝对量的函数,而是产量变动率的函数。即投资变动取决 于产量的变动率,若产量的增加逐期保持不变(产量变动率为零),则投资总额也不变。
②投资率变动的幅度大于产量(或收入)的变动率,产量的微小变化会引起投资率较大幅 度的变化。
③若要保持增长率不至于下降,产量必须持续按一定比率增长。因为一旦产量的增长率变 缓,投资增长率就会停止或下降。即使产量并非绝对地下降,而只是相对地放缓了增长速度, 也可能引起投资缩减。
④加速数与乘数一样都从两个方向发生作用。即当产量增加时,投资的增长是加速的;当 产量停止增长或减少时, 投资的减少也是加速的。
⑤要使加速原理发挥正常作用, 只有在过剩生产能力全部消除时才能实现。
8 、资本深化与资本广化
资本深化是相对“资本广化”而言的,指以超过劳动力增长的速度积累资本。在经济 发展过程中,人口以一定的比率增长,但是资本积累的速度更快。这种变化的结果,是人均占 有资本量增加, 即资本-劳动比率上升。资本广化与资本深化一般是同时进行的,难分彼此。资 本深化一般意味着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着技术进步。纯粹的资本广化则没有什么技术进步。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Δk = sf(k) − (n + δ)k
式中, (n + δ)k为新增劳动力所配备的资本数量和资本折旧,称为资本广化(即意 味着为每一个新生的工人提供平均数量的资本存量); Δk为人均资本的增加,称为资本深化 (即意味着每个工人占有的资本存量上升)。因而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又可表述为: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9 、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指总体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反复出现的过程。 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复苏(也可以称为扩张、持平、收缩、复苏)四个阶段。
①在繁荣阶段,经济活动全面扩张,不断达到新的高峰;
②在衰退阶段,经济短时间保持均衡后出现紧缩的趋势;
③在萧条阶段,经济出现急剧的收缩和下降,很快从活动量的最高点下降到最低点;
④在复苏阶段,经济从最低点恢复并逐渐上升到先前的活动量高度,进入繁荣。
10、新古典增长模型
新古典增长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索洛提出的国民经济增长模型。模型假设:社会经济只 有两个部门,储蓄等于投资,社会储蓄是储蓄率与收入的乘积;劳动力以一个不变的比 率增长; 人均产出(y)仅是人均资本(k)的函数;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并且不存在技术进 步。模型的基本公式是:
Δk = sy − (n + δ)k
式中, Δk 是资本存量的增加;s 是储蓄率,表示储蓄占收入的比重;y 是人均产量(人均收 入);n 是劳动力的增长率;δ 是折旧率; k 是人均资本。公式表明, 资本深化(人均资本的增加 量)=人均储蓄-资本广化(一部分储蓄用于装备新劳动力, 一部分用来折旧)。
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是人均资本增量为零(Δk=0)。
①若Δk <0,则说明人均储蓄不足以满足新增劳动力的人均资本,生产收缩,人均储蓄减 少, Δk 渐趋于零,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②若 Δk>0 时, 经济也会自动地克服波动,实现长期稳定的增长。
11、乘数-加速数模型
乘数-加速数模型又称“汉森-萨缪尔森模型”。乘数原理说明投资的变动可以引起 国民 收入的加倍变动,加速数原理表述了随着国民收入的变动,投资加速增加的现象。乘数-加速数模型将两者结合起来用以解释在国民收入中,投资、消费和收入的相互影响、相互加速,进而解释了经济中扩张与衰退的交替并形成经济周期的现象。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重要知识点: 考点1 经济增长 考点2 索洛剩余 考点6 资本的黄金律水平 考点8 资本深化与资本广化 考点9 经济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