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所谓的无我
20世纪泰国僧人阿姜查(Ajahn Chah)花了大力气在西方世界推广内观冥想,他以前经常警示世人,要掌握佛教的anatta,即“无我”的概念,是很困难的。“自我”——你的“自我”、我的“自我”——的基本理念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存在的。“要理解无我,你就要冥想。”他建议说。如果你想单纯通过“理性”来理解其内涵,“你的脑袋会爆炸的”。
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头会爆炸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你不一定非要用冥想的方式去看透“无我”,也不用担心脑袋会爆炸。我并不是说你会成功地理解无我。虽然不能保证什么,但我会尽力帮助你去理解。而就算读过本章之后你仍然感觉对这个概念没有非常清楚的认识,也不用担心,因为有类似情形的人不止你一个。
无论如何,阿姜查不仅仅强调了通过理性的思考来掌握“无我”的理念是困难重重的。他还强调,在佛教中要掌握“无我”的核心理念,冥想过程中的个人体验很重要。抽象地看待“无我”的教义与真正直接地感觉——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感受——“无我”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希望在理解“无我”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以成为一个更幸福甚至更好的人,与他人建立全新的联结、对他人更慷慨,那么直接的体验尤为重要。根据佛教教义,真正深刻地认识到你是无自我的(认识到没有自我)可以使你更好地理解“无我”的理念。
佛教僧人化普乐·罗睺罗(Walpola Rahula)在1959年出版了一本很有影响的书,名为《佛陀的启示》(What the Buddha Taught),他在书中言辞激烈地探讨了这个问题:“根据佛陀的教诲,‘自我’的概念是一种虚幻的、错误的信念,在现实中并无真实对应,由此可产生‘我’和‘我的’、私欲、渴望、贪恋、仇恨、恶意、狂妄、自负、自我主义等有害的思想,以及其他污秽、不洁和问题。它是世间一切问题的源头,不管是个人冲突还是国家间的战争。简而言之,世间一切的恶都可以追溯到这种错误的认识。”
你也许开始期待更多的人可以意识到自我并不存在!但是,说到这里,我们就会遇到一个问题:彻底的无我体验只有经过无数冥想训练的资深冥想者才经历过,这类冥想者的冥想经历肯定比我的要丰富得多。如果拯救世界要求人类进行如此大量的体验,恐怕我们还要等待很久。
但是我们必须从某处开始行动起来!幸好,无我体验并非严格二元对立的。你不要想象出一个门槛,要么设法越过,实现转变;要么永远翻不过去,得不到任何启迪。这或许听起来有些奇怪,但是你可以通过每日少量的冥想训练,体验到一点无我的感觉。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体验到的会稍微多一点。最终谁知道呢,或许某一天你就达到了无我的境界,彻底转变。即使没实现,你依然可以取得重要且持久的进步,这个过程对你也对全人类有益。
另外,其实我要说,阿姜查所谓的“理性”——尝试从抽象的角度理解“无我”的概念——真的可以帮一个人更好地进行冥想。我觉得,认真思考佛陀关于“无我”的论辩特别有价值。
思考之前,或许我应该在阿姜查的警示之外再提个醒,因为佛陀的论证有一些古怪的地方,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掌握这种概念的内在挑战性。他对人类的分析方式,是心理学家和你我等人不会用的。不过,本章之后,我们将回归更熟悉的现代科学,而且尝试循着佛陀的方式去看待整件事情具有真正的实用价值。
开创性的“无我”开示
从逻辑上讲,这个问题最好从《无我相经》(Discourse on the Not-self)这个原始文本开始探究。据称《无我相经》是佛陀在“无我”主题上最早的开示言论。聆听开示的有五位僧人,开示的过程大概如下:佛陀向僧人阐释他的教化背后的逻辑,僧人们立刻就被说服了,随即开悟。这次聆听开示之后,他们都从普通的僧人进阶为阿罗汉(arhats),成为真正开悟的人。据称,这五位僧人是佛陀之外最早获得“阿罗汉”称号的人。
这一历史性的里程碑是通过对“无我”的理解达到的,由此说明了“无我”在佛教思想中的重要性。正是这一次关于“无我”的开示,确立了“无我”在佛经中的特殊地位。与诸多古代哲学流派和宗教的各种教义一样,“无我”的理念也有诸多解释,人们在争论其真正意义的时候,可以援引各种不同的佛经做支撑。但是,这篇经文是一切的基础。
在这次开示中,佛陀采用的策略是通过问询到底在人类身上的何处能找到可证为“自我”的东西,以此动摇僧人的传统自我认识。他的研究是系统性的,他梳理了所谓的“五蕴”(five“aggregates”),根据佛教哲学,“五蕴”构成了人类和人类的体验。准确地描述“五蕴”,需要单独一个章节才行,但是为了方便解释现在的问题,可以大致将“五蕴”这样分类:(1)“色身”(开示中称作“色蕴”),包括眼、耳等感觉器官;(2)基本的“感觉”;(3)“辨识”(可辨识的景象或声音);(4)“心所”(很大的一个类别,包括复杂的情绪、思想、倾向、习惯和决定);(5)“意识”,或认识,特指对其他四蕴内容的认识。佛陀从头梳理了这个清单,问这“五蕴”中有没有可以称得上“自我”的,换言之,这“五蕴”中哪一个显露出了你认为“自我”应该具备的特质。
这转而又引出另外一个问题:你认为“自我”应该具备哪些特质?从更根本的角度来讲,对佛陀来说,“自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可惜,佛陀并没有花太长时间来定义这些术语。尽管如此,但如果你仔细审视他关于“自我”的观点,就能理解一些他所谓的自我”的含义,也就是在他的期望中具备哪些特质才能得上“自我”这个名头。
一开始,他将“自我”的概念与“控制”的概念联系起来。听听他是怎么讲“色蕴”即“色身”的:“假若色身是我,这个色身不会让它自己有不适。对于“色身”,可以说:‘让这色身这样。让这色身不这样。’”然而,他指出,我们的“色身”确实会带来苦难,而我们也不能发号施令说“让这色身这样”就能神奇地如愿。所以,色(人类色身的组成)并不在我们的控制之下。佛陀说,因此一定是“色身是非我”。我们并非自己的“色身”。
然后他逐一梳理了其他四蕴。“假若感觉是我,感觉就不会让它自己有不适”,而且我们能够通过说“让这感觉这样,让这感觉不这样”,就可以改变感觉。但我们一般无法做到完全控制自己的感觉,所以,即便我们不喜欢某些令人厌烦的感觉,它们还是会久久不散。所以,佛陀总结说,“感觉”“是非我”。同样,“辨识”“心所”和“意识”也都是非我。这“五蕴”真的都尽在掌控中吗?——彻底在掌控中,永远也不会带来苦难吗?如果它们不受控制,我们又怎么能将其看作“自我”的一部分呢?
关于这一点,一些读者可能会感到困惑,头脑中可能会冒出类似这样的问题:“等等,佛陀的意思是说,‘自我’就是某种可以受控制的东西吗?我个人认为,‘自我’更应该是一种控制的角色,类似生命的首席执行官。”当然,又或许你不会是其中一员,不会冒出这个疑问,也有可能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这么问。这里就涉及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自我”这个词的含义,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本能认识。如果此时你心里真的冒出了如上所述问题,那么下面这段话或许可以作为答案:
把“自我”比作控制一切的首席执行官的想法,在其他的佛经中确实有更清晰的论述,这些佛经认为这种“自我”是不存在的。不过,从佛陀的这次开示中,我们也能体会到佛陀隐隐否定了这样一个“自我”的存在。
实际上,我们将在下一章探讨这样的首席执行官是不存在的。而现在,我建议不要纠结于佛陀论辩中的细微处,重要的是感受他话语的精髓。佛陀所表达的核心观点、在探寻“自我”的痕迹时从各个角度逐一检视一个人的方式,在我们思考一个冥想者(即使是新手冥想者)如何利用“无我”的概念时会派上用场。
“控制”并非唯一与“自我”相联系的特质,也不是佛陀在这次开示中检视的唯一特质。当我想到“自我”的时候,我会想到某种“恒常”(persists through time)的东西。十岁之后我发生了很多变化,但是某些内在的本质——我的身份,我的“自我”——在某种意义上是被保留下来的吧?这不正是沧海桑田中的不变之处吗?
佛陀自然会对这种说法提出质疑,因为他认为一切都在变化,任何事物都非永恒。在《无我相经》中,他分别针对“五蕴”提出了这样的质疑。“比丘们,你们觉得如何——色身恒常还是无常?”众僧立即回答:“无常,世尊。”他继续问:“辨识是恒常还是无常?”如是问过“心所”“色身”和“意识”,众僧人都赞同,“五蕴”都不是恒常的。
因此,“控制”和“恒常”这两种通常与“自我”相联系的特质,在构成人类的“五蕴”中都有缺失,找不到足够的存在依据。上述内容就是佛陀第一次也是最著名的一次关于“无我”论述的核心,也经常作为佛家关于“自我不存在”的核心论据来使用。
“无我”真的意味着没有自我吗?
但是,前面那段关于“自我不存在”的里程碑式论辩有一个奇怪之处:它偶尔有暗示“自我”存在的倾向。
在开示的最后,总结训诫的时候,佛陀指导众僧逐一检视“五蕴”说:“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所谓的‘自我’。”他说,坚定不移地遵从训诫的僧人将“达到无欲。藉著无欲,他彻底解脱”。
好吧,就算是这样的。但如果没有“自我”,那么否认所有并非“自我”的东西,得到解放的“他”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是由谁来否认的?如果你不存在,那么又怎么能说“五蕴”中的每一种“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如果说某样东西不归你所有,说你不是某样东西,那么最开始就一定要先有个“你”,对吧?佛陀怎么能一方面坚称“自我”不存在,另一方面又不断使用“我”“你”“他”和“她”这些称谓呢?
佛教徒对这个问题有很多常见的回应,其中一个是这样讲的:最深层次的“自我”是不存在的,但是人类语言还不足以描述最深层次的那个特别的存在。因此,从实用角度考虑,也就是出于语言习惯方面的考虑,我们不得不称之为“我”“你”“他”和“她”。换言之,在终极意义上,“自我”是不存在的,但是在传统意义上是存在的。
这样解释是不是就清楚了?还不清楚,是吧?那么看看下面这段话,它是某位佛学教师针对这一基本问题做出的相对不那么正式的阐释:“你是真的。但你并非真正是真的。”
还有些困惑?那么你或许应该尝试另外一种方式来解决这个矛盾:考虑一下,有没有可能在这次著名的开示中,佛陀并没有真的想要否认自我的存在。你会好奇为什么上面一个句子的后半部分用了斜体,那是为了凸显这个想法的激进程度,至少对主流佛学思想家而言是很激进的想法。尽管只有少数特立独行的学者严肃对待这种想法,但它还是值得探究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